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复式集中废水冲厕技术

发布时间:2018-5-31 17:11:3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0.04.29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IPC分类号E03C1/12; E03C1/14; E03C1/182; E03D5/10; E03C1/282; E03C1/244; E03C1/264

  摘要

  一种复式集中废水冲厕装置,其特点是洗漱池的下部为废水储水箱,废水储水箱上部即洗漱池的底板设有锁紧阻味过滤器,废水储水箱通过溢流装置与下水管道连接,废水储水箱的底部设有水位传感器,废水管上端与上一层废水储水箱连接,其下端通过废水冲水阀与便池连接,净水管的一端与自来水管道连接,其另一端通过净水冲水阀与负压装置连接,负压装置的末端与便池连接,便池附近还设有红外线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从绿色建筑物的整体设计理念出发,利用上层的洗漱废水及产生的自然水位差,为下层便池冲厕,实现了洗漱废水冲厕,并解决了异味、反味、废水箱的清洗难和一般废水利用需要吊顶或下卧而使造价增加的问题。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复式集中废水冲厕装置,包括有洗漱池、过滤器、废水储水箱、溢流装置、下水管道、自来水管道、净水管、废水管、便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一层洗漱池的下部为废水储水箱,废水储水箱上部为洗漱池底板,在洗漱池底板设有锁紧阻味过滤器,所述废水储水箱通过其内的溢流装置与下水管道连接,所述废水管的上端与上一层的废水储水箱连接,其下端通过废水冲水阀与便池连接,所述净水管的一端与自来水管道连接,其另一端通过净水冲水阀与便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式集中废水冲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阻味过滤器包括过滤主体、紧锁、外网罩、虚隔、内网罩及紧锁转臂,其中过滤主体通过紧锁与紧锁转臂连接,外网罩置于过滤主体上,虚隔设置于外、内网罩之间,内网罩置于过滤主体内部,过滤主体内部空腔中形成环形水涡,所述虚隔下端置于环形水涡中,且虚隔下水流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式集中废水冲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装置包括浮子、拉线、漂浮物溢流管道、沉积物溢流管道、溢水塞、漂浮物溢流口、沉积物溢流口及拉线口,其中漂浮物溢流管道与沉积物溢流管道在浮子正下方,且底部均与废水储水箱底部连接,沉积物溢流管道底部设有沉积物溢流口,浮子与拉线连接并穿过拉线口与沉积物溢流管道底部的溢水塞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式集中废水冲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管出水口处设有负压装置,该负压装置为一混气节,该混气节的内部为由粗到细,再由细到粗,逐渐变径的凸起喉部结构,并在凸起喉部的侧壁上设有进气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式集中废水冲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储水箱的底部设有水位传感器,废水、净水冲水阀为电磁阀,且所述便池附近还设有红外线传感器。

  说明书

  一种复式集中废水冲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冲厕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建筑上层的生活废水及产生的自然水位差,为下层卫生间便池冲厕的复式集中废水冲厕装置,属于建筑节能减排和建筑给排水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城市水资源的日益匮乏,使得水资源充分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而在现有技术中,日常使用的便池冲厕水都是来自市政自来水管网中的一次水,实际上,便池冲厕水并不要求水的清洁度,用自来水冲洗便地实属浪费资源,特别是日常生活中产生无油腻的洗涤用水却直接排入下水道,没有得到合理利用,明显不符合节能减排的国策。

  为了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洗涤废水,已经有人在洗涤池旁边放置水桶或水盆将洗后排放的洗涤废水收集在一起用于冲洗便池,以达到节水的目的。但这种办法需要人工完成,既费力,又很不方便。也有人研究出适于设有给排水系统的楼房使用的废水冲厕系统,例如:

  公开号为CN1120623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单元楼房用盥洗废水冲厕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楼房各单元中上一层住房汇总后的盥洗废水经废水输入管送往下一层住房水箱中去,而该水箱中暂未使用的废水可经其废水输出管同时与本层住房汇总后的废水一起经另一条废水输入管送往更下一层住房的水箱中去。

