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硅藻土物化与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12-15 11:45:4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06.07.21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IPC分类号C02F3/02; C02F1/52; C02F1/28; C02F3/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藻土物化与曝气生物滤池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污水处理方法,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格依次连接的栅井、集水井、硅藻土池、曝气生物滤池和清水池,硅藻土池还和污泥处理装置连通,集水井容积大小为小时处理水量的0.5~4倍;污水处理方法如下:污水流入格栅井去除水中漂浮物和悬浮物,再进入集水井和硅藻土处理剂混合后进入硅藻土池中;在硅藻土池进行反应、沉淀,分离后的污水进入曝气生物滤池;通过过滤和微生物氧化,最后进入清水区,然后经出水槽排出入清水池。本发明处理负荷高、停留时间短、设施容积小、工艺流程短、处理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硅藻土物化与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格栅井、 集水井、硅藻土池、曝气生物滤池、清水池和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 为栅井、集水井、硅藻土池、曝气生物滤池和清水池依次连接,硅藻 土池还与污泥处理装置连通,集水井按污水性质其容积大小为小时处 理水量的0.5~4倍;硅藻土池的中部为反应区,下部为集泥区上部 为集水区,四周为澄清区;曝气生物滤池底部的支撑柱上设有整体滤 板,滤板上安装有滤头,滤板下部为配水室,滤板上方为承托层,承 托层上方为填料区,填料区为粒径3~5mm的硅藻精土滤料,填料区 上方为清水区,曝气生物滤池上部侧面清水区位置设有出水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藻土物化与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 系统,其特征为所述的曝气生物滤池为两个串联,曝气装置采用双孔 调压曝气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藻土物化与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 理系统,其特征为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配水室高1.5米,滤板厚20 厘米,每平方36个均匀布置滤头,滤板上安装曝气系统,填料区填 料高度一般为2.5~3米,清水区1米。

  4.一种硅藻土物化与曝气生物滤池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a.污水流入格栅井以拦截和去除水中漂浮物和悬浮物,再经管 道进入集水井;

  b.污水在集水井和硅藻土处理剂混合再由提升泵经输送管道进 入硅藻土池中;

  c.在硅藻土池的进水反应区,由于水力作用,污水中污染物与硅 藻土处理剂反复接触,硅藻土利用吸附、絮凝、胶体过滤等作用将污 水中污染物大部分吸附在硅藻土上或周围,在澄清区,含有污物的硅 藻土沉淀入集污区,通过排泥系统输送到污泥处理装置,清水上升进 入集水区,由排水系统进入曝气生物滤池;

  d.污水首先进入曝气生物滤池的配水室内,均匀布水后由镶在 滤板上的滤头向上进入承托层和填料区,污水由下向上经硅藻土填料 时,通过过滤和微生物氧化,水中污染物被填料表面附着的微生物膜 分解,转化成营养物质促进微生物生长,处理过的污水最后进入清水 区,然后经出水槽排出入清水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藻土物化与曝气生物滤池的污水处 理方法,其特征为当附着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变厚到一定程度时,通过 反冲洗使生物膜脱落,脱落的生物膜和污水由反冲排水系统排回集水 井,最终进入硅藻土处理池沉淀分离。

  说明书

  硅藻土物化与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硅藻土物化与曝气生 物滤池的污水处理。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的工艺为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 法、SBR法、AB法等。常用的延时曝气的SBR工艺是一种低负荷工 艺,相应的投资和处理中的能耗比都很高,从节约能源和资金方面来 说不适合推广。其他的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 占地面积大、处理负荷低、短停留时间长、处理效果差等。根据我国 国情和发展状况需要一种处理负荷高、停留时间短、设施容积小、工 艺流程短、处理效果好的水处理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为提供一种处理负荷高、停留时间短、设施容 积小、工艺流程短、处理效果好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污水处理工艺。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硅藻土物化与曝气生物滤池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格栅井、 集水井、硅藻土池、曝气生物滤池、清水池和污泥处理装置,其中栅 井、集水井、硅藻土池、曝气生物滤池和清水池依次连接,硅藻土池 还与污泥处理装置连通,集水井按污水性质其容积大小为小时处理水 量的0.5~4倍;硅藻土池的中部为反应区,下部为集泥区上部为集 水区,四周为澄清区;曝气生物滤池底部的支撑柱上设有整体滤板, 滤板上安装有滤头,滤板下部为配水室,滤板上方为承托层,承托层 上方为填料区,填料区为粒径3~5mm的硅藻精土滤料,填料区上方 为清水区,曝气生物滤池上部侧面清水区位置设有出水槽。

