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3.09.12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3/28; C02F1/52; C02F1/2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纸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废纸制浆造纸废水经排放口设置的格栅井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后进入集水池,由废水提升泵泵入斜筛装置过滤系统;出水流至调节池,调节、均化水质水量,提升泵将调节池里的水泵入平流气浮池,投加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平流气浮池出水流至中间池,一部分由回流提升泵泵入车间回用,剩下的部分由提升泵泵入厌氧池;厌氧池出水至好氧池,好氧池出水至二沉池,沉淀后的出水一部分流入回用集水池泵送车间回用,另一部分流入终端排放槽达标排放;二沉池排出的生化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好氧池,另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处理,二沉池的上清液排入调节池,浓缩后的滤液流回调节池。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纸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废纸制浆造纸废水经排放口设置的格栅井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后进入集水池,由废水提升泵泵入斜筛装置过滤系统;
(2)步骤(1)斜筛装置过滤系统出水流至调节池,调节、均化水质水量,提升泵将调节池里的水泵入平流气浮池,投加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
(3)平流气浮池出水流至中间池,一部分由回流提升泵泵入车间回用,剩下的部分由提升泵泵入厌氧池,利用厌氧污泥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4)厌氧池出水至好氧池,好氧微生物消耗泥水混合液中氧气,将废水中有机物分解掉,好氧池出水至二沉池,将水中的悬浮物及生物污泥与水分离,沉淀后的出水一部分流入回用集水池泵送车间回用,另一部分流入终端排放槽达标排放;
(5)二沉池排出的生化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好氧池,另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二沉池的上清液排入调节池,浓缩后的污泥外运,浓缩后的滤液流回调节池,车间回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纸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絮凝剂为PAC、PAM,所述絮凝剂PAC、PAM浓度为0.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纸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混凝反应时间为10-20min,首先加入絮凝剂PAC,形成细小絮凝体, 絮凝剂 PAC投加量3-6mg/L,再加入絮凝剂PAM,絮凝剂PAM投加量5-7m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纸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内投入悬浮填料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纸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包括第一UASB厌氧池和第二UASB厌氧池;所述好氧池包括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纸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絮凝沉淀后,向水中通入溶气水,溶气水产生大量的微气泡,并促使其黏附于絮体上,形成比重小于水的浮体,在浮力作用下,上浮至水面,实现固-液分离浮渣由刮渣机定时刮渣清理,排入污泥池泵回打浆车间使用,清水流入中间池。
说明书
一种废纸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造纸领域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废纸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造纸术是中华民族的四大发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成果。近几年,我国的造纸业高速发展,我国纸及纸板消费的总量约2500万吨,人均消费达38公斤。
废纸作为一种重要的再生资源,其回收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使用废纸进行制浆造纸,不仅可以减少森林砍伐,并且可以减少直接用原料进行制浆所造成的污染。但废纸造纸废水中的COD、 BOD含量仍较高,其悬浮物主要有油墨、纤维、填料、助剂等。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接纳水体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目前国内造纸(废纸类) 废水的处理,采用传统的气浮法处理废水,多着眼于部分循环利用和使处理水水质达标排放上, 结果是减少的废水排放量和处理水水质效果不尽人意。近年来,造纸废水的封闭循环和“零排放” 技术成为造纸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
造纸废水由于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流量和负荷波动较大而成为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其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物理法:基于物理作用的原理,去除不溶解的固体悬浮物为主,同时去除部分导致产生生化耗氧量的物质,降低和消除废水色度的作用,处理过程没有改变污染物质的化学性质。通常采用过滤法、沉淀法、气浮法等。
(2)化学法:利用化学药品的作用,调节废液pH值,降低和消除色度为主,同时也去除部分生化耗氧量和固体悬浮物的作用,包括氧化法、还原法、中和法以及絮凝沉淀法。
(3)物理化学法:基于物理作用和化学反应相结合的原理:包括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物理化学方法的处理费用较高,属于深度处理的方法,用在对于排放标准要求较高的情况。
(4)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可以有效地处理废液,废水中溶解的或者呈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步降解,最终转化成为无害的低分子物质,使废水得到净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纸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废纸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废纸制浆造纸废水经排放口设置的格栅井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后进入集水池,由废水提升泵泵入斜筛装置过滤系统;
(2)步骤(1)斜筛装置过滤系统出水流至调节池,调节、均化水质水量,提升泵将调节池里的水泵入平流气浮池,投加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
(3)平流气浮池出水流至中间池,一部分由回流提升泵泵入车间回用,剩下的部分由提升泵泵入厌氧池,利用厌氧污泥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4)厌氧池出水至好氧池,好氧微生物消耗泥水混合液中氧气,将废水中有机物分解掉,好氧池出水至二沉池,将水中的悬浮物及生物污泥与水分离,沉淀后的出水一部分流入回用集水池泵送车间回用,另一部分流入终端排放槽达标排放;
(5)二沉池排出的生化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好氧池,另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二沉池的上清液排入调节池,浓缩后的污泥外运,浓缩后的滤液流回调节池,车间回用。
所述步骤(2)中絮凝剂为PAC、PAM,所述絮凝剂PAC、PAM浓度为0.1~0.3%。
所述步骤(2)中混凝反应时间为10-20min,首先加入絮凝剂PAC,形成细小絮凝体, 絮凝剂 PAC投加量3-6mg/L,再加入絮凝剂PAM,PAM投加量5-7mg/L。
所述厌氧池内投入悬浮填料球。
所述厌氧池包括第一UASB厌氧池和第二UASB厌氧池;所述好氧池包括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
所述步骤(2)絮凝沉淀后,向水中通入溶气水,溶气水产生大量的微气泡,并促使其黏附于絮体上,形成比重小于水的浮体,在浮力作用下,上浮至水面,实现固-液分离浮渣由刮渣机定时刮渣清理,排入污泥池泵回打浆车间使用,清水流入中间池。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投资少,节省了大量的占地面积,处理废水量大,回用纸浆量大。
2、系统对水量、水质、温度变化适应能力强、抗冲击能力强。
3、维护管理简单方便;运行费用低、产污泥量很少,易沉淀。
4、废纸造纸废水经过处理后,直接用于生产,回用率达95%以上,真正实现“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