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1.04.07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IPC分类号C02F9/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工艺中的废水净化装置,属分离设备领域。包括吸附罐、装料口、卸料口、废水进口、净水出口,其中,所述装料口与净水出口设置在所述吸附罐的顶部,所述卸料口和废水进口设置在所述吸附罐的底部,所述吸附罐的上部设置过滤阻隔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湿法脱硫工艺中,应用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废水净化更彻底,且成本低、节能、耗材少,同时,便于安装、操作、检修及调控,适用于燃煤、燃油、燃气、火力发电厂、冶金、化工、固废处理等多个行业。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工艺中的废水净化装置,包括吸附罐、装料口、卸料口、废水进口、 净水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口与净水出口设置在所述吸附罐的顶部,所述卸料口和废 水进口设置在所述吸附罐的底部,所述吸附罐的上部设置过滤阻隔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湿法脱硫工艺中的废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罐 的顶部设置排气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湿法脱硫工艺中的废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罐 的底部设置放空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湿法脱硫工艺中的废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罐 的下部设置检修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湿法脱硫工艺中的废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阻 隔装置包括丝网和置于所述丝网上方的瓷球。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湿法脱硫工艺中的废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 水进口及所述放空口的管口处分别设置滤网。
说明书
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工艺中的废水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工艺中的废水净化装置,属分离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燃煤、燃油、冶金、化工、固废处理等行业对其烟气中含硫污染物的处理主要采 用湿法进行,但在采用湿法脱硫工艺处理后所产生的废水中,往往富集重金属及氯离子,再 次经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仍遗留大量氯离子和重金属无法去除,若将这类水排掉,则造成 水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若将其回收利用,则会导致脱硫工艺系统中的 设备积垢、腐蚀,从而进一步影响后继的烟气处理效果。
现有技术中,实用新型专利ZL200520081410.X公开了一种湿法脱硫灰水再生设备,该 设备由四个相同的斜管沉淀和轻质滤料过滤反应器组合而成,每个反应器从下至上包括斜管 沉淀区、混合区、轻质滤料过滤区、清水区,清水区互相连通,清水区以下由两块隔板纵向 将其分割成四个相同斜管沉淀+轻质滤料过滤反应器,在清水区的中间前后布置有进、出水 槽,进水槽在下,出水槽在上。灰水进入进水槽后通过管路分别进入四个反应器中,清水区 的水流入出水槽后回用。该设备处理灰水效果较好,但结构相对复杂,耗材较多,同时,不 能将灰水中富集的粒子较小的氯离子及重金属等脱除,同样在清水中大量遗留,不可避免地 会在清水回收利用时对设备造成腐蚀,从而影响整个脱硫工艺的成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工艺中的 废水净化装置,实现重金属及氯离子的高效脱除,完善湿法脱硫工艺,有效避免造成资源浪 费、环境污染以及设备腐蚀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工艺中的废水净化装置,包 括吸附罐、装料口、卸料口、废水进口、净水出口,其中,所述装料口与净水出口设置在所 述吸附罐的顶部,所述卸料口和废水进口设置在所述吸附罐的底部,所述吸附罐的上部设置 过滤阻隔装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吸附罐的顶部设置排气口,以便在进水时,及时将吸附罐中的空气排 出,避免因吸附罐内的空气压力使进水受阻。
进一步地,在所述吸附罐的底部设置放空口,以便在装卸吸附剂、检修装置时,将吸附 罐内残留的废水排掉。
进一步地,在所述吸附罐的下部设置检修孔,以便工作人员进入吸附罐内检修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阻隔装置包括丝网和置于所述丝网上方的瓷球,其中,所述丝网能 够防止吸附剂随净化后的水流出而损失,所述瓷球能够帮助丝网抵抗水流冲力以及吸附剂的 撞击,从而使丝网更加稳固。
进一步地,在所述废水进口及放空口的管口处分别设置滤网,能够防止吸附罐内吸附剂 流失或进入废水管道造成管道堵塞。
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湿法脱硫工艺系统的废水处理装置之后,通过泵与废水处理装置相 连接,作为废水处理的后续阶段。通过装料口将吸附剂装进吸附罐。进行废水处理时,将排 气口、废水进口打开,使废水自吸附罐底部进入,待废水与吸附罐中的吸附剂充分接触净化 后,打开净水出口,排放经吸附已除去氯离子及重金属的水,再依据工业需要进行下一步的 分配和利用。
当吸附剂的吸附能力达到饱和或者经处理的水质超过相应规定标准时,打开放空口将吸 附罐内残留的废水排出,然后打开卸料口,将吸附剂排净,再重新填装。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根据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不同,填充不同类型的吸附剂,以便获 取所需水质的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结构,下进上出的设置,使废水能够与吸附剂充分接触,净化更彻 底;
2、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便于安装、操作及检修,能够根据需要自行调控, 且成本低、节能、耗材少,适于燃煤、燃油、燃气、火力发电厂、冶金、化工、固废处理等 行业的废水处理系统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