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排水处理装置及排水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12-21 20:06:0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03.05.28

  公开(公告)日2005.08.17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排水处理装置,所述排水处理装置只用无氧槽、曝气槽2个处理槽,不使用絮凝剂就能除去氮及磷。为达到该目的,所述装置系一种使污泥在无氧槽与曝气槽之间循环,以生物学方式处理排水的排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从曝气槽向无氧槽输送作为循环液的污泥时,从配置在曝气槽中的位于最低位置的曝气装置的下方取出作为循环液的污泥。

  権利要求書

  1.一种排水处理装置,所述排水处理装置系使污泥在无氧槽与曝气槽之间循环,以生 物学方式处理排水的排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结构为:当从曝气槽向无氧 槽输送作为循环液的污泥时,从配置在曝气槽中的位于最低位置的曝气装置的下方取出作 为循环液的污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曝气槽中取出作为循环 液的污泥的位置,在位于最低位置的曝气装置的下方,并距其20cm以上。

  3.一种排水处理方法,所述排水处理方法系使污泥在无氧槽与曝气槽之间循环,以生 物学方式处理排水的排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从曝气槽输送来的作为循环液的污泥 在进入无氧槽的部位上的溶解氧浓度DOC,在0.2mg/L以下,及/或使从曝气槽中取出污 泥的部位上的DOC在0.5mg/L以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槽内的污泥的氧利用速 度rr维持在15mg/L·h以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槽内的污泥的氧利用速 度rr维持在25mg/L·h以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曝气槽内浓度的MLSS 浓度,维持在5000mg/L以上。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曝气槽内的溶解氧浓度 的DOC维持在1~3mg/L范围。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污泥从所述曝气槽向无氧槽循 环时,从曝气槽内的污泥滞留部取出污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滞留部位于配置在曝气 槽的位于最低位置的曝气装置的下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滞留部位于最低位置 的曝气装置的下方,并距其20cm以上。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无氧槽中的溶解性磷酸根离子 态磷浓度维持在10mg/L以上。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氧槽中的氧化还原电位 ORP维持在银-氯化银基准的-150mV以下。

  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浸渍在曝气槽内的膜分离 装置,将处理水排出系统外。

  说明书

  排水处理装置及排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效地处理含有有机物的排水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排水处理方法中的除磷方法,可举出,配置厌氧槽、曝气槽及沉淀槽,将沉淀槽 的污泥返送到厌氧槽的所谓AO法。该方法通过将活性污泥在厌氧状态和好氧状态之间连 续循环反复地进行,利用聚磷菌将磷酸以聚磷酸的形式贮存在细胞内。可是,该方法能除 磷,却不能脱氮。

  作为排水处理方法中的脱氮方法,以前广泛使用的是所谓的活性污泥循环法,即,使 污泥在无氧槽和曝气槽之间循环,在曝气槽里,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氮,在无氧槽里,将 硝酸氮还原成氮气排出系统外。可是,此方法虽然能有效地脱氮,却不能充分地进行除磷。 这是因为,来自好氧槽的循环水里含有的溶解氧、硝酸盐氮及亚硝酸盐氮使得无氧槽的厌 氧度不能充分地提高,导致聚磷菌释磷不能充分地发生。

  因此,在必须同时进行脱氮除磷的场合,迄今为止,人们采用了在活性污泥循环法的 无氧槽或曝气槽内添加无机絮凝剂,使磷酸根离子不溶化、随剩余污泥排放到系统外的方 法,和在活性污泥循环法的无氧槽之前配置(完全)厌氧槽进行以生物学方式脱氮除磷的 所谓的A2O法。

  然而,添加絮凝剂的方法,存在不仅絮凝剂耗费成本,且因为剩余污泥的产生量增加, 而使处理剩余污泥的费用也增加的问题。又,A2O法与活性污泥循环法比较,存在必须额 外设置(完全)厌氧槽,且也需要宽敞的设置装置的面积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解决所述的课题而作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只用无氧槽和曝气 槽2个处理槽,不使用絮凝剂就能除去氮及磷的排水处理装置及排水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使污泥在无氧槽与曝气槽之间循环,以生物学方式 处理排水的排水处理装置,其构成是,当从曝气槽向无氧槽输送作为循环液的污泥时,从 配置在曝气槽中的位于最低位置的曝气装置的下方取出作为循环液的污泥。本发明的排水 处理装置,只用无氧槽与曝气槽2个处理槽,不使用絮凝剂就能除去氮及磷。

  在上述排水处理装置中,理想的是,从所述曝气槽中取出作为循环液的污泥的位置, 在位于最低位置的曝气装置的下方,并距其20cm以上。

  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使污泥在无氧槽与曝气槽之间循环,以生物学 方式处理排水的排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从曝气槽输送来的作为循环液的污泥在进 入无氧槽的部位上的溶解氧浓度(以下简称为DOC)在0.2mg/L以下,及/或使从曝气槽 中取出污泥的部位上的DOC在0.5mg/L以下。根据本发明的排水处理方法,只用无氧槽 与曝气槽2个处理槽,不使用絮凝剂就能除去氮及磷。

  在上述处理方法中,理想的是,将所述曝气槽内的污泥的氧利用速度(rr)维持在 15mg/L·h以上,更理想的是维持在25mg/L·h以上。由此,能更有效地除去磷。

  在上述处理方法中,理想的是,将所述曝气槽内的污泥浓度(以下称作MLSS浓度) 维持在5000mg/L以上。由此,能更可靠地除去磷。

  在上述处理方法中,理想的是,将曝气槽内的DOC维持在1~3mg/L范围。由此,能 更可靠地除去磷。

  在上述处理方法中,理想的是,使污泥从所述曝气槽向无氧槽循环时,从曝气槽内的 污泥滞留部取出污泥。其中,理想的是,从配置在曝气槽的位于最低位置的曝气装置的下 方取出污泥,更理想的是,从位于最低位置的曝气装置的下方、并距其20cm以上处取出 污泥。由此能更有效地除去磷。

  在上述处理方法中,理想的是,将无氧槽中的溶解性磷酸根离子态磷浓度维持在10 mg/L以上。

  在上述处理方法中,理想的是,将所述无氧槽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以下简称为ORP) 维持在-150mV(银-氯化银基准)以下。由此能更可靠地除去磷。

  又,在上述处理方法中,理想的是,使用浸渍在曝气槽内的膜分离装置,将处理水排 出系统外。由此,能得到完全不含固体的处理水,还能保持曝气槽内的MLSS浓度高。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