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10.27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IPC分类号C02F3/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配水布气系统及其配水布气砖,所述配水布气砖成形为矩形块体,所述配水布气砖具有顶壁以及连接于所述顶壁周侧的相对二第一侧壁及相对二第二侧壁,所述二第一侧壁及所述二第二侧壁共同界定形成所述配水布气砖的底部开口,所述配水布气砖自所述底部开口凹入形成气水混合腔;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上成形有齿部以及间隔形成于所述齿部之间的第一流通口,所述第二侧壁上成形有第二流通口,所述气水混合腔通过所述第一流通口及所述第二流通口与所述配水布气砖外部空间连通。通过配水布气砖的气水混合腔结构以及砖与砖之间的间隙以形成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反应池内形成面源配水布气,降低生物滤池发生堵塞保证出水水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配水布气砖,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水布气砖成形为矩形块体,所述配水布气砖具有顶壁以及连接于所述顶壁周侧的相对二第一侧壁及相对二第二侧壁,所述二第一侧壁及所述二第二侧壁共同界定形成所述配水布气砖的底部开口,所述配水布气砖自所述底部开口凹入形成气水混合腔;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上成形有齿部以及间隔形成于所述齿部之间的第一流通口,所述第二侧壁上成形有第二流通口,所述气水混合腔通过所述第一流通口及所述第二流通口与所述配水布气砖外部空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水布气砖,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水布气砖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定位卡扣;所述配水布气砖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二定位卡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水布气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卡扣包括低位卡块、高位卡块及隔开所述低位卡块及所述高位卡块的凹口,所述低位卡块及所述高位卡块相间排列地设于所述配水布气砖的第一侧壁上,所述低位卡块的高度位置低于所述高位卡块的高度位置,所述低位卡块与所述高位卡块之间的凹口宽度相等且大于所述低位卡块及所述高位卡块的宽度;
令所述配水布气砖的相对二第一侧壁上设有数量及宽度相同的凹口,且其中一第一侧壁上的高位卡块对应另一第一侧壁上的低位卡块设置,其中一第一侧壁上的低位卡块对应另一第一侧壁上的高位卡块设有低位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配水布气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定位卡扣包括二定位块,所述二定位块彼此错位但位于相同高度位置地设于所述配水布气砖的相对二第二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水布气砖,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水布气砖由中空的外壳及填充于所述外壳内部的混凝土块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水布气砖,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水布气砖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邻接的角部末端收缩形成角部缺口,所述气水混合腔通过所述第一流通口、所述第二流通口及所述角部缺口与所述配水布气砖外部空间连通。
7.一种污水处理用配水布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配水布气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配水布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反冲洗布气管,其中:
由配水布气砖矩阵排列形成所述系统中的砖层组成,所述砖层具有所述配水布气砖的第二侧壁相接构成相对二侧的层侧面;
所述反冲洗布气管具有布气主管以及与一布气主管连接的多根布气支管,所述布气主管与所述砖层设于所述系统的同一层并沿其中一所述层侧面设置,所述布气支管自所述布气主管朝向所述配水布气砖的第二流通口穿置于所述砖层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处理用配水布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气主管贯设于所述砖层内部,且所述布气主管靠近其末端处通过平衡支架固设于所述配水布气砖的配置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处理用配水布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还包括出水渠,所述出水渠设于所述反冲洗布气管出水渠的下层,所述出水渠与所述配水布气砖的气水混合腔连通。
说明书 [支持框选翻译]
污水处理用配水布气系统及其配水布气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污水处理用配水布气系统及其配水布气砖。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工艺主要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生物膜法中的生物滤池又分为厌氧生物滤池、缺氧生物滤池和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生物滤池法相比于活性污泥法具有处理水质好、抗冲击负荷强、占地小、运行费用省、维护管理简便等优势,应用比较广。
