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基于无线网络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12-25 19:36:1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2.09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调节池、第二调节池,所述第一调节池与第二调节池均用于收集污水且进行污水的初步沉淀,所述第一调节池与第二调节池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粗过滤网与第二粗过滤网,所述第一粗过滤网与第二粗过滤网的通孔孔径为200‑300目,所述第一调节池与第二调节池通过管道相连通。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第一调节池与第二调节池,可以有效分散污水的储存量,在雨水天气是或者污水量较多时,首先第一调节池进行蓄水沉淀,当第一水位传感器感应第一调节池水位满量时,立马发送信号至三通调节阀,将污水排入至第二调节池内,有效减缓了系统对污水处理的压力。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调节池(1)、第二调节池(3),所述第一调节池(1)与第二调节池(3)均用于收集污水且进行污水的初步沉淀,所述第一调节池(1)与第二调节池(3)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粗过滤网(6)与第二粗过滤网(8),所述第一粗过滤网(6)与第二粗过滤网(8)的通孔孔径为200-300目,所述第一调节池(1)与第二调节池(3)通过管道(19)相连通,所述第二调节池(3)、第一调节池(1)、外接污水管道均与三通电磁阀(4)相连接;

  所述第一调节池(1)与第二调节池(3)的出口端均连通人工湿地(2),所述人工湿地(2)用于对污水的生化处理,所述人工湿地(2)内设有隔板(9),所述隔板(9)将人工湿地(2)分隔成两个污水处理腔,两个所述污水处理腔分别与第一调节池(1)、第二调节池(3)相连通,所述人工湿地(2)的一侧设有出污口(11),所述出污口(11)通过管道(19)连通集料室,所述污水中的污质用于二次加工制成无机盐料;

  所述人工湿地(2)的出水端连接连通管(12),所述连通管(12)的内壁上设置有流量计(13),所述人工湿地(2)内的设备均与主控制板(14)电连接,所述主控制板(14)与无线传输模块(15)双向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15)包括无线发射模块与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发射模块用于发送无线信号至外接终端,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外接终端所发送的控制指令;

  所述人工湿地(2)一侧设有增氧机(16),所述增氧机(16)与主控制板(1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2)与第一调节池(1)间设置有回流管(17),所述回流管(17)用于检测人工湿地(2)对污水的处理是否达标,所述回流管(17)上设置有电磁阀(18),所述电磁阀(18)与主控制板(14)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池(1)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水位传感器(5),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5)用于检测第一调节池(1)内的水位,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5)与主控制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池(3)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水位传感器(7),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7)用于检测第二调节池(3)内的水位,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7)与主控制板(14)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板(14)与三通电磁阀(14)电连接,当第一调节池(1)内水位过高时,主控制板(14)控制三通电磁阀(4)更换出水端,将污水排入第二调节池(3)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板(14)还与流量计(13)电连接,所述连通管(12)内的污水释放后,所述流量计(13)负责计数,所述主控制板(14)将对污水处理前后的污水量的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得出人工湿地内残余水量。

  说明书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CN205419929U公开了一种基于手机APP远程控制的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可有效解决污水,特别是农村生活污水的管理和处理问题,其结构是,调节池的污水进水端的进水管上装有进水监测器,调节池出水端的出水管与潜流人工湿地的进水端相连,潜流人工湿地出水端的出水管上依次装有出水监测器电磁阀,电磁阀经回流管道与调节池出水端的出水管相连,进水监测器、增氧机、出水监测器、电磁阀经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经物联网通讯器与云服务器相连,云服务器与手机APP终端无线连接。

  现有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地不足之处:由于污水量的多少无法确定,若是在雨天或者污水量较多的时间段时,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时快速处理完全污水,从而造成污水的滞留,并且系统未设置备用污水处理线,维修时需停止工作,后期再使用时增加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通过设置的第一调节池与第二调节池,可以有效分散污水的储存量,在雨水天气是或者污水量较多时,首先第一调节池进行蓄水沉淀,维修与污水处理两不误,大大减小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的优点,解决了由于污水量的多少无法确定,若是在雨天或者污水量较多的时间段时,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时快速处理完全污水,从而造成污水的滞留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调节池、第二调节池,所述第一调节池与第二调节池均用于收集污水且进行污水的初步沉淀,所述第一调节池与第二调节池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粗过滤网与第二粗过滤网,所述第一粗过滤网与第二粗过滤网的通孔孔径为200-300目,所述第一调节池与第二调节池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二调节池、第一调节池、外接污水管道均与三通电磁阀相连接;

  所述第一调节池与第二调节池的出口端均连通人工湿地,所述人工湿地用于对污水的生化处理,所述人工湿地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人工湿地分隔成两个污水处理腔,两个所述污水处理腔分别与第一调节池、第二调节池相连通,所述人工湿地的一侧设有出污口,所述出污口通过管道连通集料室,所述污水中的污质用于二次加工制成无机盐料;

  所述人工湿地的出水端连接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内壁上设置有流量计,所述人工湿地内的设备均与主控制板电连接,所述主控制板与无线传输模块双向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包括无线发射模块与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发射模块用于发送无线信号至外接终端,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外接终端所发送的控制指令;

  所述人工湿地一侧设有增氧机,所述增氧机与主控制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人工湿地与第一调节池间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用于检测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是否达标,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主控制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池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调节池内的水位,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与主控制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节池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调节池内的水位,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与主控制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控制板与三通电磁阀电连接,当第一调节池内水位过高时,主控制板控制三通电磁阀更换出水端,将污水排入第二调节池内。

  进一步的,所述主控制板还与流量计电连接,所述连通管内的污水释放后,所述流量计负责计数,所述主控制板将对污水处理前后的污水量的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得出人工湿地内残余水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第一调节池与第二调节池,可以有效分散污水的储存量,在雨水天气是或者污水量较多时,首先第一调节池进行蓄水沉淀,当第一水位传感器感应第一调节池水位满量时,立马发送信号至三通调节阀,将污水排入至第二调节池内,有效减缓了系统对污水处理的压力,同时给对污水处理线的维修带来了便捷,维修与污水处理两不误,大大减小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2、设置的主控制板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无线传输模块可以与外接终端连接,通过无线信号进行系统的控制,使得污水处理步骤有条不紊,并且主控制板也可以发送信号对工作人员进行播报,使工作人员时时刻刻掌握系统的工作状态,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率。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