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造气与锅炉冲灰冲渣废水净化回用及污泥干化技术

发布时间:2018-12-11 13:25:3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07.11.16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IPC分类号C02F9/00; C02F11/12; C02F1/52; C02F1/66

  摘要

  一种造气与锅炉冲灰冲渣废水净化回用及污泥干化装置,属于废水净化回用及污泥干化设备,总进水渠(1)通过装有闸板(3)的配水支渠(2)与沉灰干化池(4)相连,调节池(32)由提升泵(27)通过出水管和净水器进水管(44)与净水器(42)连接,净水器上方的集水槽(47)通过净水器出水管(59)与冷却塔(64)相连,冷却塔由冷却塔出水管(65)与清水池(66)连接;在沉灰干化池(4)底部装有吸滤系统(8)和石英沙(7),上面装有循环泵(10)、水力抽升机(18)和龙门吊车(99);在调节池、净水器、清水池上设有石灰投加系统、PAC贮药箱、PAM投药箱和碱溶解投加箱以及PH在线监测仪和液位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可以使造气与锅炉冲灰冲渣废水处理达标回用零排放,不污染环境,运行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造气与锅炉冲灰冲渣废水净化回用及污泥干化装置,由水处理 系统、污泥干化系统、投药系统和碱投加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水处理 系统,总进水渠(1)与配水支渠(2)相连,闸板(3)安装在配水支渠(2) 上,配水支渠(2)又与沉灰干化池(4)相连,沉灰干化池(4)与调节池 (32)之间有隔墙(25)隔开,调节池(32)中的提升泵(27)通过提升 泵出水管(26)、电控阀门(29)、管道混合器(28)、闸阀(30)和净水器 进水管(44)与净水器(42)连接,净水器(42)上方的积水槽(47)经 净水器出水管(59)和冷却塔进水阀(61)与冷却塔(64)连接,冷却塔 (64)由冷却塔出水管(65)与清水池(66)连接,清水池(66)由回用 泵(70)通过回用泵出水管(69)连接用户;

  污泥干化系统,在沉灰干化池底板(9)上装有吸滤系统(8),并出池 外与水力抽升机(18)的射流装置(19)相连,在吸滤系统(8)上填有石 英砂(7),循环泵(10)的循环泵吸水管(12)与水力抽升机(18)的底 部相连接,循环泵出水管(17)与水力抽升机(18)顶部的射流装置(19) 相连,水力抽升机排水管(14)分别与水力抽升机(18)和调节池(32) 相连,压力清水管(16)通过电控阀门(11)(20)分别与循环泵吸水管(12) 和抽气三通(23)相连,抽气三通(23)通过抽气管(22)与虹吸管(24) 相连,龙门吊车(99)安装在沉灰干化池(4)的墙顶上;

  投药系统,石灰投加系统的空气压缩机(77)通过电控阀和止回阀(78) 及溶灰池供风管(79)与石灰溶灰池(80)连接,通过电控阀和止回阀及 贮液池进风管(84)与石灰贮液池(85)相连,石灰溶灰池(80)通过虹 吸管(81)和电控阀门及闸阀(82)与石灰贮液池(85)相连,石灰贮液 池通过石灰泵(86)、调节阀(87)和石灰液投加管(88)与调节池(32) 连接;搅拌机(89)安装在PAC溶药箱(91)上,在PAC溶药箱(91)下 面是PAC贮药箱(92)并由电控旁通阀(104)连接,PAC贮药箱(92) 通过PAC计量投加泵(94)、阀门(95)和PAC投加管(96)与管道混合 器(28)连接;PAM投药箱(97)通过PAM计量投加泵(98)与净水器 进水管(44)连接;碱投加系统,碱溶解投加箱(72)上安装搅拌机(71), 通过计量泵(74)、阀门(75)和碱投加管(76)经冷却塔出水管(65)与 清水池(66)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气与锅炉冲灰冲渣废水净化回用及污泥干 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净水器(42)安装在净水器基础(33)的净水器底 板(34)上,第一反应室(36)焊接在净水器底板(34)上的中央部位, 第二反应室(41)下部安装在第一反应室(36)上,上部安装在净水器壳 体内,第一反应室(36)周围是泥斗(43),中央输泥斗(54)安装在第二 反应室(41)上方中央,通过输泥管(55)与泥斗(43)连通,斜管托架 (52)安装在中央输泥斗(54)上方,并与净水器壳体焊接,其上铺有斜 管(53),反洗排水管(50)安装在斜管(53)上方,并通出体外与排泥总 管(37)连接,其上装有压力传感器(60)、闸阀(62)和电控阀(63), 滤板(49)安装在反洗排水管(50)上方,滤板上装有滤头(48),下面装 有轻质滤料(51),滤板(49)的上方是清水籍(45),集水多孔管(46) 安装在净水器(42)顶部与四周的集水槽(47)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气与锅炉冲灰冲渣废水净化回用及污泥干 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调节池(32)上装有PH在线监测仪(21)和液位 传感器(31),在清水池(66)上装有PH在线监测仪(67)和液位传感器 (68),在石灰贮液池(85)上装有液位传感器(83),在PAC贮药箱(92) 上装有液位传感器(90),在PAM投药箱(97)上装有液位传感器(105), 在碱溶解投加箱(72)上装有液位传感器(73)。

