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1.12.06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江河湖海排污口污水的生物膜反应器及污水处理工艺。该生物膜反应器,包括在两侧端分别设置进水口(1)和出水口(2)的反应器壳(7),在反应器内上壁连接着垂直于进水口进水方向的上挡板(3),在反应器内下壁连接着垂直于进水口进水方向的下挡板(4),上挡板和下挡板顺次交错排列,在反应器内部由上下挡板之间的空间构成反应池(6),反应池内均匀填充着生物挂膜填料。在江河湖海排污口污水排出口处放置生物膜反应器,使污水经反应器处理后排出,所处理水排放时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所规定的二级排放控制标准。本发明建设成本低,操作简便,效果优良,尤其在河水倒灌过程中更有其特殊优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处理江河湖海排污口污水的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两侧端分别设置进水口(1)和出水口(2)的反应器壳(7),在反应器内 上壁连接着垂直于进水口进水方向的上挡板(3),在反应器内下壁连接着垂 直于进水口进水方向的下挡板(4),上挡板和下挡板顺次交错排列,在反应 器内部由上下挡板之间的空间构成反应池(6),反应池内部均匀填充着生物 挂膜填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膜反 应器是长方体或者是横着的圆筒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膜反 应器是长方体,长度尺寸比例为6∶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膜反 应器的两端,即进/出水口到第一块挡板之间是进出水缓冲区(5),不填充生 物挂膜填料。
5.一种基于生物膜反应技术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江河湖 海排污口放置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生物膜反应器,使污水流经生物 膜反应器排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COD 值为244~370mg/L,氨氮为45~52mg/L,总磷为2.6~4.2mg/L。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膜挂 膜时间为30-60天。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挂膜稳定后生物 膜量为3.18~5.26g生物膜干重/g干填料纤维。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膜反 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为8-16h。
10.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生物膜反应器在具有涨水落水的江 河湖海污水排出口处理污水的应用。
说明书
处理江河湖海排污口污水的生物膜反应器及污水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江河湖海排污口污水用装置及其使用工艺,特别 地,涉及一种基于生物膜反应技术的应用于江河湖海排污口的污水处理装置 及污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同时伴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大量污 染物被排入河流湖泊等地表水生态系统中,导致流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 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国家环保总局《2010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0年,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2010年 七大水系的204条河流409个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中,I~III类、IV~V类 和劣V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59.9%、23.7%和16.4%。2010年,全国废 水排放总量为617.3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238.1万吨,氨氮排放 量为120.3万吨。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地表水生态系统污染形势依然 十分严峻。而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仅有45.6%,大量污水被排入江河湖 泊。基于此,减少污染物排放归根结底还是要建设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 理能力。而在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提高达标排放率的同时,尽可能地减轻污 染物排放对水体的影响成了当务之急。
就目前我国全国范围来看,对于排入水体的污水一般采取先污染后治理 的模式。该模式是在河流湖泊受到明显污染,点源污染转化为大面积污染以 后再进行治理。此种模式存在两方面明显的缺陷:第一,水体受污染后生态 环境被破坏,应用价值降低,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后续的治 理成本大大增加。针对这种现状,在我国污水处理率较低的情况下,在污染 物排入水体时用一定的生物生态处理方法尽可能减轻其对水体的污染,既保 护生态环境,又节约治理成本,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污染河道治理成本高,效果不理 想,且容易重新污染的现状,提供一种经济、效果好且能够从根源上处理江 河湖海排污口污水的污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工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应用于江河湖 海排污口污水处理的生物膜反应器,包括在两侧端分别设置进水口(1)和 出水口(2)的反应器壳(7),在反应器内上壁连接着垂直于进水口进水方 向的上挡板(3),在反应器内下壁连接着垂直于进水口进水方向的下挡板 (4),上挡板和下挡板顺次交错排列,在反应器内部由上下挡板之间的空间 构成反应池(6),反应池内部均匀填充着生物挂膜填料。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膜反应器的两端,即进/出水口到第一块挡板之间是 进出水缓冲区(5),不填充生物挂膜填料。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膜反应器可以是长方体,也可以是横着的圆筒形。较 佳的是长方体,优选的长度尺寸比例为6∶1∶2。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膜反应器中上下挡板可以是若干,较佳的各是3个或 3个以上。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膜反应器壳的材质为常规,较佳地为PVC材质。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膜反应器内部的挂膜填料材质为常规,较佳地为PVC 材质填料纤维。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膜反应器内部上档板和下档板材质为常规,较佳地为 PVC材质。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膜反应器内部挡板垂直于进水口进水方向,并且上档 板和下档板顺次交错排列于反应器内部,较佳地,上档板和下档板以等距顺 次交错排列于反应器内部,以实现水流流型为上下翻流。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之二是:一种基于生物膜 反应技术的污水处理工艺,在江河湖海排污口放置本发明所述的生物膜反应 器,使污水流经生物膜反应器排出。
本发明所述的江河湖海排污口污水为本领域常规所述的从排污口排入 河道、或者江河湖海等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污水,一般COD值为244~ 370mg/L,氨氮为45~52mg/L,总磷为2.6~4.2mg/L。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膜反应器的生物挂膜时间较佳地为30-60天。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膜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较佳的为8h-16h。
本发明所述生物膜反应器,挂膜稳定后生物膜量较佳地为3.18~5.26g 生物膜干重/g干填料纤维。
将生物膜反应器置于江河湖海等的排污口,经过一段时间挂膜后,使生 物膜量达到一定要求后即可开始进行污水处理。使污水经过污水进水口流入 反应器装置内通过多次上下翻流与生物膜充分接触,污水中的COD、氨氮、 总磷经生物膜的吸收和吸附后,再经出水口流出。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膜反应器应用于具有涨水落水的河道等污水排出口 的污水处理中效果更佳。在落水时,污水经生物膜反应器排入河道中,其中 对污水的处理大部分是生物厌氧反应,而当涨水时,河水倒灌入生物膜反应 器,新鲜的河水含氧量高,生物膜反应可变为有氧反应。生物有氧反应和厌 氧反应交替处理,可对污水达到更好的净化效果。
本发明的污水处理工艺并不限于排入河道的污水,也可以是排入其他 水体的污水,如排入江河湖海,甚至地下水等的污水都可以,这些都不形成 对本发明的限制,只要在排污口设置本发明的生物反应器即可,而不管该排 污口设置在何处。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河道污水的处理工艺流程简便, 只需要将所述生物膜反应器置于河道的排污口,使待处理污水通过进水口流 入反应器内部,通过上下翻流与生物膜反应后经出水口流出,即可达到预期 处理效果。相比较常规的河道污水处理工艺,本发明所述工艺建设运行成本 较低,管理简单。并且应用于具有涨水落水的河道污水排出口的污水处理中, 可交替进行生物有氧反应和厌氧反应。本发明可保持本生物膜反应器持续高 效处理河道污水,实现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所规定的二级排放控制标准,即COD≤100mg/L,氨氮≤ 25mg/L,总磷≤3mg/L。通过在普通河道施用本发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及其 使用工艺,可以极大地减少污水对河道的污染,从而保护地表水生态系统,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