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1.31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IPC分类号C02F9/02; B01D36/04; C02F103/1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矿区污水处理系统,主要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包括沉淀池、缓冲箱体、渣浆泵、压滤机、泵站,所述沉淀池内设有搅拌型排污泵,所述搅拌型排污泵通过输送管路与缓冲箱体连通,所述缓冲箱体的顶部设有密封盖体,所述密封盖体上设有支撑轴,所述密封盖体的底部设有搅拌桨叶,所述密封盖体的顶部设有液压马,所述渣浆泵的入口与缓冲箱体连通,所述渣浆泵的出口与压滤机连通,所述压滤机的底部设有转载皮带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能够对矿区内的工业污水中的煤泥进行处理,且处理过程中无需加入絮凝剂,能够降低运行成本,能够对回收的煤泥进行利用,能够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操作简单,维修维护方便。
权利要求书
1.矿区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1)、缓冲箱体(2)、渣浆泵(3)、压滤机(4)、泵站(5),所述沉淀池(1)内设有搅拌型排污泵(6),所述搅拌型排污泵(6)通过输送管路(7)与缓冲箱体(2)连通,所述缓冲箱体(2)的顶部设有密封盖体(8),所述密封盖体(8)上设有支撑轴(9),所述支撑轴(9)垂直贯穿密封盖体(8)且与密封盖体(8)转动连接,所述密封盖体(8)的底部设有搅拌桨叶(10),所述密封盖体(8)的顶部设有液压马达(11),所述液压马达(11)与支撑轴(9)传动连接,所述渣浆泵(3)的入口与缓冲箱体(2)连通,所述渣浆泵(3)的出口与压滤机(4)连通,所述压滤机(4)上设有油缸,所述液压马达(11)、油缸均与泵站(5)连通,所述压滤机(4)的底部设有转载皮带机(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区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内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区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型排污泵(6)包括主排污泵和备用排污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区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载皮带机(12)上设有清扫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区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载皮带机(12)上设有防跑偏装置。
说明书
矿区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是矿区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矿区内的工业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煤泥,直接向外排放时,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也造成了一端的浪费。目前,现有的处理方式多是向污泥水中加入絮凝剂后,再通过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进行煤泥脱水处理,在运行时,需要大量的絮凝剂,运行成本高,且其处理后水中仍有大量的煤泥,存在着污泥处理能力差、运行成本高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矿区污水处理系统,它能够对矿区内的工业污水中的煤泥进行处理,且处理过程中无需加入絮凝剂,能够降低运行成本,能够对回收的煤泥进行利用,能够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操作简单,维修维护方便。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矿区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缓冲箱体、渣浆泵、压滤机、泵站,所述沉淀池内设有搅拌型排污泵,所述搅拌型排污泵通过输送管路与缓冲箱体连通,所述缓冲箱体的顶部设有密封盖体,所述密封盖体上设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垂直贯穿密封盖体且与密封盖体转动连接,所述密封盖体的底部设有搅拌桨叶,所述密封盖体的顶部设有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与支撑轴传动连接,所述渣浆泵的入口与缓冲箱体连通,所述渣浆泵的出口与压滤机连通,所述压滤机上设有油缸,所述液压马达、油缸均与泵站连通,所述压滤机的底部设有转载皮带机。
所述沉淀池内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
所述搅拌型排污泵包括主排污泵和备用排污泵。
所述转载皮带机上设有清扫器。
所述转载皮带机上设有防跑偏装置。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型排污泵将沉淀池内的沉淀物搅起,并通过输送管路输送到缓冲箱体内,缓冲箱体用于临时储存从沉淀池抽出的混合煤泥水,液压马达带动搅拌桨叶绕着支撑轴的轴心线转动,能够使缓冲箱体内的混合煤泥水形成一定的紊流,渣浆泵将缓冲箱体内的混合煤泥水抽入压滤机中,由压滤机进行脱水处理,压滤下的干煤泥直接落入压滤机下的转载皮带机内进行转载装车,能够对矿区内的工业污水中的煤泥进行处理,且处理过程中无需加入絮凝剂,能够降低运行成本,能够对回收的煤泥进行利用,能够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操作简单,维修维护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沉淀池内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能够在对沉淀池内的污水进行加热,能够防止沉淀池内的水结冰。
3、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型排污泵包括主排污泵和备用排污泵,搅拌型排污泵的数量为两个,一备一用,能够保证本实用新型的长时间的不间断运行。
4、本实用新型的转载皮带机上设有清扫器,能够对转载皮带机上的干煤泥进行清扫。
5、本实用新型的转载皮带机上设有防跑偏装置,能够防止转载皮带机上的干煤泥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