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7.11.19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IPC分类号C22B3/06; C22B3/22; C22B3/42; C22B23/00; C22B34/32
摘要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环保行业的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具体是指一种在不锈钢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中的镍、铬回收利用的方法。本发明是把污泥中的镍、铬通过盐的方式与其它钙、铁等不同离子有效分离,通过设置多个反应池,在每个反应池中加入一定量的酸或碱,控制pH值,根据无机化合物的不同溶解度来有效分离各物质,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提高重金属的利用率,把第二个反应池中出来的滤饼再进行循环回收利用。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有效解决不锈钢生产企业的污染问题,而且通过回收镍、铬盐,由于镍、铬盐本身的市场价值,完全可以把治理污染所支出的费用回收,最终都会有赢利。本工艺方式简单,工业原料普遍,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不锈钢污泥中镍铬回收方法,其特征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
(1)把不锈钢废水产生的污泥送到第一个反应池,往反应池中加入浓硫酸或氢氟酸,调节 PH至1.5~3.5,进行充分反应;
(2)反应后,进行过滤,把滤饼排出,进行综合处理,把清液送到第二个反应池;
(3)往第二个反应池中加入烧碱或纯碱,调节PH至4.5~6.0,进行充分反应;
(4)把第二个反应池中的滤料进行过滤,清液进入镍铬回收装置,滤饼重新回到第一个反应 池的进口,与新加入的污泥一起进入第一个反应池进行循环回收;
(5)将清液通过镍铬回收装置,分别可得镍盐、铬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入酸后,调节PH至2.0~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调节PH至2.3~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往第二个反应池中加入碱,调节PH 至4.8~5.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往第二个反应池中调节PH至4.9~5.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液在镍铬回收装置中通过离子交换 装置进行过饱和层析离子交换。
说明书
不锈钢污泥中镍铬回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环保行业的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具体是指一种在不锈钢废水处理过程中 产生的污泥中的镍、铬回收利用的方法。
技术背景
镍、铬等重金属对自然界有严重的危害,对人及生物都具有严重的毒害,在外界环境的 作用下有可能转化为毒性更强的化合物,通过食物链等方式,这种重金属会进入人体,造成 不同程度的中毒现象,最终危害人体健康。重金属在水体中不能降解,容易形成沉淀并积聚 在排水口附近的底泥中,成为厂区附近长期的次生污染源而危害子孙后代。因此减少废水中 有害重金属元素排放总量是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不锈钢的生产与需求量不断增加,而目前普遍使 用的不锈钢的生产工艺决定了其污染的严重性,产生大量的重金属污泥,如不及时、有效地 处理,则会严重危害自然及人类的长期生存。环境污染已成为我国严重问题,一些污染将长 期影响我国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把不锈钢污水厂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含重金属的 污泥进行处理,以杜绝对环境的污染。
