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重金属污水的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6-6 21:59:5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3.10.14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铬、砷、铅、镍、氟、砷等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将碱、碱土金属氧化物或碱土金属盐加入到废水中,并将溶液pH值调为碱性,然后在不断搅拌下加入絮凝剂,使其产生絮凝物沉降,再分离絮凝物,然后调节溶液pH值至6.0—9.0,即可出水排放。应用本发明进行的废水处埋方法,取得良好结果,含铬、砷、铅、镍、氟、砷等重金属去除效果比较理想,全面达标,而且稳定性好。既节省污水处理费用,可获得特种水泥等建筑材料,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重金属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碱、碱土金属氧化物或碱土金属盐加入到废水中,并将溶液pH值调为碱性,然后在不断搅拌下加入絮凝剂,使其产生絮凝物沉降,再分离絮凝物,然后调节溶液pH值至6.0~9.0,即可出水排放。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碱性调节范围控制在pH值11.5~13。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絮凝剂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4.根据权利1所示的碱、碱土金属氧化物、碱土金属盐的当量用量控制在1.5 mg/L~45.0mg/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示的絮凝剂的用量最好控制在1.5mg/L~5.0mg/L。

  说明书

  一种重金属污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含铬、砷、铅、镍、氟、砷等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外对含铬、砷、铅、镍等废水的处理进行了广泛研究,处理方法主要有吸附法、电凝聚法、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法、化学沉淀法和混凝沉降法等。这些方法中,离子交换法费用高,且对废水水质要求严格;电凝聚法及反渗透法装置复杂,耗电量大,因而都极少采用。经常采用的是化学沉淀法和混凝沉降法。

  1.化学沉淀法对于高浓度含铬工业废水,一般采用钙盐沉淀法处理,即向废水中投加石灰或可溶性钙盐(硫酸钙和氯化钙等)形成沉淀而除去。石灰能与废水中的氟、砷、铅等污染物反应生成氟化钙、砷酸钙、亚砷酸钙等沉淀物。投加石灰乳时,其用量使废水pH达到12时,也只能使废水中氟的质量浓度下降到15mg/L左右,且水中悬浮物含量较高。电石渣法处理原理与石灰法一样,主要利用电石渣中的氢氧化钙与废水中的氟、砷、铅等污染物反应生成氟化钙、砷酸钙、亚砷酸钙、氢氧化铅等沉淀物。

  2.混凝沉降法这是目前处理含氟、砷、铅废水用的最多的方法。它是借助加入的或废水中原有的Fe2+、Fe3+、A13+和Mg2+等离子,并用碱(一般用氢氧化钙)调到适当pH值,使其形成氢氧化物胶体,吸附并与废水中的氟、砷、铅反应,生成难溶的亚砷酸盐和砷酸盐,这些难溶盐在一定的pH条件下会与多价金属的氧化物共沉淀析出,废水中的氟与石灰反应生成的氟化钙同时也会共沉。

  以上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和反应时间不足和污泥沉降不充分。传统的电石渣中和、自然沉降工艺治理硫酸废水处理装置,由于经沉降分离后的废水部分污染因子(pH、氟、悬浮物)没有达到国家GB8978-96《废水综合排放标准》,超标严重,需送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处理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含铬、砷、铅、镍、氟、砷等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技术方案如下:将含碱、碱土金属氧化物或碱土金属盐的废水加入到含重金属的废水中,并将溶液pH值调为碱性,然后在不断搅拌下加入絮凝剂,使其产生絮凝物沉降,再分离絮凝物,然后调节溶液pH值至6.0~9.0,即可出水排放。

  其中所述的碱是氢氧化钙。

  其中所述的碱土金属氧化物是氧化钙。

  其中所述的碱土金属盐是氯化钙或硫酸钙。

  碱性调节范围控制在pH值11.5~13。

  絮凝剂优选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碱、碱土金属氧化物、碱土金属盐的当量用量控制在1.5 mg/L~45.0mg/L。

  絮凝剂的用量最好控制在1.5mg/L~5.0mg/L。

  本发明经过试验检验,取得良好结果,铬、砷、铅、镍、氟、砷、悬浮物及重金属的去除效果比较理想,全面达标,不再需要送污水处理厂作二级处理,可节省大量污水处理费。如果工厂有进一步回用要求,后面可加生化处理、利用生化污泥对重金属的吸收性,进一步去除重金属。并且由于电石渣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可用于制成特种水泥等建筑材料,进一步降低处理费用。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