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泥浓缩干化场

发布时间:2018-12-19 14:40:3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05.05.16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IPC分类号C02F11/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浓缩干化场,其特征在于在污泥浓缩池内设有与积泥区连通的排泥船,污泥浓缩池外设有污泥干化场,排泥船和污泥干化场之间设有排泥管,在污泥浓缩池上部设有清水出口,污泥浓缩池外还设有与清水出口连通的上清液排水渠,上清液排水渠与外界之间连接有上清液排放管。在污泥干化场下还可设有渗滤液收集和排放机构,帮助污泥干化。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现场条件将污泥浓缩池结合干化场设置实现上清液与渗滤液汇集达标排放,污泥干化外运,建设运行费用较低,对气候适应性强,适宜在给水厂和污水厂生产废水处理中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浓缩干化场,它主要包括污泥浓缩池(1),与污泥 浓缩池(1)连通的进泥管(3),污泥浓缩池底部的积泥区(10),其 特征在于在污泥浓缩池(1)内设有与积泥区(10)连通的排泥船(5), 污泥浓缩池(1)外设有污泥干化场(2),排泥船(5)和污泥干化场 (2)之间设有排泥管(11),在污泥浓缩池(1)上部设有清水出口 (6),污泥浓缩池(1)外还设有与清水出口(6)连通的上清液排水 渠(7),上清液排水渠(7)与外界之间设有上清液排放管(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浓缩干化场,其特征在于污泥干化 场(2)下部设有渗滤液收集机构(8)和与之连通的渗滤液排放机构 (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 浓缩干化场,其特征在于污泥干化 场(2)底部设有凹坑,凹坑内设有软式透水管(12),软式透水管(12) 外堆满碎石(13),碎石(13)上铺有细砂层(14),构成渗滤液收集 机构(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浓缩干化场,其特征在于细砂层(14) 的砂粒粒径为1mm,细砂层厚度150mm,碎石(13)的粒径为8~10mm, 软式透水管(12)的直径为100m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浓缩干化场,其特征在于渗滤液排 放(9)机构为UPVC管,一端与渗滤液收集机构(8)连通,另一端 与上清液排水渠(7)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浓缩干化场,其特征在于排泥船(5) 设有与积泥区(10)连通的管道和与该管道连接的水泵。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污泥浓缩干化场,其特征在于清水出 口(6)是位于与进泥管(3)相对一侧的污泥浓缩池(1)上部的溢 流堰,溢流堰的高度高于积泥区(10)的高度,低于除溢流堰外的污 泥浓缩池高度。

  说明书

  一种污泥浓缩干化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装置,特别涉及用于净水厂和污水 处理厂的污泥浓缩干化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设计运行过程中都设计生产污泥 处理问题,生产污泥通过自然干化或机械脱水,使生产污泥能够以干 固体的形式外运,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机械脱水是考虑较多的一种脱水方式,主要使用以板 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和离心脱水机为代表的脱水机械将生产污泥由 含固率仅为3%左右的泥水浓缩至含固率25%到30%以上的固体泥 块,实现减量化外运。这种脱水方式的优点是占用场地小,脱水效率 高,自动化程度高,对厂区影响小,但其缺点在于投资费用高,运行 成本较高,脱水滤液一般无法达到排放标准,并且由于浓缩和脱水过 程中一般需加助凝剂,影响脱水污泥的处置。

  在传统的污泥干化场中,往往将生产废水直接排入污泥干化场, 利用蒸发作用和下层渗滤系统在干化场内完成浓缩和脱水的整个过 程。这种干化厂的优点是流程简单,基建费用低,特别适用于气候干 燥、年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的地区,但若在降雨量较大地区设干化场, 则污泥干化需较长时间,雨季污泥干化效果差,底部渗滤面积较大且 干化场地易堵塞,经常更换费用较高且工作量较大,但若不更换又会 影响渗滤效果,这些缺点直接影响污泥干化场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分利用自来水厂或污水厂远期 用地或周边低洼用地建成高效运行的新型污泥浓缩干化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浓缩干 化场,它主要包括污泥浓缩池,与污泥浓缩池连通的进泥管,污泥浓 缩池底部的积泥区,其特征在于在污泥浓缩池内设有与积泥区连通的 排泥船,污泥浓缩池外设有污泥干化场,排泥船和污泥干化场之间设 有排泥管,在污泥浓缩池上部设有清水出口,污泥浓缩池外还设有与 清水出口连通的上清液排水渠,上清液排水渠与外界之间连接有上清 液排放管。

  若在污泥预沉地周围布置干化场,则在污泥干化场下部可设有渗 滤液收集机构和与之连通的渗滤液排放机构。污泥干化场底部设有凹 坑,凹坑内设有软式透水管,软式透水管外堆满碎石,碎石上铺有细 砂层,构成渗滤液收集机构。渗滤液排放机构可采用UPVC管,一端 与渗滤液收集机构连通,另一端与上清液排水渠相通,也可连通到其 它接受水体。

  该清水出口可以是位于与进泥管相对一侧的污泥浓缩池上部的 溢流堰,溢流堰的高度高于积泥区的高度,低于除溢流堰外的污泥浓 缩池高度。排泥船设有与积泥区连通的管道和与该管道连接的水泵。

  自来水厂或污水厂生产废水自进泥管进入池体后,经过较长时间 沉淀,上清液可自清水出口排至上清液排水渠,通过上清液排放管排 至接收水体,而池底污泥经浓缩后经过排泥船提升排入污泥干化场, 经一段时间后在自然蒸发以及渗滤液收集排放机构的联合作用下脱 去大部分水分,成为干泥,通过人工或机械方式外运。

  采用该结构,可以利用天然洼地或在现有地面上填土围出污泥浓 缩池,上清液和渗滤液可直接达标排放,最后形成的干泥通过人工或 机械方式外运。因此,该污泥浓缩池建设运行费用低,效率较高,对 气候适应性强,适宜在自来水厂和污水厂生产废水处理中使用,能实 现污泥浓缩干化系统合理布置且经济有效运行的目的。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