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适于小城镇废水处理的快速启动型无动力生物强化人工湿地系统

发布时间:2018-10-25 14:58:1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1.01.21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小城镇生活污水、废水处理的快速启动型无动力生物强化人工湿地系统。所述人工湿地系统包括:1)沉沙池;2)悬浮型生物填料床,其底部铺有防渗膜,防渗膜上方铺卵石层,卵石层上方为悬浮型生物填料,上方铺设火山岩填料、陶粒填料及土壤的混合物;3)生物处理潜流湿地,所述生物处理潜流湿地的底层为防渗层,防渗层上铺设卵石层,卵石层上方铺设火山岩填料层,在该区域放置蚯蚓;4)表流湿地。该系统能有效缩短现有人工湿地的启动时间,提高启动阶段处理效率;解决潜流湿地的堵塞问题;降低水处理过程中的能耗;重视植物配置的景观效果以及土壤动物在水处理中的作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适于小城镇生活污水、废水处理的快速启动型无动力生物强化人工湿地 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系统依地势由高至低依次包括:

  1)沉沙池;

  2)悬浮型生物填料床,所述悬浮型生物填料床,底部铺设有防渗膜,防渗膜上 方铺设卵石层,卵石层上方放入悬浮型生物填料,填料直径5-8cm,填料层厚度30 -35cm,在悬浮型生物填料层上方铺设火山岩填料、陶粒填料及土壤的混合物;

  3)生物处理潜流湿地,所述生物处理潜流湿地的底层为防渗层,防渗层上铺设 卵石层,深5-10cm,卵石层上方铺设火山岩填料层,深30-40cm,火山岩层上方 为土壤层,深15-20cm,在该区域放置蚯蚓10-20万条,整个生物处理潜流湿地 深50-70cm;

  4)表流湿地,所述表流湿地包括浮水植物区、挺水植物区、沉水植物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处理潜流湿地 的火山岩填料层中添加有自来水厂的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添加量为每平方米湿地 50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物处理潜流湿 地部分种植挺水植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水植物区种植凤 眼莲;所述挺水植物区种植芦苇、水葱;所述沉水植物区种植狐尾藻、轮藻、小茨 藻。

  说明书

  一种适于小城镇生活污水、废水处理的快速启动型无动力生物强化人工湿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小城镇生活污水、废 水处理的快速启动型无动力生物强化人工湿地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该技术以其低 能耗、低投资、养护及管理简单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地表水体污染控制 等很多领域,同时人工湿地兼具景观效果,可以改善局部生态环境,适合居住小区、 小城镇及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但该技术仍然存在建成后启动慢,占地面积大,填 料容易堵塞等问题。

  目前,现有技术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的改进主要集中在填料的选择、工艺 流程的创新上,对于植物的作用、植物配置在景观效果及改善局部生态环境上的作 用经常忽视;并且对于土壤动物在水处理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较少。同时,现有人工 湿地由于建设规模、进水污染物浓度等原因,启动时间较长,启动阶段处理效果不 佳。此外,在我国广大农村目前已经做到污水集中收集的情况下,如何选择一种经 济高效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球形填料一般采用塑料注塑而成,其结构有多种。球形填料的特点是球体为空心, 可以允许气体、液体从其内部通过。由于球体结构的对称性,填料装填密度均匀, 不易产生空穴和架桥,所以气液分散性能好。球形填料常用于接触氧化工艺,与人 工湿地工艺相比,具有滤料间水流缓慢,水力冲刷力小;生物膜只能自行脱落,剩 余污泥不易排走,滞留在滤料之间易引起水质恶化,影响处理效果;曝气过程需要 耗能等缺点。

  活性污泥是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各种生物和金属氢氧化物等 无机物所形成的污泥状的絮凝物。有良好的吸附、絮凝、生物氧化和生物合成性能。 污水处理厂常利用活性污泥中各种微生物进行水处理,称为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 法是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统所组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快速启动型无动 力生物强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能有效缩短现有人工湿地的启动时间, 提高启动阶段处理效率;尽可能解决潜流湿地的运行一段时间之后的堵塞问题;降 低水处理过程中的能耗;重视植物配置的景观效果以及土壤动物在水处理中的作用, 改善局部生态环境;并且可以解决我国农村土地闲置和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后不经处 理随意排放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小城镇生活污水、废水处理的快速启动型 无动力生物强化人工湿地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适于小城镇生活污水、废水处理的快速启动型无动力生物强化人 工湿地系统依地势由高至低依次包括:

  1)沉沙池;

  2)悬浮型生物填料床,所述悬浮型生物填料床,底部铺设有防渗膜,防渗膜上 方铺设卵石层,卵石层上方放入悬浮型生物填料,填料直径5~8cm,填料层厚度 30~35cm,在悬浮型生物填料层上方铺设火山岩填料、陶粒填料及土壤的混合物;

