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9.06.01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IPC分类号C02F3/32; 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能有效解决富营养化问题的组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一种组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入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入水管道与预处理池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处理池通过管道与潜流人工湿地床连接,潜流人工湿地床另一端通过水管与缓冲池相连,所述的缓冲池与出水管之间设置有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床。本实用新型具有处理高负荷污水能力强、各种形态N、P能够同时有效去除、水流均衡、处理效率高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组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入水管道(1)和出水管道(2), 入水管道与预处理池(3)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处理池通过管道与 潜流人工湿地床(4)连接,潜流人工湿地床包括了双向进水管(8)和 双向出水管(9),所述的双向进水管和双向出水管交叉分布,所述的出 水管与进水管之间设置有污水处理介质(10);潜流人工湿地床另一端通 过水管(11)与缓冲池(12)相连,所述的缓冲池与出水管道之间没置 有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床(6),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床包括布水管(14) 和集水管(15),所述的布水管和集水管之间设置有介质(16),复合垂 直流人工湿地床中部设置有分隔墙(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潜流人工湿地床内设置有控制水位的调节螺纹管(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组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入水管道、出水管道、预处理池、潜流人工湿地床、缓冲池、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床相互之间均设置有阀门(17)。
说明书
组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能有效解决 富营养化问题的组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绝人部分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均采用传统的二级活性污泥法 处理工艺。其中,很多污水处理厂出水只能达到国家I级B类标准,需要 改造工艺提高处理能力。若采用传统工艺改造,则工程投资高、能耗大、 运转管理要求高且易产生二次污染,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作为一种新型生态污水处理技术,人工湿地具有建设周期短、投资低、 能耗低、去除COD及富营养物质效率高的特点。其作用原理为当污水通过 人工湿地系统时,通过沉淀、吸附、过滤、分解、固定、离子交换、络合 反应、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植物对营养元素的摄取和吸收、根际微生物的 分解作用、生命代谢活动的转化和细菌、真菌的异化作用等,降低水体中N、 P等营养元索及有机物等的含量。
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尾水主要富含N、P和COD,人工湿地技术 在处理这些污染物方而具有优势。但是,目前人工湿地还存在处理高负荷 污水能力差,各科形态N、P不能同时有效去除等不足,如厌氧环境有利 于硝态氮的去除,而有氧环境则适合氨态氮的去除。同时,普通潜流人工 湿地闪为入水口显著高于于出水口,长期使用会使水流不均衡,出水口端 水面极低,介质缺水,从而导致处理效率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盆要是针刘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处理高负荷污水能力差、各 种形态N、P不能同时有效去除、水流不均衡、处理效率低等的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处理高负荷污水能力强、各种形态N、P能够间时有效去除、水流 均衡、处理效率高的组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 种组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入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入水管道与预 处理池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处理池通过管道与潜流人工湿地床连接, 潜流人工湿地床包括了双向进水管和双向出水管,所述的双向进水管和双 向出水管交叉分布,所述的出水管与进水管之间设置有污水处理介质;潜 流人工湿地床另一端通过水管与缓冲池相连,所述的缓冲池与出水管道之 间没置有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床,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床包括布水管和集 水管,所述的布水管和集水管之间设置有介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床中 部设置有分隔墙。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不达标的 问题,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针对性地提供了一套新型结构的人工湿地技 术,通过不同处理单元分别去除P、硝态氮、氨态氮,从而提高水质。同时 针对不同水质类型及地区气候差异,我们优化了人工湿地中植物的配置方 案,并月根据季节差异动态配置植物区块,该设施既能提高污水处理厂尾 水水质,又能节约资源美化环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套通过多单元组合 而成的完整的尾水处理人工湿地工艺,具体步骤如下:该人工湿地包括入 水管道、预处埋池、处理装置、床体、填料、出水管道以及集水池,氮特 别是硝态氮的去除一直以来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双向 潜流人工湿地床是在厌氧环境下工作的,由于水力惰性原理,如果潜流 人工湿地床长期单方向流动,则会形成自一端入水口至另一端出水口的水 流通路,近出水口端的水面接近床底,造成上面的基质缺水,影响植物及 微生物生长,从而影响水处理效果,所以,我们发明双向水流的潜流人工 湿地处理床,该处理床有两套水流控制系统,每套系统分别有一个入水管 和一个出水管,两套系统水流方向相反,交替打开其中一套,可阶段性的 调整水流方向,这样周而复始,可充分利用潜流人工湿地床。复合垂直流 人工湿地床是在好氧环境下工作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床包含两个处理 单元,分别是下行池和上行池,下行池的表面设有布水管,基本覆盖整个 下行池,布水管上设有小孔,经缓冲池而来的污水在这里流出,通过自身 重力向下流。在两个处理单元之间设分隔墙,阻止水流,但是分隔墙底部 不完全密封,有若干孔隙,从而连通两个处理单元。向下流的污水通过孔 隙进入上行池,通过水的压强向上流动,并到达集水管向外流出。注意布 水管要略高于介质表面,而集水管要与介质表面持平或略低于介质表面。 这样水的压强才会使水流到达集水管。
作为优选,所述的潜流人工湿地床内设置有控制水位的调节螺纹管。 可通过调节螺纹管来控制潜流人工湿地床内的水位,结构合理、操作简便、 控制效果理想。
作为优选,所述的入水管道、出水管道、预处理池、潜流人工湿地床、 缓冲池、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床相互之间均设置有阀门。各个单元之间安 装阀门是用于控制水量及水力停留时间。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处理高负荷污水能力强、各种形态N、P能够同 时有效去除、水流均衡、处理效率高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