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3.04.10
公开(公告)日2004.04.28
IPC分类号C02F1/72; C02F1/461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装置,是一种采用三维电极催化氧化法连续处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装置。主要由内装有三维电极催化填料的池体、支座及冲洗排渣管构成。其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既保证了三维电极催化氧化法的高效性及主电极经久耐用性,又通过间歇不定期的冲洗及排渣操作保证了装置工作连续畅通。本实用新型具有广谱性,高效,快速,污泥量极少,不产生二次污染,COD去除率大于60%以上,处理每吨废水的电耗一般为300-500W;运行费用通常低于1.0元人民币,投资省,能耗及维护费用低,同时具有除臭灭菌等功能,其应用前景广阔。
権利要求書
1、一种三维电极催化氧化法连续处理有机废水装置,其特征是由池体(3)和支撑池 体的支座(2)构成,池体(3)的一端配有进水口(6),另一端配有出水口(4);池体(3) 内装有折流板(5)、分格布气管(9),分格布气管(9)的出气口(12)分布在池体的底部, 池体中间有正主电极石墨板(8),池体的周边布有负主电极不锈钢板(10),池体内布满催 化剂填料(13);池体的底部有冲洗水进口(1)和排渣口(7)。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三维电极催化氧化法连续处理有机废水装置,其特征是冲 洗水进口(1)和排渣口(7)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说明书
三维电极催化氧化法连续处理有机废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装置,是一种采用三维电极催化氧化法连续处理废水中有机 污染物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CN 022252479的三维电极催化氧化法处理有机废水技术,是从三维电极的 原理出发,在两个主电极之间的粒子电极含过渡金属元素氧化物作引发剂。当需要处理的 废水通过时,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即一定的直流电压、空气流速等),装置内便会产生一 定浓度初生态H2O2(过氧化氢)并迅速分解为具强氧化性能的羟基自由基(·OH)和新生 态的混凝剂,废水中的有机物便会发生诸如催化氧化分解、混凝、吸附等作用而迅速被去 除。由于羟基自由基具有极强的氧化性,有机污染物往往会被直接矿化为CO2和H2O,所 以该技术用于有机废水的处理时,有具有广谱性,高效,快速,污泥量极少,不产生二次 污染,同时具有除臭灭菌等功能,其应用前景广阔。该技术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报导过 的一种水处理创新环保清洁技术,但以该工作原理制作的实验装置还存在着不能连续工作, 容易出现电极堵塞,主电极材料在工作时腐蚀过快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电极催化氧化法连续处理有机废水装置,既可使 三维电极催化氧化法的高效性及主电极具有经久耐用性,又达到可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连 续处理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三维电极催化氧化法连续处理有机废水装置由池体(3)和支撑池体的支座 (2)构成,池体(3)的一端配有进水口(6),另一端配有出水口(4);池体(3)内装有 折流板(5)、分格布气管(9),分格布气管(9)的出气口(12)分布在池体的底部,池体中 间有正主电极石墨板(8),池体的周边布有负主电极不锈钢板(10),池体内布满催化剂填 料(13);池体的底部有冲洗水进口(1)和排渣口(7)。冲洗水进口(1)和排渣口(7)可以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催化剂填料(13)为3-6毫米柱状碳基型固体颗粒。
处理废水过程中,有机废水由进水口(6)进入池体(3)。有机废水在重力流作用下, 以折流的方式向出水口(4)方向流动,同时通过出气口(12)从池体(3)底部通入空气, 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三维电极催化氧化作用下完成分解过程。最后,经处理后的废水 被连续地通过出水口(4)排出池体(3)外,而间歇不定期的冲洗及排渣操作可由冲洗水 进口(1)和排渣口(7)完成,以保证池体(3)工作时畅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池体折流板结构、分格布气结构、间歇排渣及冲洗结构的巧妙设计实 现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连续处理的目的。适用于多种工业有机废水的处理。在各种类型有机 废水(电镀、造纸、制革、垃圾渗沥液、城镇生活污水)的示范性工程(已稳定运转1-3年) 应用的结果表明,该技术设备占地投资省,操作简单,运行稳定。通常COD去除率>60%, 处理每吨废水的电耗一般为300-500W,运行费用低于1.0元人民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