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市政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12-24 13:16:0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04.04.26

  公开(公告)日2006.08.16

  IPC分类号C02F11/10; C02F11/12; C02F11/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水处理领域的适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的资源化、减量化处理的一种剩余污泥的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剩余污泥通过以高压釜作为反应器,在110℃~190℃温度范围内进行热水解处理后,在序批式厌氧反应器中厌氧消化和脱水三个处理步骤,得到含水率为45%~50%的泥饼,泥饼可以农用或焚烧。本发明可以削减污泥95%以上的体积,处理后的污泥体积不到原来的5%,从而实现污泥的减量化;同时厌氧消化反应器的体积减小一半,从而节省费用。处理后的污泥可以作为肥料农用,也可直接作为锅炉的燃料,来回收热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剩余污泥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通过热水解处理、在序 批式厌氧反应器中厌氧消化和脱水三个处理步骤:

  1)以高压釜作为反应器,在110℃~190℃温度范围内进行热水解,热水解时 间为15~75min,对污泥进行加热处理,从而提高后续厌氧消化效率并增大甲烷 的产气量;

  2)采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代替传统的污泥消化池,在容积负荷为2~ 6KgCOD/m2·d的条件下处理热水解污泥,序批式厌氧反应器的周期性进泥、反应、 沉降、排泥过程的循环周期在12~24小时,其中沉降期4~6小时,容易形成一 个菌种丰富、活性强的微生态环境;

  3)采用转筒转数为2500~3000转/分钟的离心机对消化污泥进行脱水,使 泥饼的含水率为45%~50%,泥饼的体积减少到原来的5%以下。

  说明书

  一种剩余污泥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适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的资源 化、减量化处理的一种剩余污泥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和污泥产生量都急剧增长。 污泥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难降解有机物,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危险化合 物,重金属离子,病原微生物等。污泥的高染特性导致了较高的环境风险,同时 其难降解性和高含水率又使得实际污泥处理难度大、费用高、管理复杂。污泥的 处理与处置成为环境保护中日益紧迫和严峻的问题。目前剩余污泥的处理主要采 用“厌氧消化一脱水处理”工艺。厌氧消化处理污泥可以回收沼气、有效杀灭病 原菌、实现污泥的稳定化和减量化。然而传统的厌氧消化法存在消化速率低、处 理效率低(COD去除率35%~40%)、停留时间长达20~30d(天)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以实现资源化、减量法处理的一种剩余污泥处理的方 法。该方法包括热水解处理、在序批式厌氧反应器中厌氧消化和脱水三个处理步 骤:

  1)以高压釜作为反应器,在110℃~190℃温度范围内进行热水解,热水解时 间为15~75min。随污泥性质不同,最佳热水解条件也不同。污泥经过热水解预 处理后,微生物絮体解体,微生物细胞破裂,细胞的有机质(如蛋白质、脂肪和 碳水化合物)被释放出来并进一步水解,因此污泥的厌氧消化性能也得到改善, 从而提高后续厌氧消化效率并增大甲烷的产气量。

  2)采用序批式厌氧反应器代替传统的污泥消化池。在水力停留时间为7.5~ 10天、容积负荷为2.0~6.0KgCOD/m3·d的条件下处理热水解污泥。序批式厌氧反 应器的周期性进泥、反应、沉降、排泥过程的循环周期在12~24小时,其中沉 降期4~6小时,容易形成一个菌种丰富、活性强的微生态环境。在沉降期反应 器内泥水分离,固体有机物被截留在反应器底部。在排水期,反应器上端的上清 液被排出,从而实现固体停留时间远大于水力停留时间。序批式厌氧反应器所具 有的这种能在低水力停留时间条件下保持高固体停留时间的特性,有助于反应器 处理效率的提高。

  3)采用转筒转数为2500~3000转/分钟的离心机脱水,使泥饼的含水率为 45%~50%,泥饼的体积减少到原来的5%以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污泥处理方法解决目前剩余污泥厌氧消化法所存 在的有机物去除率低、水力停留时间长、产气速率低等问题,提高有机物的去除 率,增大沼气的产量,从而实现污泥资源化回收;消化污泥再经过脱水处理,得 到含水率为45%~50%的泥饼,泥饼可以农用或焚烧。本发明可以削减污泥95 %以上的体积,处理后的污泥体积不到原来的5%,从而实现污泥的减量化;同 时厌氧消化反应器的体积减小一半,从而节省费用。处理后的污泥可以作为肥料 农用,也可直接作为锅炉的燃料,来回收热能。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