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电镀废水快速应急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8-21 20:54:4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2.04.16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IPC分类号C02F1/00; C02F103/16; C02F1/62

  摘要

  一种电镀废水快速应急处理方法,它涉及一种突发环境事件中,针对电镀废水的快速应急处理的方法。该方法采用AT药剂直接与电镀废水中的铜、镍、铬、锌进行络合反应,快速生成无毒无害的络合产物,解决突发环境事件对外界环境的危害,同时保证了电镀废水的安全排放。该方法操作简单,低成本,低运行费用,无二次污染,安全,是一种针对电镀废水突发事件的有效应急处理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镀废水快速应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含铜、镍、铬、锌的 电镀废水,在突发事故时,采用AT药剂投放,快速处理该类废水的方法。

  2.按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采用了AT药剂投放的处理电镀废水的 周期为1h至2d。

  3.按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该应急处理方法,可使电镀废水中的铜、 镍、铬、锌的去除率分别超过了95%、90%、95%、90%。

  4.按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AT药剂与废水按照以下的比例进行反 应,2~10%的药剂、90~98%的废水。

  5.按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电镀废水经过该药剂直接作用后,应急 状态下,废水能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

  说明书

  一种电镀废水快速应急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镀废水快速应急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电镀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航空航天工业、建筑工业及相应的装饰 工业。与电镀工业的规模发展相对应的电镀废水排放量也越来越大,电镀已是 当今世界最严重的污染工业之一。

  电镀废水的水质成分复杂,不易控制,其中含有的铬、镉、镍、铜、锌等 重金属离子和氰化物等毒性较大,有些是易于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剧毒物质。

  在生产过程中的镀件清洗、镀液过滤、废镀液、地面冲洗及由于操作式管 理不当引起的跑、冒、滴、漏等过程,在管理不善的情况下,容易引起环境突 发问题,一旦这些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江河湖泊,对人民的生活、财产将直接构 成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突发环境问题情况下,采用简单、低成本、低运行费 用、安全的电镀废水快速应急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利用AT药剂直接与电镀废水 中的铜、镍、铬、锌进行络合反应,快速生成无毒无害的络合产物,极大减轻 电镀废水对外界环境的危害,也确保了排放水体的水质安全。

  针对电镀废水快速应急处理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将AT药剂与废水按照以 下的比例进行反应,20~40%的药剂、60~80%的废水,反应的作用周期为1h至 2d,排放的废水能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

  该方法的特点在于操作简单,低成本,低运行费用,无二次污染,安全, 该方法尤其针对突发性电镀废水污染情况具有积极的应急和应对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实施本发明,特举如下实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 于这些实施例。

  实例1

  以某电镀工厂突发环境事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快速应急处理实验。测定 泄露的电镀废水中铜、镍、铬的浓度分别为6.88mg/L、4.61mg/L、13.55mg/L, 初步估计泄露的电镀废水体积为1t,在废水中投入25kg的AT药剂,经过1.5h 的作用时间,测定处理后的废水中铜、镍、铬的浓度分别为0.27mg/L、0.34mg/L、 0.12mg/L。即经过应急处理后,该废水中铜、镍、铬达到了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0-2008)。

  实例2

  以某电镀工厂突发环境事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快速应急处理实验。测定 泄露的电镀废水中铜、镍、铬、锌的浓度分别为7.04mg/L、5.68mg/L、9.12mg/L、 15.07mg/L,初步估计泄露的电镀废水体积为2t,在废水中投入65kg的AT药剂, 经过1h的作用时间,测定处理后的废水中铜、镍、铬、锌的浓度分别为0.21mg/L、 0.28mg/L、0.18mg/L、1.25mg/L。即经过应急处理后,该废水中铜、镍、铬、锌 达到了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