申请日2014.04.17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能量采供部分及污水处理部分;所述能量采供部分包括收集能量并转化为电能的太阳能电路板及风力发电机,所述太阳能电路板及风力发电机连接储存电能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逆变器连接所述污水处理部分;所述污水处理部分包括依次连通的过滤装置、集水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及潜流型的人工湿地。本实用新型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的能量采供部分能自行制造能源,缓解能源紧张。此外,污水净化部分采用潜流型的人工湿地,减轻传统污水处理系统容易滋生蚊蝇、产生异味的影响,湿地上种植的水生植物亦能对周围环境起到美化点缀作用。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能量采供部分及污水处理部分;所述能量采供部分包括收集能量并转化为电能的太阳能电路板及风力发电机,所述太阳能电路板及风力发电机连接储存电能的蓄电池,所述太阳能电路板及风力发电机通过风光互补充放电控制器把电能储存到蓄电池中;所述蓄电池通过逆变器连接所述污水处理部分;所述污水处理部分包括依次连通的过滤装置、集水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及潜流型的人工湿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采供部分还包括监控并控制设备运行的远程控制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为间隔均匀的细栅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设有填料,所述填料上长有微生物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所述好氧池底部设有用以充气曝气的空气管,所述好氧池还通过回流管连通缺氧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内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有大颗粒鹅卵石层、中颗粒鹅卵石层、细沙层及泥土层,所述细沙层及泥土层由多层细孔网布分割,所述人工湿地上栽种有水生植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中设有用以使流经的污水形成交替流的隔墙。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为长6米、宽3米、深1.2米的人工湿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为芦苇、菰米。
说明书
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处理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污水处理技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污水处理能净化水质,但是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多不能自行制造能源,依靠外接电能等输入方可运行,在能源紧张的情况下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此外,现在的污水处理技术自身亦为会周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处理生活污水的系统,或有异味,或滋生蚊蝇,影响人们的居住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外接能源输入,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污水处理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能量采供部分及污水处理部分;所述能量采供部分包括收集能量并转化为电能的太阳能电路板及风力发电机,所述太阳能电路板及风力发电机连接储存电能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逆变器连接所述污水处理部分;所述污水处理部分包括依次连通的过滤装置、集水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及潜流型的人工湿地。
进一步地,所述能量采供部分还包括监控并控制设备运行的远程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为间隔均匀的细栅格。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设有填料,所述填料上长有微生物膜。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所述好氧池底部设有用以充气曝气的空气管,所述好氧池还通过回流管连通缺 氧池。
进一步地,所述人工湿地内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有大颗粒鹅卵石层、中颗粒鹅卵石层、细沙层及泥土层,所述细沙层及泥土层由多层细孔网布分割,所述人工湿地上栽种有水生植物。
进一步地,所述人工湿地中设有用以使流经的污水形成交替流的隔墙。
进一步地,所述人工湿地为长6米、宽3米、深1.2米的人工湿地。
进一步地,所述水生植物为芦苇、菰米。
本实用新型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的能量采供部分能自行制造能源,缓解能源紧张。此外,污水净化部分采用潜流型的人工湿地,减轻传统污水处理系统容易滋生蚊蝇、产生异味的影响,湿地上种植的水生植物亦能对周围环境起到美化点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