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结构简单污水处理设备

发布时间:2019-1-2 21:39:4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4.19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溢流沉降池、第一污水处理池、第二污水池和储水池,所述溢流沉降池顶部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设有絮凝剂添加口,所述絮凝剂添加口左侧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溢流沉降池底部设有底板,且最低处设有排污口,所述第一污水处理池内部设有生物反应装置,且第一污水处理池内部右侧设有第一活性过滤网,所述第一污水处理池和第二污水处理池之间设有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二污水处理池内上部设有消毒层,且第二污水处理池内下部设有第二活性过滤网,所述第二污水处理池和储水池之间设有第二抽水泵,所述储水池外壁设有控制器,且下部设有排水管,该污水处理设备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设备结构复杂,造价高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溢流沉降池(6)、进水管(3)、第一阀门(4)、絮凝剂添加口(5)、溢流口(7)、溢流槽(23)、排污管(1)、第三阀门(2)、底板(21)、轮子(22)、第一污水处理池(8)、生物反应装置(9)、电机(20)、第一活性过滤网(19)、第一抽水泵(10)、第二污水处理池(11)、消毒层(12)、第二活性过滤网(18)、第二抽水泵(17)、储水池(13)、排水管(16)、第二阀门(15)、控制器(14)、过滤网前框(25)、过滤网后框(24)和颗粒活性炭(26);所述溢流沉降池(6)顶部设有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设有絮凝剂添加口(5),所述絮凝剂添加口(5)左侧设有第一阀门(4),所述溢流沉降池(6)底部设有底板(21),且溢流沉降池(6)最低处设有排污管(1),所述排污管(1)与溢流沉降池(6)安装第三阀门(2),所述溢流沉降池(6)内壁设有溢流口(7),所述溢流口(7)下部设有溢流槽(23),所述溢流槽(23)通过管道与第一污水处理池(8)连接,所述第一污水处理池(8)内部设有生物反应装置(9),所述生物反应装置(9)通过电机(20)控制,所述第一污水处理池(8)内部右侧设有第一活性过滤网(19),且第一污水处理池(8)右侧通过第一抽水泵(10)与第二污水处理池(11)连接,所述第二污水处理池(11)上部设有消毒层(12),且第二污水处理池(11)下部设有第二活性过滤网(18),所述第二活性过滤网(18)设有过滤网前框(25)、过滤网后框(24)和粒活性炭(26),所述第二污水处理池(11)底部通过第二抽水泵(17)与储水池(13)连接,所述储水池(13)下部设有排水管(16),所述排水管(16)设有第二阀门(15),所述储水池(13)外壁设有控制器(14),所述溢流沉降池(6)、所述第一污水处理池(8)、所述第二污水处理池(11)和所述储水池(13)底部均设有轮子(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口(7)低于溢流沉降池(6)上边缘,且溢流口(7)边缘为齿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左侧低,右侧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水泵(10)、所述第二抽水泵(17)及所述电机(20)与控制器(14)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过滤网(19)与第二活性过滤网(18)结构相同且均设有过滤网前框(25)、过滤网后框(24)和粒活性炭(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4)、所述第二阀门(15)及所述第三阀门(2)均为单向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反应装置(9)与电机(20)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层(12)采用紫外灯消毒。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过滤网(19)与第二活性过滤网(18)是一种可拆式、重复使用活性炭过滤网。

  说明书

  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对环境保护非常重视,国家也将环境保护作为首要任务,污水处理一直是国家、企业及个人很关心的一个问题,其中生活污水分散比较广泛,分散点光,污染较严重,如个人住所,学校,酒店等,如果这些污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进环境中,必然对环境产生污染,针对这类污染,生产出污水处理设备对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但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设备体型较大,结构复杂,设备造价很高,使用成本高,且小型的污水处理设备去污效果差,不易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污水处理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净化效果强,可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来解决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溢流沉降池、进水管、第一阀门、絮凝剂添加口、溢流口、溢流槽、排污管、第三阀门、底板、轮子、第一污水处理池、生物反应装置、电机、第一活性过滤网、第一抽水泵、第二污水处理池、消毒层、第二活性过滤网、第二抽水泵、储水池、排水管、第二阀门、控制器、过滤网前框、过滤网后框、颗粒活性炭;所述溢流沉降池顶部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设有絮凝剂添加口,所述絮凝剂添加口左侧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溢流沉降池底部设有底板,且溢流沉降池最低处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与溢流沉降池安装第三阀门,所述溢流沉降池内壁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下部设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通过管道与第一污水处理池连接,所述第一污水处理池内部设有生物反应装置,所述生物反应装置通过电机控制,所述第一污水处理池内部右侧设有第一活性过滤网,且第一污水处理池右侧通过第一抽水泵与第二污水处理池连接,所述第二污水处理池上部设有消毒层,且第二污水处理池下部设有第二活性过滤网,所述第二活性过滤网设有过滤网前框、过滤网后框和粒活性炭,所述第二污水处理池底部通过第二抽水泵与储水池连接,所述储水池下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有第二阀门,所述储水池外壁设有控制器,所述溢流沉降池、所述第一污水处理池、所述第二污水处理池和所述储水池底部均设有轮子。

  优选的,所述溢流口低于溢流沉降池上边缘,且溢流口边缘为齿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底板左侧低,右侧高。

  优选的,所述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二抽水泵及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性过滤网与第二活性过滤网结构相同且均设有过滤网前框、过滤网后框和粒活性炭。

  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及所述第三阀门均为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生物反应装置与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消毒层采用紫外灯消毒。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性过滤网与第二活性过滤网是一种可拆式、重复使用活性炭过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污水处理设备有益效果是:有效的克服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设备结构复杂,设备造价和高,使用成本高,小型污水处理设备除污能力差,不易操作的问题,且该污水处理设备是可移动式的,方便搬运,使用可拆式活性过滤网,可以对时效的活性碳进行更换,减少跟换活性过滤网的次数,节约成本。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