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6.04.21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IPC分类号F04D29/4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排出槽的污水泵叶轮间隙调整机构。其克服了现有间隙调整机构的不足,可充分保证污水泵运行效率同时提高其通过性能。其采用螺栓顶动间隙调整板的方式来调整叶轮叶片和间隙调整板之间的间隙,且间隙调整板上有弧形排出槽。排出槽的槽形为弧形曲线,弯曲方向与叶轮叶片弯曲方向一致。排出槽的宽度与叶轮叶片宽度基本一致。排出槽的深度逐渐变化,在起始处深度最深,达4-5mm;而在最末端深度最浅,为2-3mm。排出槽的起始位置在叶轮叶片的前端,离叶片距离约为0.03倍的泵吸入口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排出槽的污水泵叶轮间隙调整机构,其特征是在原有的叶轮间隙调 整机构的间隙调整板上添加一个排出槽,排出槽的槽形为弧形曲线,弯曲方向与 叶轮叶片弯曲方向一致;排出槽的宽度与叶轮叶片宽度基本一致;排出槽的深度 逐渐变化,在起始处深度最深,达4-5mm;而在最末端深度最浅,为2-3mm,排 出槽的起始位置在叶轮叶片的前端,离叶片距离约为0.03倍的泵吸入口径。
说明书
带排出槽的污水泵叶轮间隙调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来提高液体压力的流体机械,尤其是一种带排出槽的 污水泵叶轮间隙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污水泵中,半开式叶轮中叶片与前盖板的间隙对其运行效率和 通过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间隙大有利于污水污物的通过,但是却会降低泵的运行 效率;间隙小虽然可以提高运行效率,但是却使泵的通过性能降低。一般的半开 式叶片污水泵中,采用了间隙调整机构,使叶轮中叶片与前盖板的间隙尽可能的 小,保证了其运行效率,但是其通过性能却提高不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间隙调整机构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是在充分保证污水泵运行效 率的基础上,为提高其通过性能而提出来的。通常流过叶轮的纤维性物料的堵塞 缠绕,大部分发生在叶片的头部和叶片与盖板的间隙之间,为解决这样的问题, 提供一种新的输送污水的叶片式污水泵叶轮间隙的调整机构。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在已有的叶轮间隙调整机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即在原有的叶轮间隙调整机 构的间隙调整板上添加一个排出槽,该排出槽具有以下特点:
1、排出槽的槽形为弧形曲线,弯曲方向与叶轮叶片弯曲方向一致。
2、排出槽的宽度与叶轮叶片宽度基本一致。
3、排出槽的深度逐渐变化,在起始处深度最深,达4-5mm;而在最末端深 度最浅,为2-3mm。排出槽的起始位置在叶轮叶片的前端,离叶片距离约为0.03 倍的泵吸入口径。
4、排出槽的包角约为叶片包角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排出槽的断面形状 为锲形。
在叶轮间隙调整机构添加排出槽,一方面可以使叶轮与泵盖的间隙达到合理 的要求,使泵在高效率下运行;另一方面,由于排出槽具有容纳进入叶片与泵盖 间隙之间的固体颗粒的作用,而且与叶片一起对纤维有剪切的作用,因此泵的通 过能力得以提高。同时,由于排出槽的过流面积很小,所以基本上不会影响泵的 运行效率。因此本调节机构具有在不降低泵的运行效率的同时提高泵的通过能力 的有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