目前生物滤池底部配水布气方式采用的是传统的滤板、长柄滤头方式,属于点源配水布气,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容易发生堵塞,造成滤料之间产生板结,出现跑砂现象,从而影响处理效果,影响出水水质,所以传统的滤板、滤头配水布气形式主要应用在净水厂清水上;当应用于处理污水时,相当容易因不同污水的成份、性质复杂以及污水中老化的生物膜粘性比较大,造成发生堵塞、滤料板结等状况的机率大大增加,同时这也造成了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应用局限性的最主要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配水布气系统及其配水布气砖,通过所述配水布气砖的气水混合腔结构以及砖与砖之间的间隙以形成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反应池内形成面源配水布气,解决了现有生物滤池的点源配水布气所造成的技术问题,有效降低生物滤池发生堵塞,实现均匀反冲洗以保证出水水质,同时也扩大了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的应用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配水布气砖,包括:所述配水布气砖成形为矩形块体,所述配水布气砖具有顶壁以及连接于所述顶壁周侧的相对二第一侧壁及相对二第二侧壁,所述二第一侧壁及所述二第二侧壁共同界定形成所述配水布气砖的底部开口,所述配水布气砖自所述底部开口凹入形成气水混合腔;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上成形有齿部以及间隔形成于所述齿部之间的第一流通口,所述第二侧壁上成形有第二流通口,所述气水混合腔通过所述第一流通口及所述第二流通口与所述配水布气砖外部空间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配水布气砖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定位卡扣;所述配水布气砖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二定位卡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卡扣包括低位卡块、高位卡块及隔开所述低位卡块及所述高位卡块的凹口,所述低位卡块及所述高位卡块相间排列地设于所述配水布气砖的第一侧壁上,所述低位卡块的高度位置低于所述高位卡块的高度位置,所述低位卡块与所述高位卡块之间的凹口宽度相等且大于所述低位卡块及所述高位卡块的宽度;令所述配水布气砖的相对二第一侧壁上设有数量及宽度相同的凹口,且其中一第一侧壁上的高位卡块对应另一第一侧壁上的低位卡块设置,其中一第一侧壁上的低位卡块对应另一第一侧壁上的高位卡块设有低位卡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卡扣包括二定位块,所述二定位块彼此错位但位于相同高度位置地设于所述配水布气砖的相对二第二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配水布气砖由中空的外壳及填充于所述外壳内部的混凝土块构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配水布气砖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邻接的角部末端收缩形成角部缺口,所述气水混合腔通过所述第一流通口、所述第二流通口及所述角部缺口与所述配水布气砖外部空间连通。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配水布气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前述的配水布气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系统包括反冲洗布气管,其中:所述配水布气砖矩阵排列形成所述系统中的砖层,所述砖层具有所述配水布气砖的第二侧壁相接构成相对二侧的层侧面;所述反冲洗布气管具有布气主管以及与所述布气方管连接的多根布气支管,所述布气方管与所述砖层设于所述系统的同一层并沿其中一所述层侧面设置,所述布气支管自所述布气方管朝向所述配水布气砖的第二流通口穿置于所述砖层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布气方管贯设于所述砖层内部,且所述布气方管靠近其末端处通过平衡支架固设于所述配水布气砖的配置面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出水渠,所述出水渠设于所述反冲洗布气管出水渠的下层,所述出水渠与所述配水布气砖的气水混合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布气方式通过反冲洗布气管穿入配水布气砖的气水混合腔内,利用布气支管、气水混合腔和滤砖间隙实现面源布气,能有效保证配水布气均匀,无死角,实现避免水力短流和布气串流,又能提高气体在水中氧转移效率的技术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布气支管穿置于配水布气砖内部,避免布气支管直接与滤料接触,可以彻底避免池内老化脱落的生物膜堵塞布气管,从而避免造成反冲洗不均匀,滤料板结等带来的影响处理效果的根本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配水布气滤砖采用外壳模块化,内填混凝土的结构,既可以保证滤料及水压的承重,又耐磨损,长期使用无需更换,基本上做到免维护,同时安装模块化,减少安装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