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1.11.30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IPC分类号C02F9/08; C02F1/72; C02F1/461; C02F1/463
摘要
一种复合型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污水收集罐、粉碎泵、电絮凝槽、中间收集罐、第一水泵、电解槽、氧化收集罐、第二水泵和中和单元,在粉碎泵与电絮凝槽之间的管道连接有海水引入装置;在该电絮凝槽的上面和底端分别设有刮渣机和排污口;在氧化收集罐的上面装有除氢装置;在中和单元装有能够自动检测污水中的余氯浓度,并自动控制向污水中释放中和剂流量的余氯分析仪。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体积小、水质适应能力强、操作维护简便、安全、有效等优点,适合于各种类型船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复合型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污水收集罐、粉碎泵、电絮凝槽、中间收集罐、第一水泵、电解槽、氧化收集罐、第二水泵和中和单元,在粉碎泵与电絮凝槽之间的管道连接有海水引入装置;在该电絮凝槽的上面和底端分别设有刮渣机和排污口;在氧化收集罐的上面装有除氢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污水收集罐、中间收集罐和氧化收集罐内均装有液位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和单元包括余氯分析仪、流量计、控制阀门和中和剂储存罐,余氯分析仪和流量计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控制阀门连接。
说明书
复合型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型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航运业和海洋开发的空前发展,海洋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人类对海洋环境的保护也日益重视。由于海运所带来的船舶生活污水污染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船舶作为航运中的交通工具,是一种流动污染源,船舶生活污水的排放对海洋及内河的影响,随着船舶数量的增加而不容忽视。
根据2006年MEPC. 159. (55)决议,由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经修订的实施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排出物标准和性能试验导则》已于2010年1月1日实施,与之前旧的导则相比,处理后的船舶生活污水中耐热大肠杆菌、悬浮固体总量(TSS)及5天生化需氧量(BOD5)的指标要求更为严格,另外又增加了化学需氧量(COD)、pH以及残余氯等指标要求,一些现有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不能满足最新的IMO船舶生活污水处理标准,因此,必须对现有处理技术及装置进行改进或者研制新的处理技术。
目前国外比较流行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有生物法(活性污泥法及生物膜法),同时也有厂家采用电化学法(先电解、后电絮凝)等。国内处理技术主要为生化法(活性污泥法和接触氧化法联用),其他还有引进国外设备并吸收转化开发的相关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现有生化法和电化学法船舶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存在着以下不足:
1. 生化法:
(1)处理装置体积庞大;
(2)无法处理灰水;
(3)处理生活污水没有细菌就无法处理污水,必须正确地培养细菌,操
作人员应具有专业知识;
(4)无法随时启运,船舶一旦靠岸,污水量不足,将导致以分解污水为
生的细菌死亡,一旦细菌死亡,再次正常运行,须一周以上;
(5)需另加化学消毒剂,不仅占地,而且船上储存很危险;
(6)不能适应较大幅度的水量与水质变化冲击;
(7)需定期清理储罐内的污渣(有恶臭)。
2. 电化学法(先电解、后电絮凝):
(1)经粗过滤并粉碎后的污水中仍含有具有一定粒径的固体颗粒,直接
进入电解槽后,容易造成电解槽的污染,极板电解效率及氧化能力大大下降;
(2)经粗过滤并粉碎后的污水中仍含有具有一定粒径的固体颗粒,直接
进入电解槽后容易造成电解槽堵塞,并引起短路,需要经常清洗。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现有处理技术中的不足,并且满足IMO最新船舶生活污水处理标准,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先电絮凝、后电解”的复合型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型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污水收集罐、粉碎泵、电絮凝槽、中间收集罐、第一水泵、电解槽、氧化收集罐、第二水泵和中和单元,在粉碎泵与电絮凝槽之间的管道连接有海水引入装置;在该电絮凝槽的上面和底端分别设有刮渣机和排污口;在氧化收集罐的上面装有除氢装置。
在所述的污水收集罐、中间收集罐和氧化收集罐内均装有液位计。
所述的中和单元包括余氯分析仪、流量计、控制阀门和中和剂储存罐,余氯分析仪和流量计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控制阀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 无需培养细菌进行污水处理;
2. 无需添加及储存化学消毒剂;
3. 改变了电化学法中“先电解、后电絮凝”的处理方式,采用“先电絮凝、后电解”的方式,降低了电解槽的污染程度,并有效避免了电解槽堵塞情况的出现;
4.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体积小、水质适应能力强、操作维护简便、安全、有效等优点,适合于各种类型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