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1.02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IPC分类号C02F1/461; C02F1/72; C02F103/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染废水高效反应装置,包括用于盛装并供废水反应的密封的反应池和多个反应电极,还包括多隔板,反应电极与各个反应空间一一对应设置,反应电极的侧边部及端部与反应池内壁封闭连接形成流动通道,流动通道为“S”形;反应电极包括阳极板和阴极板,阳极板包括板体,板体分为上半部和下半部;下半部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反应鳍板,反应鳍板之间形成供印染废水通过并反应的反应间隙;反应池还包括有用于引导印染废水进入到反应间隙的转向板,转向板倾斜设置朝向反应间隙的入口,转向板固定于隔板上。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废水处理装置中废水有机物的降解速度,提高废水处理装置整体的降解处理速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印染废水高效反应装置,包括用于盛装并供废水反应的密封的反应池(1)和多个反应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用于将反应池(1)分隔成多个均匀反应空间的隔板(13),反应电极与各个反应空间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反应电极的侧边部及端部与反应池(1)内壁封闭连接形成供废水贴合反应电极进行流动的流动通道,所述隔板(13)和反应电极将整个反应池(1)隔离形成“S”形流动通道;
所述反应电极包括阳极板(2)和阴极板(3),所述阳极板(2)包括板体,板体分为上半部(21)和下半部(22);所述下半部(22)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反应鳍板(220),所述反应鳍板(220)之间形成供印染废水通过并反应的反应间隙(221);
所述反应池(1)还包括有用于引导印染废水进入到反应间隙(221)的转向板(15),所述转向板(15)倾斜设置朝向反应间隙(221)的入口(2210),转向板(15)固定于隔板(1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高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部(22)底端还设有用于将反应间隙(221)底部封闭的回流板(222),所述回流板(222)位于反应间隙(221)内的表面为凹陷的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染废水高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板(222)封闭反应间隙(221)底部在反应间隙(221)内形成入口(2210)和出口(2211),所述入口(2210)口径大于出口(2211)口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高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部(21)向内凹陷设置形成内凹的弧面,所述弧面为用于废液同阳极板(2)反应分解的反应弧面,所述上半部(21)的反应弧面设有多行位于不同高度的多个湍流板(210),同行内相邻的湍流板(210)之间留有供废液流动的间隙,下一行的湍流板(210)位于上一行的间隙的下方;
所述湍流板(210)沿阳极板(2)由上至下距离反应弧面的高度逐渐增加,所述湍流板(210)表面为向反应弧面一侧凹陷的湍流弧面,所述湍流弧面的弧度半径小于反应弧面的弧度半径;
所述反应池(1)还包括进液口(11)和导流板(14),所述进液口(11)对准阳极板(2)反应弧面的上端,导流板(14)呈弧形板状,导流板(14)与反应弧面同心设置,导流板(14)与反应弧面之间形成用于印染废水向湍流板(210)表面冲击的间隙,导流板(14)位于转向板(15)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染废水高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弧面的表面设有两个导流槽(211),所述导流槽(211)末端朝向下一行的湍流板(210),两个导流槽(211)共同构成“八”字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染废水高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211)的起始端至末端槽深逐渐增大;所述导流槽(211)的起始端至末端槽宽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高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由钛基二氧化铅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染废水高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表面还附着有活化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高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向反应池(1)中导通氧化气体的曝气管(4),所述曝气管(4)上设有用于气体通入的进气口(41)和用于气体溢出曝气管(4)的透气孔(42),所述曝气管(4)沿着反应池(1)印染废水的流动通道设置,所述曝气管(4)内气体的流动方向与印染废水的流动方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印染废水高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4)沿着反应池(1)的底部表面和隔板(13)表面排布,呈多个相连的“几”字型;所述反应池(1)内设有两根曝气管(4),两根曝气管(4)平行分布在反应池(1)内。
