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

发布时间:2018-12-27 12:45:4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4.28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IPC分类号C02F3/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浮球、锚、曝气装置及气体控制阀;设备主体包括外筒、内筒、第一筛板、第二筛板及生物填料;外筒通过上下贯通的内筒分隔成两个水流区;外筒的内壁与第一筛板的外边沿相匹配,内筒的外壁与第二筛板的内边沿相匹配;外筒通过第一筛板与内筒连接;第二筛板与第一筛板相匹配且设置在外筒与内筒之间;生物填料设置在外筒、内筒、第一筛板以及第二筛板的包围空间内;曝气装置的出气端设置在第一水流区的底部,曝气装置的进气端与气体控制阀的第一端连通;浮球设置在外筒的第一端部,锚设置在外筒的第二端部。本发明能直接对鱼塘、黑臭水体及污水等水体进行净化。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浮球、锚、曝气装置以及气体控制阀;

  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外筒、内筒、第一筛板、第二筛板以及生物填料;所述外筒通过上下贯通的所述内筒分隔成两个水流区,其中所述内筒的内部区域作为第一水流区,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的区域为第二水流区;所述外筒的内壁与所述第一筛板的外边沿相匹配,所述内筒的外壁与所述第二筛板的内边沿相匹配;所述外筒通过所述第一筛板与所述内筒连接;所述第二筛板与所述第一筛板相匹配且设置在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所述生物填料设置在所述外筒、所述内筒、所述第一筛板以及所述第二筛板的包围空间内;所述第一筛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筛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均小于所述生物填料的直径;

  所述曝气装置的出气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水流区的底部,所述曝气装置的进气端与所述气体控制阀的第一端连通,所述气体控制阀的第二端用于与外界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

  所述浮球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一端部,所述锚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以使所述设备主体的轴线方向与水平面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具有第一连接端,所述锚具有第二连接端;所述外筒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三连接端,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设有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均用于与所述锚或所述浮球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相匹配;所述浮球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一端部,具体为:所述浮球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一端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相匹配;所述锚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具体为:所述锚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相匹配;所述浮球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第四连接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相匹配;所述锚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一端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及所述内筒均为圆筒状,所述外筒及所述内筒同轴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生物浮岛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以及曝气头;所述曝气管的第一端部伸入所述第一水流区的底部;所述曝气管的第二端部作为所述曝气装置的进气端,所述曝气管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曝气头连通,所述曝气头作为所述曝气装置的出气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包括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浮球均匀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一端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包括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锚均匀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还包括电磁流体处理装置;所述曝气装置的进气端与所述气体控制阀的第一端连通,具体为:所述曝气装置的进气端通过所述电磁流体处理装置与所述气体控制阀的第一端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流体处理装置包括金属管、缠绕于所述金属管上的电线绕组线圈以及与所述电线绕组线圈电连接的电磁脉冲发生器;所述电磁脉冲发生器用于产生模拟变频直流脉冲信号;

  所述曝气装置的进气端通过所述电磁流体处理装置与所述气体控制阀的第一端连通,具体为:所述曝气装置的进气端通过所述金属管与所述气体控制阀的第一端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脉冲发生器包括外部连接端口、可编程微处理器、脉冲频率调制电路、脉冲强度调节电路以及数模转换电路;

  所述可编程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外部连接端口连接,所述可编程微处理器的变频控制端与所述脉冲频率调制电路的调制端连接,所述可编程微处理器的强度控制端与所述脉冲强度调节电路连接;所述脉冲频率调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模转换电路的脉冲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模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磁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磁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线圈电连接。

  说明书

  一种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黑臭水体及鱼塘治理大量采用的微生物净化技术,需向水体中投放大量的治理菌种,而菌种投放后,由于没有寄生地,会随水流流失或沉入水底,无法有效净化水体,治理效果不好。

  目前已有内循环生物滤池是一种污水处理站的专用污水处理设备,需要建造在陆地上,结构相对复杂,建设成本较高,建设周期长,系统采用封闭方式处理污水,进水采用水泵及进水管道抽入内循环生物滤池中,由出水管道流出,出水部分的氧份会被滤池中的微生物消耗掉,无法向周围水体提供氧份,另外在工艺设计上要求不可向周围水域释放菌种;其功能和设计不能满足现有黑臭水体及鱼塘养殖水体的在线处理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能置于受污染水域,直接对鱼塘、黑臭水体及污水等水体进行净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浮球、锚、曝气装置、以及气体控制阀;

  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外筒、内筒、第一筛板、第二筛板以及生物填料;所述外筒通过上下贯通的所述内筒分隔成两个水流区,其中所述内筒的内部区域作为第一水流区,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的区域为第二水流区;所述外筒的内壁与所述第一筛板的外边沿相匹配,所述内筒的外壁与所述第二筛板的内边沿相匹配;所述外筒通过所述第一筛板与所述内筒连接;所述第二筛板与所述第一筛板相匹配且设置在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所述生物填料设置在所述外筒、所述内筒、所述第一筛板以及所述第二筛板的包围空间内;所述第一筛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筛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均小于所述生物填料的直径;

  所述曝气装置的出气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水流区的底部,所述曝气装置的进气端与所述气体控制阀的第一端连通,所述气体控制阀的第二端用于与外界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

  所述浮球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一端部,所述锚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以使所述设备主体的轴线方向与水平面垂直。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浮球具有第一连接端,所述锚具有第二连接端;所述外筒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三连接端,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设有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均用于与所述锚或所述浮球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相匹配;所述浮球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一端部,具体为:所述浮球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一端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相匹配;所述锚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具体为:所述锚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相匹配;所述浮球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第四连接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相匹配;所述锚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一端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筒及所述内筒均为圆筒状,所述外筒及所述内筒同轴设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筒及所述内筒均为圆筒状,所述外筒及所述内筒同轴设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以及曝气头;所述曝气管的第一端部伸入所述第一水流区的底部;所述曝气管的第二端部作为所述曝气装置的进气端,所述曝气管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曝气头连通,所述曝气头作为所述曝气装置的出气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浮球包括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浮球均匀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一端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锚包括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锚均匀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还包括电磁流体处理装置;所述曝气装置的进气端与所述气体控制阀的第一端连通,具体为:所述曝气装置的进气端通过所述电磁流体处理装置与所述气体控制阀的第一端连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磁流体处理装置包括金属管、缠绕于所述金属管上的电线绕组线圈以及与所述电线绕组线圈电连接的电磁脉冲发生器;所述电磁脉冲发生器用于产生模拟变频直流脉冲信号;

  所述曝气装置的进气端通过所述电磁流体处理装置与所述气体控制阀的第一端连通,具体为:所述曝气装置的进气端通过所述金属管与所述气体控制阀的第一端连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磁脉冲发生器包括外部连接端口、可编程微处理器、脉冲频率调制电路、脉冲强度调节电路以及数模转换电路;

  所述可编程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外部连接端口连接,所述可编程微处理器的变频控制端与所述脉冲频率调制电路的调制端连接,所述可编程微处理器的强度控制端与所述脉冲强度调节电路连接;所述脉冲频率调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模转换电路的脉冲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模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磁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磁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线圈电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曝气装置将第一水流区域中的水提升,以使水体产生水内循环,一部分水流经所述第二水流区域中的生物填料时,通过附着于生物填料中的微生物进行净化,同时向周围水域释放微生物菌种辅助提升水体净化能力;另一部分水带着气泡溢流到周围水域,解决局域性水体流动和增氧问题;能进行在线水净化处理,直接投放至水体中进行净化,解决了鱼塘、黑臭水体及污水等水体的水体净化效率不高的问题。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