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6.04.28
公开(公告)日2006.11.08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3/32; C02F3/30
摘要
本发明的人工生态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相联通的初沉池、储水池、曝气生物滤池、缺氧池、植物沟和生物塘。曝气生物滤池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石英砂层、钢渣层、沸石层以及泥炭层,在曝气生物滤池的底部布有带出水孔的水管,水管上方布有带出气孔的空气管,曝气生物滤池中种有陆生的重金属超积累或富集植物;缺氧池中置有纵向隔板,隔板与缺氧池底部留有间隙,池中充有陶粒和用于栽陆生花卉植物的浮床;植物沟中设有使水呈s形流动的纵向折板,在植物沟水面有用于种植草坪的浮床,生物塘中有固氮漂浮植物。该废水处理装置结构紧凑,投资小,既可去除氮磷、重金属以及难降解有机物废水,也可去除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类,废水处理范围广,实用性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人工生态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联通的初沉池(1)、 储水池(3)、曝气生物滤池(4)、缺氧池(7)、植物沟(10)和生物塘(11); 曝气生物滤池(4)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石英砂层(12)、钢渣层(13)、沸石层(14) 以及泥炭层(15),在曝气生物滤池的底部布有带出水孔(17)的水管(6),水 管(6)上方布有带出气孔(16)的空气管(5),曝气生物滤池中种有陆生的重 金属超积累或富集植物;缺氧池(7)中置有纵向隔板(8),隔板(8)与缺氧 池底部留有间隙,池中充有陶粒和用于栽陆生花卉植物的浮床;植物沟(10) 中设有使水呈s形流动的纵向折板(9),在植物沟水面有用于种植草坪的浮床, 生物塘(11)中有固氮漂浮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生态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初沉池(1) 内设有隔栅(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生态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储水池(3) 支承在支架(3-1)上,曝气生物滤池(4)的进水口在池的下方,出水口在池的 上方,缺氧池(7)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在池相对两侧的上方,植物沟(10) 的进水口在池的下方,出水口在池的上方,生物塘(11)的进水口在池的下方。
说明书
一种人工生态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是人工生态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已有的人工生态废水处理,主要是湿地和生物塘,物种单一,没能实现植 物对污染物的逐级去除的优化组合,同时污水前处理中没有加强微生物的强化 措施,导致污水处理功能单一、处理效率低、占地面积大,且受季节影响大, 有时出水水质不能达到要求。
现有的污水多是含有多种污染物的混合污水,特别是含有较高重金属离子 的污水对一般的植物是有强烈的毒害作用,单一的人工生态越来越不适应处理 多种混合污水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处理净化效率高的人工生态废水处理 装置。
本发明的人工生态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联通的初沉池、 储水池、曝气生物滤池、缺氧池、植物沟和生物塘;曝气生物滤池自下而上依 次设有石英砂层、钢渣层、沸石层以及泥炭层,在曝气生物滤池的底部布有带 出水孔的水管,水管上方布有带出气孔的空气管,曝气生物滤池中种有陆生的 重金属超积累或富集植物;缺氧池中置有纵向隔板,隔板与缺氧池底部留有间 隙,池中充有陶粒和用于栽陆生花卉植物的浮床;植物沟中设有使水呈s形流动 的纵向折板,在植物沟水面有用于种植草坪的浮床,生物塘中有固氮漂浮植物。
上述的浮床可以是废旧泡沫或泥炭。通常在初沉池内设有隔栅,以利于去 除悬浮物,延缓曝气生物滤池的堵塞。
工作过程:
污水由初沉池沉淀去除悬浮物后,流经储水池进入曝气生物滤池底部水管, 同时向空气管曝气,水流经滤料及重金属超积累或富集植物处理后由上方进入 缺氧池,流经隔板底部间隙,经陶粒表面污水自然形成的微生物降解及花卉植 物的吸收、吸附后流入植物沟,经纵向折板形成s形水流,并经沟中草坪等发达 的根系过滤后流入生物塘,经生物塘中贫营养且可去除污染物的固氮漂浮植物 吸附、吸收,实现废水水质达标出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废水处理装置具有排列顺序依次为曝气生物滤池—缺氧池—植物沟 —生物塘的组合,这种组合实现了不同浓度废水不同植物的优化组合,可以逐 级去除废水中含有的污染物,实现废水的深度处理。本发明结构紧凑,操作简 单,维修方便,一次性投资小,污水处理运行成本低,既可去除氮磷、重金属 以及难降解有机物废水,也可去除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类,且通过更换不同的植 物,可处理不同的废水。本装置处理废水范围广,实用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