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4.17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冷却池、沉淀分离池、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第三反应池、过滤池和沉积池,所述冷却池、沉淀分离池、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第三反应池、过滤池和沉积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反应池中放置有填料用于去除粗大颗粒和悬浮物,所述第二反应池中利用污水生化处理方法去除不可沉悬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所述第三反应池用于对污水进行脱氮、脱磷深度处理。本发明循环污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单,具有满足多种情况需求、适用范围广、处理效率高、使用方便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循环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却池、沉淀分离池、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第三反应池、过滤池和沉积池,所述冷却池、沉淀分离池、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第三反应池、过滤池和沉积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反应池中放置有填料用于去除粗大颗粒和悬浮物,所述第二反应池中利用污水生化处理方法去除不可沉悬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所述第三反应池用于对污水进行脱氮、脱磷深度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循环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包括煤渣或者石灰石砾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循环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生化处理方法包括AB法、A2/O法、氧化沟法、稳定塘法或土地处理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循环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于,所述第三反应池还包括回流装置,所述回流装置包括回流管及压滤机回流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循环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池的池壁上设置有观察反应的视察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循环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第三反应池中分别设置有热传感装置,所述热传感装置与外部设置有热泵装置相连接。
说明书
一种循环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系统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各地相差较大,经济发展滞后的城市还不能拿出很多资金用于污水治理,因此,怎样利用有限的资金,降低环境污染,是很多城市政府面临的问题。在污水处理方面,直到不久前,一些城市还采用一级或一级强化处理工艺技术,出水达不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对除去有机污染物的要求。循环间歇曝气工艺充分发挥高负荷氧化沟处理效率高的优点,又充分利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工艺出水好的特点,保证了系统出水达到国家污水排放一级标准在除去有机污染物方面的要求。在投资和运行费用上比通常以除去有机污染物为主的二级生物污水处理系统降低30%左右,是适合我国现阶段污水处理要求的工艺技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污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单,具有满足多种情况需求、适用范围广、处理效率高、使用方便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循环污水处理系统,包括: 冷却池、沉淀分离池、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第三反应池、过滤池和沉积池,所述冷却池、沉淀分离池、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第三反应池、过滤池和沉积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反应池中放置有填料用于去除粗大颗粒和悬浮物,所述第二反应池中利用污水生化处理方法去除不可沉悬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所述第三反应池用于对污水进行脱氮、脱磷深度处理。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一种循环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包括煤渣或者石灰石砾石。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污水生化处理方法包括AB法、A2/O法、氧化沟法、稳定塘法或土地处理法。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反应池还包括回流装置,所述回流装置包括回流管及压滤机回流管。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沉积池的池壁上设置有观察反应的视察窗。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各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第三反应池中分别设置有热传感装置,所述热传感装置与外部设置有热泵装置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循环污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单,具有满足多种情况需求、适用范围广、处理效率高、使用方便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