说明书
一种印染废水高效反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废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印染废水高效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印染废水是加工棉、麻、化学纤维及其混纺产品为主的印染厂排出的废水。印染废水水量较大,每印染加工1吨纺织品耗水100~200吨,其中80~90%成为废水。纺织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砂类物质、无机盐等。
印染废水若不加处理而排入水体,会使水有颜色、臭味,并降低水的透明度。废水中大量的有机物会使水体中的溶解氧迅速消耗。此外,废水中的悬浮物会在接受水体区域内淤积沉淀,厌氧腐化,进一步消耗水体中溶解氧,影响水生动物的生存。
目前,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很多,例如中和法、沉淀法和电解法等。就对印染废水的电解法处理而言,降解净化反应一般发生在反应电极的阳极板上。常见的阳极板表面为光滑的平面,当废水在阳极板的表面进行反应,经过长时间后,反应产生的反应物会在阳极板表面逐渐形成,反应生成物会逐渐聚集并将废水与阳极板进行隔绝,废水内的杂质不会在反应电极表面反应,长时间如此会影响废水中有机物在反应池中的电解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印染废水高效反应装置,能够提高废水处理装置中废水有机物的降解速度,提高废水处理装置整体的降解处理速度。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印染废水高效反应装置,包括用于盛装并供废水反应的密封的反应池和多个反应电极,还包括多个用于将反应池分隔成多个均匀反应空间的隔板,反应电极与各个反应空间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反应电极的侧边部及端部与反应池内壁封闭连接形成供废水贴合反应电极进行流动的流动通道,所述隔板和反应电极将整个反应池隔离形成“S”形流动通道;所述反应电极包括阳极板和阴极板,所述阳极板包括板体,板体分为上半部和下半部;所述下半部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反应鳍板,所述反应鳍板之间形成供印染废水通过并反应的反应间隙;所述反应池还包括有用于引导印染废水进入到反应间隙的转向板,所述转向板倾斜设置朝向反应间隙的入口,转向板固定于隔板上。
优选的,所述下半部底端还设有用于将反应间隙底部封闭的回流板,所述回流板位于反应间隙内的表面为凹陷的曲面。
优选的,所述回流板封闭反应间隙底部在反应间隙内形成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口径大于出口口径。
优选的,所述上半部向内凹陷设置形成内凹的弧面,所述弧面为用于废液同阳极板反应分解的反应弧面,所述上半部的反应弧面设有多行位于不同高度的多个湍流板,同行内相邻的湍流板之间留有供废液流动的间隙,所述下一行的湍流板位于上一行的间隙的下方;所述湍流板沿阳极板由上至下距离反应弧面的高度逐渐增加,所述湍流板表面为向反应弧面一侧凹陷的湍流弧面,所述湍流弧面的弧度半径小于反应弧面的弧度半径;所述反应池还包括进液口和导流板,所述进液口对准阳极板反应弧面的上端,导流板呈弧形板状,导流板与反应弧面同心设置,导流板与反应弧面之间形成用于印染废水向湍流板表面冲击的间隙,导流板位于转向板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湍流弧面的表面设有两个导流槽,所述导流槽末端朝向下一行的湍流板,两个导流槽共同构成“八”字形。
优选的,所述导流槽的起始端至末端槽深逐渐增大;所述导流槽的起始端至末端槽宽逐渐增大。
优选的,所述板体由钛基二氧化铅制成。
优选的,所述板体表面还附着有活化层,所述活化层由锡和锑氧化物组成。
优选的,印染废水高效反应装置还包括用于向反应池中导通氧化气体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上设有用于气体通入的进气口和用于气体溢出曝气管的透气孔,所述曝气管沿着反应池印染废水的流动通道设置,所述曝气管内气体的流动方向与印染废水的流动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曝气管沿着反应池的底部表面和隔板表面排布,呈多个相连的“几”字型;所述反应池内设有两根曝气管,两根曝气管平行分布在反应池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印染废水高效反应装置, 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印染废水高效反应装置,由于反应鳍板之间形成反应间隙,当印染废水流经反应鳍板时,反应鳍板与印染废水的接触面积较大,极大的提高了反应的效率, 使得单位体积内流过的废水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净化。
二、由于形成了反应间隙,印染废水在进入间隙时,水流的流速变大,在间隙内形成小型湍流,将反应鳍片表面的反应物带走,即将相对浓度较高待净化的印染废水送入反应鳍片表面,等待反应,以提高反应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