  公开号为CN1327113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废水冲厕系统》,这种废水冲厕系统,是在现行冲厕设备和现行废水排放系统的基础上,增设一个利用废水冲厕所的废水冲厕系统,并以此系统工作为主。这个废水冲厕系统主要由入水管、入水口、废水箱、冲水口、溢水口、排水口和排水管等部分组成,是一个独立的工作系统。本系统适应两层以上的设有给排水系统的楼房建筑安装使用。所有楼层产生的废水均自动向其以下楼层的废水箱排给,供本层楼以下各楼层冲厕所用。除顶层没有废水箱外,每层楼的废水箱都互相连通,利用楼房各楼层之间的高差自动排灌,即某一层楼的废水箱灌满水以后,多余的废水会自动从溢水口溢出,通过排水管灌入下一层楼的废水箱,依次类推,直至底层,使废水得到充分利用。

  公开号为CN1510221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民用废水冲厕系统》,在单元楼房顶层的下层的各单元卫生间设置储水箱,将上一层单元房的洗面、洗手、洗衣、洗澡用水汇集由输水管输入到下层卫生间的储水箱内,储水箱设有过滤层、冲水管和溢水管,冲水管与厕具水箱联通,溢水管和厕具排水管与下水通道联通,过滤层将上层输水管输入的废水进行过滤,储水箱内多余的水经溢水管排放到下水通道,当厕具水箱冲水后,由冲水管将储水箱的水补充到厕具水箱待下次再冲厕具之用。

  利用废水冲厕的以上技术方案虽能做到充分利用洗涤废水冲厕,但是对废水与净水的交替使用考虑不够,长此以往会造成水箱积垢变臭、洁具异味及污染环境,没有彻底解决建筑物生活废水的收集、使用中存在的三个问题:1、没有解决异味问题;2、没有解决储水池反味问题;3、没有解决废水箱清洗难和废水箱需要吊顶或下卧而使造价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给出一种新的复式集中废水冲厕装置。本实用新型在集体用水条件下,从绿色建筑物的整体设计理念出发,利用建筑上层的生活废水及产生的自然水位差,为下层卫生间便池冲厕,并利用净水混气自动跟进技术,以净水的水气混合物冲刷便池废水,解决了便池异味问题;利用阻味型过滤器解决了废水储水池反味问题;利用洗漱池下部闲置空间制作废水储水箱,解决了废水储水箱不易清洗和箱体悬吊或下卧使其造价过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种复式集中废水冲厕装置,包括有洗漱池、过滤器、废水储水箱、溢流装置、下水管道、自来水管道、净水管、废水管、便池。其特点是所述上一层的洗漱池的下部为废水储水箱,废水储水箱上部即洗漱池的底板设有锁紧阻味过滤器,所述废水储水箱通过其内的溢流装置与下水管道连接,所述废水管的上端与上一层的废水储水箱连接,其下端通过废水冲水阀与便池连接,所述净水管的一端与自来水管道连接,其另一端通过净水冲水阀与便池连接。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锁紧阻味过滤器包括过滤主体、紧锁、外网罩、虚隔、内网罩及紧锁转臂,其中过滤主体通过紧锁与紧锁转臂连接,外网罩置于过滤主体上,虚隔设置于外、内网罩之间,内网罩置于过滤主体内部,过滤主体内部空腔中形成环形水涡,所述虚隔下端置于环形水涡中,且虚隔下水流相通。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溢流装置包括浮子、拉线、漂浮物溢流管道、沉积物溢流管道、溢水塞、漂浮物溢流口、沉积物溢流口及拉线口,其中漂浮物溢流管道与沉积物溢流管道在浮子正下方,且底部均与废水储水箱底部连接,沉积物溢流管道底部设有沉积物溢流口,浮子与拉线连接并穿过拉线口与沉积物溢流管道底部的溢水塞相连接。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净水管出水口处设有负压装置,该装置为一混气节,该混气节的内部为由粗到细,再由细到粗,逐渐变径的凸起喉部结构,并在凸起喉部的侧壁上设有进气道。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废水储水箱的底部设有水位传感器,废水、净水冲水阀为电磁阀,且所述便池附近还设有红外线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从绿色建筑物的整体设计理念出发,利用建筑上层的生活废水及产生的自然水位差,为下层卫生间便池冲厕,实现了洗漱废水冲厕,并解决了异味、反味、废水箱的清洗难和吊顶或下卧造价高问题,由于在废水冲厕后少量净水混气后自动跟进冲洗,增大了净水的表象体积,确保了便池清洁无异味,当废水箱中没有水时,净水直接通过混气节混气后冲厕,仍然起到节水作用。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