  说明书

  造气与锅炉冲灰冲渣废水净化回用及污泥干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净化回用及污泥干化设备,特别是一种 造气与锅炉冲灰冲渣废水净化回用及污泥干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造气与锅炉冲灰冲渣废水处理技术有三种形 式:1.自然沉淀法:这种处理工艺的净水设备是沉淀池。一般用平流沉淀池, 停留时间2~3小时,流速较高,不加混凝剂。也有将其分格成迷宫式沉淀 池。其优点是处理工艺简单。其缺点是出水浊度高,运出灰渣含水率高,在 运输中由于振动而废水下流,污染了路面与环境。迷宫式捞渣困难,大多运 行不好。由于出水浊度高,在回用时形成与碳酸盐水垢的结合体泥垢,造成 系统结垢堵塞与损坏。

  2.二级处理法:在予沉池后加二沉池,使出水浊度降到30mg/L回用。 必要时可在予沉池投加石灰,在沉淀池出口投碱液,在回用泵前投加阻垢剂, 降低硬度和防止结垢。

  本处理法的优点是出水水质较好,一般对回用水系统结垢较少。

  本处理法的缺点有三:

  1)设备大多为分列式钢筋砼结构,占地面积大,施工周期长。

  2)污泥干化要加大量的混凝剂,要有专用干化设备。

  3)同前法一样,予沉池灰渣含水率高,运输中污染环境。

  3.深度处理法;

  当要求出水浊度<10mg/L,回用于较高级冷却水等时,在二级处理后加过滤 池。必要时阻垢措施同二级处理法。深度处理的优缺点与二级处理相同,快 滤池需要反冲洗设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气与锅炉冲灰冲渣废水净 化回用及污泥干化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使造气废水或锅炉冲灰冲渣废水处 理达标回用,达到施工周期短、运行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减少误操作、 减轻体力劳动强度、污水处理回用零排放、卫生安全运行和不污染环境的目 的。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由水处理系统、污泥干化系统、投药系统和碱投加 系统组成,水处理系统,总进水渠1与配水支渠2相连,闸板3安装在配水 支渠2上,配水支渠2又与沉灰干化池4相连,沉灰干化池4与调节池32 之间有隔墙25隔开,调节池32中的提升泵27通过提升泵出水管26、电控 阀门29、管道混合器28、闸阀30和净水器进水管44与净水器42连接,净 水器42的积水槽47经净化器出水管59和冷却塔进水阀61与冷却塔64连 接,冷却塔64由冷却塔出水管65与清水池66连接,清水池66由回用泵70 通过回用泵出水管69连接用户;

  污泥干化系统,在沉灰干化池底板9上装有吸滤系统8,并出池外与水 力抽升机18的射流装置19相连,在吸滤系统8上填有石英砂7,循环泵10 的循环泵吸水管12与水力抽升机18的底部相连接,循环泵出水管17与水 力抽升机18顶部的射流装置19相连,水力抽升机排水管14分别与水力抽 升机18和调节池32相连,压力清水管16通过电控阀门11、20分别与循环 泵吸水管12和抽气三通23相连,抽气三通23通过抽气管22与虹吸管24 相连,龙门吊车99安装在沉灰干化池4的墙顶上;

  投药系统,石灰投加系统的空气压缩机77通过电控阀和止回阀78及溶 灰池供风管79与石灰溶灰池80连接,通过电控阀和止回阀及贮液池进风管 84与石灰贮液池85相连,石灰溶灰池80通过虹吸管81和电控阀门及闸阀 82与石灰贮液池85相连,石灰贮液池通过石灰泵86、调节阀87和石灰液 投加管88与调节池32连接;搅拌机89安装在PAC溶药箱91上,在PAC 溶药箱91下面是PAC贮药箱92并由电控旁通阀104连接,PAC贮药箱92 通过PAC计量投加泵94、阀门95和PAC投加管96与管道混合器28连接; PAM投药箱97通过PAM计量投加泵98与净水器进水管44连接;碱投加 系统,碱溶解投加箱72上安装搅拌机71,通过计量泵74、阀门75和碱投 加管76经冷却塔出水管65与清水池66相连。

  净水器42安装在净水器基础33的净水器底板34上,第一反应室36焊 接在净水器底板34上的中央部位,第二反应室41下部安装在第一反应室36 上,上部安装在净水器壳体内,第一反应室36周围是泥斗43,中央输泥斗 54安装在第二反应室41上方中央,通过输泥管55与泥斗43连通,斜管托 架52安装在中央输泥斗54上方,并与净水器壳体焊接,其上铺有斜管53, 反洗排水管50安装在斜管53上方,并通出体外与排泥总管37连接,其上 装有压力传感器60、闸阀62和电控阀63,滤板49安装在反洗排水管50上 方,滤板上装有滤头48,下面装有轻质滤料51,滤板49的上方是清水箱45, 集水多孔管46安装在净水器42顶部与四周的集水槽47相通。

  在调节池32上装有PH在线监测仪21和液位传感器31,在清水池66 上装有PH在线监测仪67和液位传感器68,在石灰贮液池85上装有液位传 感器83,在PAC贮药箱92上装有液位传感器90,在PAM投药箱97上装 有液位传感器105,在碱溶解投加箱72上装有液位传感器73。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涉及造气废水及锅炉冲灰冲渣废水处理回 用、污泥干化成套处理装置,它是一种电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具有不用混凝 剂的平流予沉淀和真空吸滤干化沉淀,予沉淀水在混凝反应、悬浮澄清、斜 管沉淀、过滤回用和利用化学法调整PH值,去除硬度和硫化物,物理与化 学相结合的,一种做到站内废水零排放的无二次污染,处理效率高的新型处 理装置。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