在传统的环保处理过程中,即使能把废水厂所生产的污染物处理干净,但同时将付出巨 大的经济代价或产生二次污染,最终还是不能有效把环境问题得到治理。针对这样的现状, 发明人在多次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方法,有效处理工厂 的污染环境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回收方法,可以有效把不锈钢废水厂所产 生的重金属回收利用。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不锈钢污泥中镍铬回收方法,其特征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
(1)把不锈钢废水产生的污泥送到第一个反应池,往反应池中加入酸,调节PH至1.5~3.5, 进行充分反应;
(2)反应后,进行过滤,把滤饼排出,进行综合处理,把清液送到第二个反应池;
(3)往第二个反应池中加入碱,调节PH至4.5~6.0,进行充分反应;
(4)把第二个反应池中的滤料进行过滤,清液进入镍铬回收装置,滤饼重新回到第一个 反应池的进口,与新加入的污泥一起进入第一个反应池进行循环回收;
(5)将清液通过镍铬回收装置,分别可得镍盐、铬盐。
一般情况下,不锈钢生产企业所排出的污泥的重金属成份较为固定的,主要是铁、镍、 铬,这也是由于不锈钢生产企业的工艺所决定的。当然,其中的成份含量虽会有一定的变化, 但还是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含量的。所以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对于不锈钢生产企业所产生的污 泥中含铁、镍、铬的量不再重点陈述。
在本发明中,往反应池中加入污泥,除了两种重金属镍、铬外,还有一些主要的金属物 质,钙的含量相对较多,为了能有效回收重金属镍、铬,本发明中必须把钙、铁从重金属镍、 铬中分离出来,尤其是在后面把镍、铬以盐的形式析出是更需要把钙、铁予以去除。所以本 发明从整个设计流程来看,基本是围绕着如何不造成二次污染,同时能有效分离出有用的重 金属的原理出发的。
在第一个反应中,把污泥加入并把酸加入进去,其中的酸含硫酸或氢氟酸根离子可以有 效把钙离子、铁离子析出,同时通过酸,把PH值进行调节,使钙离子、铁离子在硫酸根离 子的作用下尽可能多的析出。在这个工艺步骤中,主要是把钙离子完全析出,同时去除大部 分的铁离子,确保所需的重金属镍、铬不会析出。通过对硫酸钙、硫酸铁的溶解度,基本可 以确定一定的硫酸量及PH的调节范围,实现上述目的。上述第一个反应池中的PH1.5~4.0 可以基本达到设计目的。钙离子基本完全析出,而铁离子大部析出。
为了进一步把铁离子与镍、铬相分离,必须采取第二次反应及沉降析出。也就是在第二 个反应池中,通过加入碱,调节PH,使铁及部分铬离子所形式的盐进一步析出,而镍、部分 铬仍保持离子态。此时调节PH4.5~6.0也是根据各种不同盐的化学特性、工艺要求来决定的。
为了更好实现环保,在第二次反应后,把沉降所得的过滤固料再回到第一个反应池的进 口。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把过滤固料中可能存在的镍、铬再回收,同时也可以把铁进 一步分离,否则仍可能是一种环境的污染源。
最后的步骤是把离子态的镍、铬通过离子交换过饱和层析原理析出。
作为优选,上述的回收方法,所述的加入酸为浓硫酸、氢氟酸,调节PH至2.0~3.0。用浓硫 酸,一是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其可行性,二是浓硫酸与污泥的反应会更强烈、反应会进行更 彻底,尤其是当浓硫酸与清水一起加入到污泥时,反应的效果会更佳。所以根据污泥料的水 份含量状态,可以适当加入一定的水量,确保镍、铬的离子态存在,同时加强反应程度。作 为更佳选择,所述的加入酸后,调节PH至2.3~2.6。这个PH值,更多的是发明人通过大量 的实验所得出的数据,具有更佳经济效果。当然,不同的污泥成份,最终确定的PH值会有 所差异,但基本是围绕PH 2.5周围进行较好。
作为优选,上述的回收方法,所述的往第二个反应池中加入烧碱、纯碱,调节PH至 4.8~5.6。烧碱、纯碱都含有钙离子,这样对于整个工艺中不会引入太多的杂质离子,否则, 最后想纯化镍、铬盐或提纯镍、铬盐,会引起二次、三次的离子分离过程,增加工艺、增加 经济负担。所以一般选择上述两种,最常用的还是烧碱,可以说是最佳的选择。作为更佳选 择,在选择PH值时,一般会调节PH至4.9~5.3。
作为优选,上述的回收方法,所述的清液在镍铬回收装置中通过离子交换装置进行过饱 和层析离子交换,分别回收镍盐、铬盐。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有效解决不锈钢生产企业的污染问题,而且 通过回收镍、铬盐,由于镍、铬盐本身的市场价值,完全可以把治理污染所支出的费用回收, 最终都会有赢利。本工艺方式简单,工业原料普遍,适合广泛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