  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配水室高1.5米,滤板厚20厘米,每平方 36个均匀布置滤头,滤板上安装曝气系统,填料区填料高度一般为 2.5~3米,清水区1米。

  曝气装置采用双孔调压曝气器。

  所述的曝气生物滤池为两个串联。

  一种硅藻土物化与曝气生物滤池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a.污水流入格栅井以拦截和去除水中漂浮物和悬浮物,再经管 道进入集水井;

  b.污水在集水井和硅藻土处理剂混合再由提升泵经输送管道进 入硅藻土池中;

  c.在硅藻土池的进水反应区,由于水力作用,污水中污染物与硅 藻土处理剂反复接触,硅藻土利用吸附、絮凝、胶体过滤等作用将污 水中污染物大部分吸附在硅藻土上或周围,在澄清区,含有污物的硅 藻土沉淀入集污区,通过排泥系统输送到污泥处理装置,清水上升进 入集水区,由排水系统进入曝气生物滤池;

  d.污水首先进入曝气生物滤池的配水室内,均匀布水后由镶在 滤板上的滤头向上进入承托层和填料区,污水由下向上经硅藻土填料 时,通过过滤和微生物氧化,水中污染物被填料表面附着的微生物膜 分解,转化成营养物质促进微生物生长,处理过的污水最后进入清水 区,然后经出水槽排出入清水池。

  在上述方法中,当附着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变厚到一定程度时,通 过反冲洗使生物膜脱落,脱落的生物膜和污水由反冲排水系统排回集 水井,最终进入硅藻土处理池沉淀分离。

  硅藻土处理剂是由提纯后的硅藻土矿与常规水处理剂复配制得。 硅藻土是由单细胞硅藻植物经过1至2万年的堆积形成的非金属矿, 化学成份是非晶体SiO2,性质稳定。提纯的硅藻土堆密度仅有0.3~ 0.5g/cm3,孔隙率可达80~90%;单个硅藻粒径为25微米,数量为2~ 2.5亿个/g,孔体积为0.6~0.8cm3/g,孔隙直径为纳米级,比表面积 为60m2/g,能吸收其本身重量1.5~4倍的水,吸附比自身重2倍以 上的污染物。硅藻土处理剂按不同水质由硅藻土和常规水处理剂现场 配制,采用湿法加药,加药量30~70mg/L。

  本发明是硅藻土物化与改进型曝气生物滤池的水处理工艺,是以 硅藻精土处理污水的方法为基础,进行深化改进和应用。硅藻土物化 是在传统的物化处理池中加入硅藻土与聚合氯化铝配制的水处理剂, 进行反应、沉淀和分离。硅藻土非金属矿,它化学成份为非晶体二氧 化硅(SiO2),性质稳定。配制后的硅藻土处理剂加入污水中,具有吸 附、混凝、交联、过滤等多重作用,在物化池中能以极少的加药量达 到较高的污染物去除率。

  曝气生物滤池是较新的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之一,本技术对传统 曝气生物滤作了以下方式改进:硅藻土滤料替代传统的陶瓷滤料;整 体现浇滤板代替传统的预制拼装滤板;依水质特点特制布水滤头;改 进后的曝气生物池,装填一定量粒径3~5mm的硅藻精土滤料,池内 部曝气,生物膜附着在滤料表面,污水流经时利用滤料的高比表面积 附着的生物膜的降解能力对污水进行快速净化。同时,因污水流经时, 滤料呈压实状态,利用滤料粒径较小的特点及生物膜的生物絮凝和吸 附作用,截留污水中的悬浮物。硅藻土物化与改进型曝气生物滤池的 方法,能达到处理负荷高、停留时间短、设施容积小、工艺流程短、 处理效果好。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