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电吸附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8-11 18:51:4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2.07.09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IPC分类号C02F1/469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吸附水处理装置,吸附筒内部安装有吸附电极构成的吸附电极组,吸附筒的上端设有进水管,下端设有出水管,吸附筒的前端为排空管;其中,所述的电极为中空管状结构,是由离子交换树脂改性PVDF炭制成,电极分为正极和负极相间分布,电极顶端设电极线可与电源相连;吸附电极组的电极为由离子交换树脂改性PVDF炭制成的中空管状结构,保证了电极之间的间距相等,大大提高了电极吸附能力;悬挂式电极的装填和拆卸更加容易;电极间距容易控制,可避免电极短路情况的发生,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吸附水处理装置,由排空管、封头、法兰、吸附筒、前孔板、进水管、支架、出水管、后孔板及吸附电极等构成,吸附筒内部安装有吸附电极构成的吸附电极组,吸附筒的上端设有进水管,下端设有出水管,吸附筒的前端为排空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极为中空管状结构,是由离子交换树脂改性PVDF炭制成,电极分为正极和负极相间分布,电极顶端设电极线可与电源相连;

  所述的前孔板和后孔板上开设有电极安装孔,电极穿插在安装孔中,通过前孔板和后孔板将电极支撑固定;后孔板固定在支架上;前孔板与封头之间用法兰连接,由螺栓固定密封在吸附筒的前端。

  说明书

  一种电吸附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吸附水处理装置,应用于电吸附除盐技术,属于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吸附技术采用了全新的水处理概念,在处理效率、适应性、能耗、运行维护以及环境友好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该技术属于常压操作,能耗比较低,其主要的能量消耗在于使离子发生迁移。这与其它除盐技术相比可以大大地节约能源。电吸附系统几乎不添加任何药剂,排放浓水所含成份均系来自于原水,系统本身不产生新的排放物,浓水可直接达标排放,无需进一步处理。电吸附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尤其在污(废)水再生回用方面有望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有电吸附水处理装置大部分为采用水处理吸附模块做为电吸附材料,在模块压紧过程中会导致极间距不一致,电极安装过程复杂,且挡板与电极的连接处会占用模块部分面积,导致电极模块不能完全被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吸附水处理装置,以解决电吸附装置电极面积利用率低,极间距难以控制,极间距不一致等难题。

  本实用新型电吸附水处理装置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由排空管、封头、法兰、吸附筒、前孔板、进水管、支架、出水管、后孔板及吸附电极等构成,吸附筒内部安装有吸附电极构成的吸附电极组,吸附筒的上端设有进水管,下端设有出水管,吸附筒的前端为排空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极为中空管状结构,是由离子交换树脂改性PVDF炭制成,电极分为正极和负极相间分布,电极顶端设电极线可与电源相连;

  所述的前孔板和后孔板上开设有电极安装孔,电极穿插在安装孔中,通过前孔板和后孔板将电极支撑固定;后孔板固定在支架上;前孔板与封头之间用法兰连接,由螺栓固定密封在吸附筒的前端。

  在电场作用下吸附电极能有效的通过双电层效应吸附离子,而使原水得以除盐净化。当吸附饱和后,将吸附电极反接,进入脱附阶段。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吸附电极组的电极为由离子交换树脂改性PVDF炭制成的中空管状结构,保证了电极之间的间距相等,大大提高了电极吸附能力;悬挂式电极的装填和拆卸更加容易;电极间距容易控制,可避免电极短路情况的发生,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