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非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一体化技术

发布时间:2019-1-3 13:13:2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4.18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IPC分类号C02F3/34; C02F3/02; C02F3/1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一个中空设置的机架,机架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机架上端设置有浮筒,机架下端设置有载体固化微生物发生器,通过在机架下端连接一个或多个与上述结构相同装置的方式,达到在有限水域投入更多微生物的目的,有效提高了微生物处理污水的效率,所述装置水域占用面积较小,可适用于各种大小水域,适用范围较广,且该装置对不同浓度及浓度变化较大的污染水体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不会产生剩余生活性污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非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第一机架(1)、第二机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1)下端通过连接件(3)与所述第二机架(2)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机架(1)上端外侧设置有浮筒(4),所述第一机架(1)内设置有第一曝气栅格(11),所述第一机架(1)外侧中部设置有第一挡板(14),所述第一挡板(1)下方与第一机架(1)连接有第一载体固化微生物发生器(12),贯穿所述第一载体固化微生物发生器(12)相对两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流孔(18),沿所述第一载体固化微生物发生器(12)轴心设置有第一曝气管(13);所述第二机架(2)内设置有第二曝气栅格(21),所述第二机架(2)外侧中部设置有第二挡板(24),所述第二挡板(24)下方与第二机架(2)连接有第二载体固化微生物发生器(22),贯穿所述第二载体固化微生物发生器(22)相对两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导流孔(28),沿所述第二载体固化微生物发生器(22)轴心设置有第二曝气管(23);在该装置下端可采用所述第一机架(1)与所述第二机架(2)连接的方式逐级增加处理机架,在有限的水域投入更多的微生物,提高微生物的治污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体固化微生物发生器(12)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14)的正下方;所述第二载体固化微生物发生器(22)设置在所述第二挡板(24)的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1)和第二机架(2)材质的优选为不锈钢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4)和第二挡板(24)为聚乙烯塑料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4)采用不锈钢制成。

  说明书

  一种非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NAS(non-activated sludge)非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的核心技术是载体固化微生物技术,就是将活性污泥法中的最优质微生物筛选出来,并将各种高效微生物进行组配,再通过离子吸附、包埋、交联、共价结合等生物工程手段,将这些微生物菌群“睡眠”在一个多酶体的载体中。载体内具有特殊的保护层和营养物,使微生物“母体”的生存和繁殖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又可避免高浓度有害物质的冲击。在有污染物的水体中可产生高密度的微生物菌群,密度可达2-5亿/ml,不使用时可放置在仓库里;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并不会产生衰减,组配的微生物可达十几种。采用此技术能够持续产生多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特种微生物,代替了活性污泥培养微生物的关键环节,避免了污泥的产生。

  曝气管是一种新型的曝气设施,可利用鼓风设备将空气通过输气管道输送到曝气装置中,空气以气泡形式弥散溢出,把氧气融入水中,同时释放高浓度微生物菌群。

  污染水流经反应器,载体床保证所有的需处理的污水能进行生物接触,可以使微生物有较大的空间而大量繁殖,从而对污染物质进行降解,但微生物不能够立刻降解污染物,它们需要时间来处理污水,如果待处理水域面积较小,就无法投入更多的微生物,使得微生物的密度较低,微生物没有一个理想的繁殖环境,导致微生物持续的治污力小于持续产生的污染量,无法达到理想的污水治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能够在有限的水域内投入更多的微生物来参与处理,效率更高,对水域面积的要求更低,适用性更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非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第一机架、第二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下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机架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机架上端外侧设置有浮筒,所述第一机架内设置有第一曝气栅格,所述第一机架外侧中部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下方与第一机架连接有第一载体固化微生物发生器,贯穿所述第一载体固化微生物发生器相对两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流孔,沿所述第一载体固化微生物发生器轴心设置有第一曝气管;所述第二机架内设置有第二曝气栅格,所述第二机架外侧中部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下方与第二机架连接有第二载体固化微生物发生器,贯穿所述第二载体固化微生物发生器相对两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导流孔,沿所述第二载体固化微生物发生器轴心设置有第二曝气管;在该装置下端可采用所述第一机架与所述第二机架连接的方式逐级增加处理机架,在有限的水域投入更多的微生物,提高微生物的治污效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曝气管和曝气栅格的设置可以将风机通过输气管道输入的空气以气泡形式弥散溢出,把氧气融入水中,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氧气;采用第一载体固化微生物发生器与第二载体固化微生物发生器两级同时处理的方式,在不增加水域占用面积的情况下,可投入更多的微生物,增加了微生物的密度和数量,加快了微生物的治污效率;当污水处理时间受限,且水域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在该装置下端可采用所述第一机架与所述第二机架连接的方式逐级增加处理机架,达到多级同时处理的目的,投入更多的微生物参与处理,增加微生物的密度,保证了微生物的密度和数量,微生物发生作用时就不会遗漏掉污染物质,且保证“足量”的微生物,遵循:持续的治污力大于持续产生的污染量,能够有效提升治污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载体固化微生物发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的正下方;所述第二载体固化微生物发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挡板的正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了微生物发生器放置在曝气栅格上方或下方时水流对微生物发生器直接猛烈的冲击,从而导致微生物发生器中的介质加速破裂,使微生物流失;所述曝气栅格产生的微气泡在曝气栅格的下方制造了一个水中的气泡区,为繁殖出来的微生物提供了充足的氧气;将微生物发生器设置在挡板的正下方,介质受冲蚀的影响较小,从而保持较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材质的优选为不锈钢材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架承载力大,可以长期浸泡在任何一种污水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为聚乙烯塑料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轻质耐腐蚀,拆卸方便,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筒采用不锈钢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为设备提供浮力,减少能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对污水污染物浓度的变化适应性强,占用水域面积较小,对于大小不同的污水水域,通过多级处理的方式实现了在较小水域同时投入较多微生物参与处理的效果,且多级处理的方式使得该装置对深水水域的处理效率更高,该装置可适用于湖泊河道水体治理、雨污合流的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畜禽废水处理等领域。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