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和技术

发布时间:2018-12-15 15:07:4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06.04.28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IPC分类号C02F3/12; C02F11/02; C02F1/44

  摘要

  在单槽式活性污泥法或者利用了微型动物的捕食作用的多段活性污泥法中,谋求在维持稳定的处理水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处理效率和减少剩余污泥产生量。在将有机性废水导入第1生物处理槽(1A)并利用细菌进行生物处理,将含有来自该第1生物处理槽(1A)的细菌的处理液导入第2生物处理槽(1B)进行活性污泥处理,并将来自第2生物处理槽(1A)的处理液固液分离成污泥和处理水的生物处理中,将第2生物处理槽内(1B)的污泥的一部分和/或分离污泥的至少一部分,导入在槽内设置了孔径为5~100μm的浸渍膜(4)的污泥处理槽(3)来进行需氧性生物处理,并将浸渍膜(4)的透过液返送至第1生物处理槽(1A)和/或第2生物处理槽(1B)。在污泥处理槽(3)中利用微型动物进行污泥减量,使吃剩的微细成分透过浸渍膜(4),并再次返送至滤过捕食型微型动物槽(1B),使其被捕食,由此可以同时实现高的污泥减量效果和良好的处理水质。

  权利要求书

  1.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其是具有将有机性废水导入生物处理槽进行生物处理的生物处理工序、和将该生物处理槽的处理液固液分离成污泥和处理水的固液分离工序的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将该生物处理槽内的污泥的一部分和/或该固液分离工序中分离的污泥的至少一部分,导入在槽内设置了孔径为5~100μm的浸渍滤材的污泥处理槽来进行需氧性生物处理的污泥处理工序,和

  将该浸渍滤材的透过液返送至上述生物处理槽的透过液返送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污泥处理槽中添加上述有机性废水的一部分和/或在上述有机性废水中培养的细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生物处理工序包含在具有活性污泥的生物处理槽中导入上述有机性废水进行活性污泥处理的工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生物处理工序具有:将有机性废水导入具有细菌的第1生物处理槽并利用细菌进行生物处理的第1生物处理工序,和将含有来自该第1生物处理槽的细菌的处理液导入第2生物处理槽进行活性污泥处理的第2生物处理工序,并将该第2生物处理槽的处理液供给上述固液分离工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透过液返送工序中,将浸渍滤材的透过液返送至上述第1生物处理槽和/或第2生物处理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污泥处理槽中添加上述有机性废水的一部分和/或上述第1生物处理槽的处理液的一部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污泥处理槽中添加营养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营养剂是磷脂、游离脂肪酸、溶血磷脂、甾醇或含有它们的卵磷脂、液体糖、米糠、啤酒的渣滓、植物性油的渣滓、甜菜渣、贝壳粉、蛋壳、蔬菜汁、鱼肉汁、各种氨基酸、各种维生素这样对于后生动物的增殖促进具有效果的营养剂的至少1种。

  9.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装置,其是具有对有机性废水进行生物处理的生物处理槽和将该生物处理槽的处理液分离成污泥和处理水的固液分离手段的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

  在槽内设置了孔径为5~100μm的浸渍滤材的污泥处理槽,

  在该污泥处理槽中导入上述生物处理槽内的污泥的一部分和/或在上述固液分离手段中分离的污泥的至少一部分的导入手段,和

  将透过了上述浸渍滤材的透过液返送至上述生物处理槽的透过液返送手段,

  该污泥处理槽是具有浸渍滤材的需氧处理槽,

  该污泥处理槽中的污泥减量效果是由于微型动物的捕食所导致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上述污泥处理槽中添加上述有机性废水的一部分和/或在上述有机性废水中培养的细菌的手段。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生物处理槽包含具有活性污泥的生物处理槽。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生物处理槽具有第1生物处理槽和对含有来自该第1生物处理槽的细菌的处理液进行活性污泥处理的第2生物处理槽,所述第1生物处理槽具有细菌、并利用该细菌对有机性废水进行生物处理,

  上述导入手段将该第2生物处理槽的处理液供给上述固液分离手段。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透过液返送手段将透过上述浸渍滤材的透过液返送至上述第1生物处理槽和/或第2生物处理槽。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上述污泥处理槽中添加上述有机性废水的一部分和/或上述第1生物处理槽的处理液的一部分的手段。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上述污泥处理槽中添加营养剂的手段。

