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单细胞藻培养基与使用单细胞藻处理含铅废水技术

发布时间:2018-9-1 21:45:5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2.02.09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IPC分类号C12N1/12; C02F101/20; C02F3/3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细胞藻的培养基,包括碳源、氮源、磷源、无机盐。一种使用单细胞藻处理含铅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单细胞藻置于培养基中进行封闭培养;2)培养完成后,浓缩,得到单细胞藻的浓缩液;3)将上述浓缩液与0.2-0.7%的琼脂半固体悬液混匀,再加入含铅废水;4)单细胞藻对废水自动处理后,再于其中接入浮游动物,使其采食单细胞藻;5)浮游动物的收集和水的分离。本发明的含铅废水的处理方法可以大大减少水体中的铅污染,同时处理方法绿色环保,廉价易行。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单细胞藻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碳源、氮源、磷源、无机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细胞藻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源为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二氧化碳、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细胞藻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源为有机氮化合物、无机氮化合物或其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细胞藻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氮化合物为硝酸盐、铵盐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细胞藻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氮化合物包括尿素、脯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蛋白胨、谷氨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细胞藻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盐为钠盐、钾盐、镁盐、钙盐、锰盐、钴盐、钼酸盐、锌盐、硼化物、铜盐中的至少一种和铅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细胞藻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源浓度为0.100-0.200mol/L、氮源浓度是0.117-0.235mol/L、磷源浓度为0.065-0.131mol/L、无机盐中的铅盐浓度为0.072-0.137mol/L、无机盐的总浓度为0.2-1.5mol/L。

  8.一种使用单细胞藻处理含铅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单细胞藻置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中进行封闭培养;

  2)培养完成后,浓缩,得到单细胞藻的浓缩液;

  3)将上述浓缩液与0.2-0.7%的琼脂半固体悬液混匀,再加入含铅废水;

  4)单细胞藻对废水自动处理后,再于其中接入浮游动物,使其采食单细胞藻;

  5)浮游动物的收集和水的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使用单细胞藻处理含铅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细胞藻为青岛大扁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使用单细胞藻处理含铅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培养温度为20-30℃。

  说明书

  一种单细胞藻的培养基与使用单细胞藻处理含铅废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细胞藻的培养基与使用单细胞藻处理含铅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废水的大量排放,土壤和水源中重金属积累的加剧,重金属的污染也日益严重。由于重金属易通过食物链而生物富集,构成对生物和人体健康的严重威胁。如何有效地治理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对重金属污染的治理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已开发应用的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包括化学沉淀、电解、离子交换、膜分离、活性碳和硅胶吸附、生物絮凝、生物吸附、植物整治等方法。采用化学法、物理化学法都将产生污染转移,易造成二次污染,且对于大流域、低浓度的有害重金属污染难以处理。而生物法具有效果好、投资少及运作费用低、易于管理和操作、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目前应用生物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途径主要有生物絮凝法、生物吸附法和植物整治技术。这些生物法主要征对重金属铜、锌、镍、镉污水,处理效果往往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细胞藻的培养基与使用单细胞藻处理含铅废水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单细胞藻的培养基,包括碳源、氮源、磷源、无机盐。

  所述的碳源为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二氧化碳、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氮源为有机氮化合物、无机氮化合物或其混合物。

  所述的无机氮化合物为硝酸盐、铵盐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有机氮化合物包括尿素、脯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蛋白胨、谷氨酸。

  所述无机盐为钠盐、钾盐、镁盐、钙盐、锰盐、钴盐、钼酸盐、锌盐、硼化物、铜盐中的至少一种和铅盐。

  所述的碳源浓度为0.100-0.200mol/L、氮源浓度是0.117-0.235mol/L、磷源浓度为0.065-0.131mol/L、无机盐中的铅盐浓度为0.072-0.137mol/L、无机盐的总浓度为0.2-1.5mol/L。

  一种使用单细胞藻处理含铅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单细胞藻置于培养基中进行封闭培养;

  2)培养完成后,浓缩,得到单细胞藻的浓缩液;

  3)将上述浓缩液与0.2-0.7%的琼脂半固体悬液混匀,再加入含铅废水;

  4)单细胞藻对废水自动处理后,再于其中接入浮游动物,使其采食单细胞藻;

  5)浮游动物的收集和水的分离。

  所述的单细胞藻为青岛大扁藻。

  步骤1)中,所述的培养温度为20-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含铅废水的处理方法可以大大减少水体中的铅污染,同时处理方法绿色环保,廉价易行。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单细胞藻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碳源、氮源、磷源、无机盐,碳源浓度为0.100-0.200mol/L、氮源浓度是0.117-0.235mol/L、磷源浓度为0.065-0.131mol/L、无机盐中的铅盐浓度为0.072-0.137mol/L、无机盐的总浓度为0.2-1.5mol/L。

  所述的碳源为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二氧化碳、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氮源为有机氮化合物、无机氮化合物或其混合物。

  所述的无机氮化合物为硝酸盐、铵盐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有机氮化合物包括尿素、脯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蛋白胨、谷氨酸。

  所述无机盐为钠盐、钾盐、镁盐、钙盐、锰盐、钴盐、钼酸盐、锌盐、硼化物、铜盐中的至少一种和铅盐。

  一种使用单细胞藻处理含铅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单细胞藻(中国海洋大学藻类室提供)置于上述培养基在光生物反应器(如管式光反应器或者板式光反应器)中进行封闭培养,培养温度优选为20-30℃,单细胞藻的接种密度优选为400-600万细胞/ml,所述的单细胞藻优选为青岛大扁藻(中国海洋大学藻类室提供,以下实施例1、2所提到的青岛大扁藻也是由中国海洋大学藻类室提供);

  2)培养5-7天后,进行离心浓缩10倍,得到单细胞藻的浓缩液;

  3)将上述浓缩液与0.2-0.7%的琼脂半固体悬液混匀,再加入含铅废水;

  4)10-15天后,再于其中接入浮游动物,浮游动物的接入密度优选为2-6个/ml,使其采食单细胞藻;

  5)10-20天后,浮游动物的收集和水的分离,浮游动物的收集方法为采用200-400目的筛网过滤。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将青岛大扁藻在表1所示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封闭式培养),接种密度为500万细胞/ml,培养温度为25℃,培养5天后,离心浓缩10倍,得到单细胞藻浓缩液,将浓缩液转移至配好的0.2%的琼脂半固体悬液中,混匀。注入已经100目筛网的含铅废水(废水中的Pb2+浓度为80mg/L),10天后,接入轮虫,密度为3个/ml,再经10天后,水体用200目筛网过滤收集得到浮游动物,水可以直接排放。

  经测试,处理后,废水中的铅含量减少了72.3%。

  实施例2:

  将青岛大扁藻在表2所示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封闭式培养),接种密度为500万细胞/ml,培养温度为25℃,培养5天后,离心浓缩10倍,得到单细胞藻浓缩液,将浓缩液转移至配好的0.7%的琼脂半固体悬液中,混匀。注入已经100目筛网的含铅废水(废水中的Pb2+浓度为80mg/L),10天后,接入轮虫,密度为3个/ml,再经10天后,水体用200目筛网过滤收集得到浮游动物,水可以直接排放。

  经测试,处理后,废水中的铅含量减少了57.4%。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