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3.09.11
公开(公告)日2004.09.22
IPC分类号C02F3/02; C02F3/10
摘要
一种新型水处理生物载体流化池,涉及一种水处理设施,它包括一个池体,池体侧部开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处设有进水配水槽及配水墙,出水口处也设有集水槽及集水墙,配水墙与集水墙上均开有与池体内部相连通的通孔,池体的底部排列分布有呈一定坡度的收集斗,收集斗的底部为凹状的集泥槽,且在凹状集泥槽内设有排泥管,排泥管上部设有曝气管,池体内放置有无数个生物载体填料,当污水通过进水口、配水墙进入池体后,在曝气管排入气流所形成的气水混合物上升流的带动下,池体内无数个生物载体填料进入曝气区脱膜后上浮,而脱落的老化膜下沉至凹状集泥槽,通过排泥管外排,从而形成流化过程。
権利要求書
1、一种新型水处理生物载体流化池,包括池体(1),池体(1) 上开有进水口(2)、出水口(7),进水口(2)处设有进水配水槽(3), 出水口处也设有集水槽(6),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底部排 列有多个呈一定坡度的收集斗(8),收集斗(8)的底部为凹状的集 泥槽(10),且在凹状集泥槽(10)内设有排泥管(9),曝气管(11) 即设于排泥管(9)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处理生物载体流化池,其 特征在于:所述与进水配水槽(3)保持一定间距的位置处设有配水 墙(4),配水墙(4)上开有多个与池体(1)内部相连通的通孔,所 述出水的集水槽(6)处同样设有集水墙(5),集水墙(5)开有与池 体(1)相连通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水处理生物载体流化池,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状收集斗(6)为方形、三角形、不规则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水处理生物载体流化池,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池体(1)内放置有无数个随水流飘浮的流化填料 (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水处理生物载体流化池,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斗(8)之间的间距为800mm-180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水处理生物载体流化池,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池体(1)可以分段或多段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新型水处理生物载体流化池,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体(1)为钢结构或土建结构。
说明书
一种新型水处理生物载体流化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设施,特别是一种新型水处理生物载 体流化池。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处理系统中,多采用载体填料曝气的生物流化池,该流 化池通常为一个池体上开有进水孔与出水孔,水流从进水孔通过配水 墙直接进入池体,对池体内的流化填料造成较大的冲击,影响填料上 生物的挂膜和生长,池体底部多为平坦,故载体填料在池体内只能沿 单一方向沉浮,不能较好地收集挂膜后沉降的生物载体填料,降低了 生物载体填料的利用率,影响了水处理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大大提高生物载体填料的利用 率,水处理效果较明显的一种新型水处理生物载体流化池。
本实用新型包括池体,池体侧部开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处 设有进水配水槽及配水墙,出水口处也设有集水槽及集水墙,配水墙 与集水墙上均开有与池体内部相连通的通孔,池体的底部排列分布有 呈一定坡度的收集斗,收集斗的底部为凹状的集泥槽,且在凹状集泥 槽内设有排泥管,排泥管上部设有曝气管,池体内放置有无数个生物 载体填料。
上述所述的收集斗为方形、三角形、不规则形等,收集斗之间的 间距为800mm-1800mm,池体为钢结构或土建结构,并可以单段使 用或多段组合使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配水墙及集水墙上开有与池体内部连 通的通孔,水流沿通孔进入池体,减少了对流化填料的冲击;池体底 部设有多个呈一定坡度的收集斗,便于收集挂膜后沉降的生物载体填 料,而收集斗底部的凹状集泥槽,因设有排泥管和曝气管,排泥管收 集被吹脱的老化膜并外排,而曝气管吹出的气体形成曝气区,带动水 流将脱膜后的生物载体填料上浮,从而完成流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