  说明书

  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废水、污水、食品工厂或造纸工厂等的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对有机性废水进行生物处理时使用的活性污泥法由于处理水质好、维护容易等的优点,而广泛用于污水处理或工业废水处理等。但是,活性污泥法中的BOD容积负荷为0.5~0.8kg/m3/d左右,因此需要大的占地面积。另外,分解的BOD的20%转换为菌体,即污泥,从而大量的剩余污泥处理也成为问题。

  对于有机性废水的高负荷处理,已知有添加载体的流化床法。使用该方法时,能够以3kg/m3/d以上的BOD容积负荷进行工作。但是,在该方法中,污泥产生量为分解的BOD的30%左右,有高于通常的活性污泥法的缺点。

  在特开昭55-20649号公报中,首先在第1处理槽中对有机性废水进行细菌处理,将含有在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并转换为非凝聚性的细菌的菌体后,在第2处理槽中使固定性原生动物将其捕食除去,由此可以进行剩余污泥的减量化。进而,该方法可以高负荷运行,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率也提高。

  作为这样的利用了位于细菌上位的原生动物或后生动物的捕食的废水处理方法,在特开2000-210692号公报中,提出了特开昭55-20649号公报的处理方法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对策,所述问题是由原水的水质变动导致处理性能恶化的问题。作为具体的方法,可以列举“将被处理水的BOD变动调节在离平均浓度的中央值50%以内”、“经时测定第一处理槽内和第一处理水的水质”、“第一处理水的水质恶化时在第一处理槽中添加微生物制剂或者种污泥”等的方法。

  在特公昭60-23832号公报中,提出了在使原生动物或后生动物捕食细菌、酵母、放线菌、藻类、霉类、废水处理的初沉污泥或剩余污泥等时,利用超声波处理或机械搅拌而使上述饵料的絮凝尺寸(flock size)比动物的口小的方法。

  另外,在日本专利第3410699号公报中提出了关于流化床和活性污泥法的多段处理的技术。在该方法中,通过使前段的生物处理为载体流化床式、使后段的生物处理为多段活性污泥处理,可以进而减少剩余污泥产生量。在该方法中,通过将后段的活性污泥处理以BOD污泥负荷为0.1kg-BOD/kg-MLSS/d的低负荷运行,能够使污泥自氧化,大幅度降低污泥抽出量。

  利用了上述微型动物的捕食作用的多段活性污泥法已经在有机性废水处理中实用化,根据作为对象的废水而可以进行处理效率的提高、产生污泥量的减量化。

  但是,污泥减量效果虽然根据处理条件或废水的水质而有所不同,但只是使在单槽式活性污泥法中产生的污泥量减半的程度。这是因为在用于捕食细菌主体的污泥的后段微型动物槽中,污泥的大部分没有被捕食而得到残留,或者不能以高浓度维持与捕食有关的微型动物的缘故。

  即,在多段活性污泥法中与污泥减量有关的“滤过捕食型微型动物”由于吸取细菌来进行捕食,所以擅长分散状态的细菌的捕食,而不擅长絮凝化的细菌的捕食。另一方面,咬食细菌而进行捕食的“凝聚体捕食型微型动物”具有提高污泥减量效果的效果,但由于其使絮凝解体,所以有处理水白浊的缺点,不能在现有的多段活性污泥法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其在单槽式活性污泥法或者利用了微型动物的捕食作用的多段活性污泥法中,谋求在维持稳定的处理水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处理效率和减少剩余污泥产生量。

  本发明的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是具有将有机性废水导入生物处理槽进行生物处理的生物处理工序和将该生物处理槽的处理液固液分离成污泥和处理水的固液分离工序的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污泥处理工序,该工序将该生物处理槽内的污泥的一部分和/或在该固液分离工序分离出的污泥的至少一部分,导入在槽内设置了孔径为5~100μm的浸渍滤材的污泥处理槽而进行需氧性生物处理;将该浸渍滤材的透过液返送至上述生物处理槽的透过液返送工序。

  本发明的有机性废水的生物处理装置是具有对有机性废水进行生物处理的生物处理槽和将该生物处理槽的处理液分离成污泥和处理水的固液分离手段的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槽内设置了孔径为5~100μm的浸渍滤材的污泥处理槽;在该污泥处理槽中导入上述生物处理槽内的污泥的一部分和/或在上述固液分离手段分离出的污泥的至少一部分的导入手段;将透过上述浸渍滤材的透过液返送至上述生物处理槽的透过液返送手段。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