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2.01.19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机械格栅、沉砂池、调节池、生物絮凝池、曝气生物滤池、高效过滤池,所述调节池与生物絮凝池通过泵连接,生物絮凝池的污泥通过泵泵入污泥脱水机,生物絮凝池排水口与曝气生物滤池进口之间设有泵,曝气生物滤池出口处的中水经过高效过滤池进入清水池,清水池设有排水管线和反冲洗管线,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斜板沉淀区设置有倾斜角度为75°~90°斜板,所述滤料为新型小直径粒状滤料。本实用新型采用生物絮凝池+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SS、有机物等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大大提高污水的预处理效果,减轻后续生物处理的负担,具有较高的生物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是理想的中水处理工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机械格栅(1)、沉砂池(2)、调节池(3)、生物絮凝池(4)、曝气生物滤池(5)、高效过滤池(6),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3)与生物絮凝池(4)之间通过泵连接,生物絮凝池(4)中的污泥通过泵泵入污泥脱水机(8),生物絮凝池(4)的排水口与曝气生物滤池(5)的进口之间设置有泵,曝气生物滤池(5)出口处的中水经过高效过滤池(6)进入清水池(7),清水池(7)设有排水管线和反冲洗管线;
所述曝气生物滤池(5)内设置有滤料层,出水口处设置有斜板沉淀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5)的斜板沉淀区设置有斜板,该斜板(10)的倾斜角度为75°~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5)的滤料层的滤料(11)为新型粒状滤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11)为小直径滤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清水池(7)的入水口处还设置有ClO2发生器(9)。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5)的水泵及鼓风机置于地下管廊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土建中采用吸引材料、设置减振装置、管道连接处采用柔性接头。
说明书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活动对水的污染使人的生存环境恶化,由于水资源严重不足、水质不断恶化,许多国家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危机,作为缓解水危机的途径之一,人们开始回用污水,随着回用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再生成本不断下降、水质不断提高,逐渐成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来说,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仍然是生物处理法,随着越来越多的污水处理设施投入运转,生物处理技术已成为城市污水和有机工业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曝气生物滤池是在普通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并借鉴给水滤池工艺的污水处理新工艺,从单一的工艺逐渐发展成系列综合工艺,其最大的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于一体,节省了后续二次沉淀池,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使处理工艺简化。但现有技术中当曝气生物滤池运行到一定的程度时,由于滤料上增厚微生物膜的脱落,出水会带有部分脱落的微生物膜,使出水水质变差,这时必须关闭进水管阀门启动反冲水水泵进行反冲水,影响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曝气生物滤池综合处理污水的装置。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机械格栅、沉砂池、调节池、生物絮凝池、曝气生物滤池、高效过滤池,所述调节池与生物絮凝池之间通过泵连接,生物絮凝池中的污泥通过泵泵入污泥脱水机,生物絮凝池的排水口与曝气生物滤池的进口之间设置有泵,曝气生物滤池出口处的中水经过高效过滤池进入清水池,清水池设有排水管线和反冲洗管线。
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内设置有滤料层,出水口处设置有斜板沉淀区。
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斜板沉淀区设置有斜板,该斜板的倾斜角度为75°~90°。
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滤料层的滤料11为新型粒状滤料。
所述滤料为小直径滤料。
在清水池的入水口处还设置有ClO2发生器。
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水泵及鼓风机置于地下管廊内。
在土建中采用吸引材料、设置减振装置、管道连接处采用柔性接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生物絮凝池+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系统对SS、有机物等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可大大提高污水的预处理效果,减轻后续生物处理的负担,具有较高的生物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同时还具有过滤、截留悬浮颗粒的功能 ,整个装置紧凑、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操作简单,是理想的中水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