  3)生物处理潜流湿地,所述生物处理潜流湿地的底层为防渗层,防渗层上铺设 卵石层,深5~10cm,卵石层上方铺设火山岩填料层,深30~40cm,火山岩层上方为 土壤层,深15~20cm,在该区域放置蚯蚓10~20万条,整个生物处理潜流湿地深 50~70cm;

  4)表流湿地,所述表流湿地包括浮水植物区、挺水植物区、沉水植物区。

  使用本发明的快速启动型生物强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步骤为:污水 先进入蓄水池(沉沙池)阶段,去除水中的杂质及悬浮物,再进入湿地处理单元。湿地 处理单元分三部分,前部为悬浮型生物填料床,中部为生物处理潜流湿地,后部为 三阶段表流湿地,三部分串联组成。整个湿地处理系统根据地势高差进行设计、施 工,使进水端高于出水端,全程无动力运行。

  前部悬浮型生物填料床长5~8m,宽1.5~2m,深40~50cm,底部铺设有防渗膜, 防渗膜上方铺设卵石层,厚度5~10cm;卵石层上方放入球形悬浮型生物填料,填料 直径5~8cm,填料层厚度30~35cm,球形悬浮生物填料可以为微生物繁殖提供附着 点,形成生物膜,生物膜是由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组成的膜状 生物群落,构成的食物链可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由于其具有轻便性 且粒径较大的特征,在该部分床体或整个湿地系统发生堵塞时便于挖出清洗,以最 简便快捷的方式有效解决湿地堵塞问题;在填料层上方铺设火山岩填料、陶粒填料 及土壤的混合物,厚5cm。火山岩和陶粒填料主要通过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磷; 此外,火山岩和陶粒填料具有多孔性结构,巨大的比表面积为生物膜提供了附着位 置,从而有效去除水体中有机物,并通过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除氮。

  污水经过前部悬浮型生物填料床单元后进入中部生物处理潜流湿地。中部生物 处理潜流湿地依据地势建设,使污水顺高差由高向低流动,所选填料为多孔性火山 岩填料及卵石,底层为防渗层,防渗层上铺设卵石层,深5~10cm;卵石层上方铺设 火山岩填料层,深30~40cm;火山岩层上方为土壤层,深15~20cm,在该区域放置 蚯蚓10~20万条;整个生物处理潜流湿地深50~70cm。在施工过程中,铺设完火山 岩填料层后,向其中添加自来水厂的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添加量与湿地面积相关, 约50L/m2,用以促进湿地启动阶段生物膜生长,缩短启动时间。在施工完成后在生 物强化潜流湿地部分种植芦苇、黄花鸢尾等挺水植物。污水经生物强化人工湿地部 分后进入表流湿地单元。表流湿地单元由前到后分为三部分:浮水植物区、挺水植 物区、沉水植物区。其中,浮水植物区主要种植凤眼莲(水葫芦),深20~30cm;挺水 植物区种植芦苇、水葱等高大水生植物,深20~30cm;沉水植物区选择种植狐尾藻、 轮藻、小茨藻等沉水植物,深10~20cm。在表流湿地中放置食蚊鱼50~100条,防止 夏季蚊虫滋生。

  在施工前对地势进行测量,依据地势高差设计湿地水流方向,可以减少日常运 行能耗。在施工时向填料添加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可以促进填料表面微生物生物 膜的生长,缩短湿地启动时间的同时提高启动阶段的污水处理效率。前部悬浮型生 物填料床中的球形悬浮生物填料可以为微生物繁殖提供附着点,同时由于其具有轻 便性且粒径较大的特征,在该部分床体或整个湿地系统发生堵塞时便于挖出清洗, 以最简便快捷的方式有效解决湿地堵塞问题。中部生物强化处理部分,利用土壤动 物蚯蚓以有机物为食的特点,主要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同时由于蚯蚓在土壤 及火山岩填料中的活动疏松土壤,提高了该部分潜流湿地的含氧量,利于填料表面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去除。此外排出的蚯蚓粪含有大量微生物,间接提高了其他污染 物的去除效率。表流湿地部分主要发挥植物的作用,利用凤眼莲强大的生长能力吸 收水中氮磷等污染物,同时根据水深分区,利用芦苇、水葱等挺水植物高大密集的 茎杆作为分区屏障,阻止凤眼莲的扩散,防止其作为入侵生物对当地其他生物及环 境的危害。沉水植物部分主要进行污水的深度处理。整个表流湿地单元植物搭配错 落有致,景观效果好。同时,潜流部分的食蚊鱼以蚊子幼虫孑孓为食,解决了表流 湿地夏季蚊虫滋生的问题,同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