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2.12.11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IPC分类号C02F1/5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污水处理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主要以AM固体、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硫酸镁、偶氮氨基苯和过硫酸钾溶液为主要原料,通过搅拌、加热、聚合等最终得到粉状絮凝剂产品,该絮凝剂不仅适用于阴、阳离子共存的污染体系,pH范围宽,抗盐性好,絮凝效果极佳,而且对于不同性质的污泥,具有较好的脱水助滤作用,关键是污水中的COD去除率能达到90%以上,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和良好的推广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效污水处理絮凝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取12~18gAM固体于三角烧瓶中,加入20~40mL蒸馏水,然后在三角烧瓶上搭冷凝 管、电动搅拌器和温度计,加热至65~75℃;完成后,把10~15g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和20~30g硫酸镁注入到三角烧瓶中,开动电动搅拌器,恒温控制在75~85℃,反应3~4 小时后停止;反应完后静止冷却,用分液漏斗分离,取上层液待用;
(2)待上述分离后的上层液完全冷却后,置于500mL三口圆底烧瓶中,将烧瓶放在水浴锅 中,温度控制在85~95℃,加入20~25g偶氮氨基苯和引发剂,最后恒温控制在85~95℃ 下聚合5~6h;
(3)将上述反应后的聚合物进行造粒、干燥、粉碎,得到最终粉状絮凝剂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污水 处理絮凝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 为浓度1.0~3.0%的过硫酸钾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污水处理絮凝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造粒直 径为2.0~3.5mm,干燥温度为105~110℃热风下,干燥3.0~5.0h。
说明书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污水处理剂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污水处理絮凝剂及其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面对水污染日趋严重,水资源的短缺,迫使人们更加关注水资源的 保护,废水的排放处理及回用。在废水的处理技术中,絮凝沉淀法是应用最广泛、最经济、 最重要的方法,而絮凝剂是絮凝法水处理技术的核心。
目前在许多污水处理过程中,单独使用的阳离子絮凝剂和单独使用阴离子絮凝剂, 絮凝效果不够理想。例如饼中含水量高,悬浮物的回收率低等问题,给后序工作造成了麻 烦。工业生产有机高分子絮凝剂通常采用乳液、反乳液聚合,两者皆使用到有毒有机溶剂, 生产过程存在环境污染,因此,寻找安全性更高、无毒或低毒的原料,探索新型的有机高分 子絮凝剂及绿色聚合方法,用于污水处理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效污水处理絮 凝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絮凝剂不仅适用于阴、阳离子共存的污染体系,pH范围宽,抗盐性 好,絮凝效果极佳,而且对于不同性质的污泥,具有较好的脱水助滤作用,关键是污水中的 COD去除率能达到90%以上。
如上构思,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污水处理絮凝剂,其制备方法为:
(1)取12~18gAM固体于三角烧瓶中,加入20~40mL蒸馏水,然后在三角烧瓶上搭冷 凝管、电动搅拌器和温度计,加热至65~75℃。完成后,把10~15g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 铵和20~30g硫酸镁注入到三角烧瓶中,开动电动搅拌器,恒温控制在75~85℃,反应3~ 4小时后停止。反应完后静止冷却,用分液漏斗分离,取上层液待用;
(2)待上述分离后的上层液完全冷却后,置于500mL三口圆底烧瓶中,将烧瓶放在水浴锅 中,温度控制在85~95℃,加入20~25g偶氮氨基苯和引发剂,最后恒温控制在85~95℃ 下聚合5~6h;
(3)将上述反应后的聚合物进行造粒、干燥、粉碎,得到最终粉状絮凝剂产品。
所述的引发剂为浓度1.0~3.0%的过硫酸钾溶液。
所述的造粒直径为2.0~3.5mm,干燥温度为105~110℃热风下,干燥3.0~5.0h。
