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低能耗中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9-5 21:58:5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1.08.29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32; C02F3/30

  摘要

  一种低能耗中水处理装置,由厌氧段、生物滤塔段,紫外线消毒仪顺序连接组成,其特征是:污水被化粪池污水泵提升到厌氧段上方流入、下方流出,经重力流管道流入生物滤塔的顶端,再经过生物滤料从下方流出后经过紫外线消毒仪杀菌后排出。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中水泵一次提升到厌氧段反应1~2小时后,流入生物滤塔段,再经过生物填料对污水进行处理后流入紫外线消毒仪,处理后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的标准排放或回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低能耗中水处理装置,由厌氧段、生物滤塔段,紫外线消毒仪顺序连接组成,其特征是:污水被化粪池污水泵提升到厌氧段上方流入、下方流出,经重力流管道流入生物滤塔的顶端,再经过生物滤料从下方流出后经过紫外线消毒仪杀菌后排出。

  说明书

  低能耗中水处理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水处理装置,特别适用于民用建筑和建筑小区使用后的各种污水处理,处理后中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的标准。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中水处理设备主要以生化处理为主体装置。大部分处理流程为原水经过格栅、调节池、生物处理、消毒最后排放。其运行费用中电费占运行费用的60~70%,主要电能消耗在污水多次提升,生物处理曝气和污泥回流等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中水处理过程中的多次提升、生物处理曝气、污泥回流等设备的能耗问题。本实用性专利提供一种中水处理装置。装置由厌氧段、生物滤塔段、紫外线消毒仪顺序连接组成,其特征是:污水被化粪池污水泵提升到厌氧段上方流入、下方流出,经重力流管道流入生物滤塔的顶端,再经过生物滤料从下方流出后经过紫外线消毒仪杀菌后排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中水处理设备采用厌氧+生物滤塔的工艺,对污水进行处理。

  污水从化粪池一次提升到低成本的厌氧段,对污水进行厌氧消化处理。去除水中部分有机物。厌氧段的停留时间为1~2小时,容积负荷为1~2kgBOD5/m3·d。

  污水经过厌氧段后通过重力流到生物滤塔段进行好氧微生物处理,污水流经好氧填料,与其表面附着的微生物膜接触,进行固、液交换,利用膜内微生物将水中的有机物氧化,使污水得到净化,同时,生物膜内微生物不断的繁殖。为了保持好氧性生物膜的活性,除了污水中的营养物质(有机物)外,还应创造一个良好的好氧条件,即须向生物膜供氧。水径流本设备会产生内外温差,使设备内部产生流动的气流,达到供氧的效果。无需其他能源的辅助。达到节能的效果。设备填料层厚度为2m,容积负荷为1.0~2.5kgBOD5/m3·d,表面负荷为15~35m3/m2·d。保证本段设备水力停留时间长,分解有机物量大,单位滤池面积处理能力强,占地面积少,同时污泥不需要回流。

  滤塔段流出的水通过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线灭菌器进行消毒,紫外线照射强度为1w/m2。最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的标准排放或回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中水处理运行中的能耗,减少占地面积。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