本发明的应用方法:准备2000mL废水(COD含量达70000-80000mg/L),加入40- 60mg/L的上述合成的絮凝剂,搅拌均匀后静置1h,然后取上层清液,依据GB11914-89,用 重铬酸钾法进行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然后小心取出絮体,用已恒重的烧杯盛装絮体, 称其质量,絮体回用。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产品系两性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它的絮凝效果优于同类产 品,它的作用机理除了大分子桥连作用外,其大分子链上的阴离子基与活化表面的金属离子 结合,而阳离子与活化表面的阴离子结合。因此本发明可在大范围pH值内使用,加大了结 合絮凝效果,能做到适量时絮凝,过量时保护而不是破坏的奇效。利用此产品处理污水具有 较高的滤水量和较低的滤饼含水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絮凝剂,其制备方法为:
(1)取12~18gAM固体于三角烧瓶中,加入20~40mL蒸馏水,然后在三角烧瓶上搭冷 凝管、电动搅拌器和温度计,加热至65~75℃。完成后,把10~15g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 铵和20~30g硫酸镁注入到三角烧瓶中,开动电动搅拌器,恒温控制在75~85℃,反应3~ 4小时后停止。反应完后静止冷却,用分液漏斗分离,取上层液待用;
(2)待上述分离后的上层液完全冷却后,置于500mL三口圆底烧瓶中,将烧瓶放在水浴锅 中,温度控制在85~95℃,加入20~25g偶氮氨基苯和引发剂,最后恒温控制在85~95℃ 下聚合5~6h;
(3)将上述反应后的聚合物进行造粒、干燥、粉碎,得到最终粉状絮凝剂产品。
所述的引发剂为浓度1.0~3.0%的过硫酸钾溶液。
所述的造粒直径为2.0~3.5mm,干燥温度为105~110℃热风下,干燥3.0~5.0h。
实例1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絮凝剂的制备,取12gAM固体于三角烧瓶中,加入20mL蒸馏水,然后 在三角烧瓶上搭冷凝管、电动搅拌器和温度计,加热至65℃。完成后,把10g十八烷基三 甲基氯化铵和20g硫酸镁注入到三角烧瓶中,开动电动搅拌器,恒温控制在75℃,反应3 小时后停止。反应完后静止冷却,用分液漏斗分离,取上层液待用;待上述分离后的上层液 完全冷却后,置于500mL三口圆底烧瓶中,将烧瓶放在水浴锅中,温度控制在85℃,加入 20g偶氮氨基苯和引发剂,最后恒温控制在85℃下聚合5h;将上述反应后的聚合物进行造 粒、干燥、粉碎,得到最终粉状絮凝剂产品。准备2000mL废水(COD含量70000mg/L), 加入40mg/L的上述合成的絮凝剂,搅拌均匀后静置1h,然后取上层清液,依据GB11914- 89,用重铬酸钾法进行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然后小心取出絮体,用已恒重的烧杯盛装 絮体,称其质量,絮体回用,测得COD含量为5600mg/L,去除率达92%。
实例2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絮凝剂的制备,取16gAM固体于三角烧瓶中,加入30mL蒸馏水,然后 在三角烧瓶上搭冷凝管、电动搅拌器和温度计,加热至70℃。完成后,把13g十八烷基三 甲基氯化铵和25g硫酸镁注入到三角烧瓶中,开动电动搅拌器,恒温控制在80℃,反应3.5 小时后停止。反应完后静止冷却,用分液漏斗分离,取上层液待用;待上述分离后的上层液 完全冷却后,置于500mL三口圆底烧瓶中,将烧瓶放在水浴锅中,温度控制在90℃,加入 22g偶氮氨基苯和引发剂,最后恒温控制在90℃下聚合5.5h;将上述反应后的聚合物进行造 粒、干燥、粉碎,得到最终粉状絮凝剂产品。准备2000mL废水(COD含量75000mg/L), 加入50mg/L的上述合成的絮凝剂,搅拌均匀后静置1h,然后取上层清液,依据GB11914- 89,用重铬酸钾法进行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然后小心取出絮体,用已恒重的烧杯盛装 絮体,称其质量,絮体回用,测得COD含量为4500mg/L,去除率达94%。
实例3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絮凝剂的制备,取18gAM固体于三角烧瓶中,加入40mL蒸馏水,然后 在三角烧瓶上搭冷凝管、电动搅拌器和温度计,加热至75℃。完成后,把15g十八烷基三 甲基氯化铵和30g硫酸镁注入到三角烧瓶中,开动电动搅拌器,恒温控制在85℃,反应4 小时后停止。反应完后静止冷却,用分液漏斗分离,取上层液待用;待上述分离后的上层液 完全冷却后,置于500mL三口圆底烧瓶中,将烧瓶放在水浴锅中,温度控制在95℃,加入 25g偶氮氨基苯和引发剂,最后恒温控制在95℃下聚合6h;将上述反应后的聚合物进行造 粒、干燥、粉碎,得到最终粉状絮凝剂产品。准备2000mL废水(COD含量80000mg/L), 加入60mg/L的上述合成的絮凝剂,搅拌均匀后静置1h,然后取上层清液,依据GB11914- 89,用重铬酸钾法进行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然后小心取出絮体,用已恒重的烧杯盛装 絮体,称其质量,絮体回用,测得COD含量为3200mg/L,去除率达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