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农村污水生态化循环处理微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发布时间:2019-2-27 8:47:4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8.03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农村污水生态化循环处理微环系统,包括依次对接并连通的沼气厌氧发酵装置、生态过滤装置及人工湿地生态处理装置;所述生态过滤装置包括埋设于地下且连通的格栅井和生态过滤池,所述生态过滤池包括不锈钢筛网、内部填充有膨润土改性填充料的进水室和出水室及将所述生态过滤池分隔为进水室和出水室的隔板,所述不锈钢筛网水平悬置于所述出水室内。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农村污水生态化循环处理微环方法。本发明系统及方法充分的解决了农村污水分散,不易收集,一般系统难维护,农民资金匮乏的问题。将农村的院落生态、污水排放现状相结合,在投资极小的状况下实现了污水的集中化、便利化、无害化处理。适合在农村地区推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农村污水生态化循环处理微环系统的工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对接并连通的沼气厌氧发酵装置、生态过滤装置及人工湿地生态处理装置;所述生态过滤装置包括埋设于地下且连通的格栅井和生态过滤池,所述生态过滤池包括不锈钢筛网、内部填充有膨润土改性填充料的进水室和出水室及将所述生态过滤池分隔为进水室和出水室的隔板,所述不锈钢筛网水平悬置于所述出水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污水生态化循环处理微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井包括围合形成密闭收容空间的井底座、井壁、盖板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的支撑墙和格栅,所述井底座为所述格栅井的底壁,所述井壁为所述格栅井的侧壁,所述支撑墙承载所述格栅竖直设于所述收容空间中部且所述格栅与所述格栅井的顶壁留有一定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污水生态化循环处理微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过滤池还包括生态过滤池基座、池壁、第一草坪板及渗水管;所述生态过滤池基座为所述生态过滤池的底壁,所述池壁为所述生态过滤池的侧壁,所述第一草坪板为所述生态过滤池的盖板,所述渗水管的底端均延伸至所述进水室和出水室的内部,用于渗水;所述隔板竖直设于所述生态过滤池内,且其长度小于所述生态过滤池的深度,故所述进水室和出水室底部相通,用于过滤和通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污水生态化循环处理微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沼气池厌氧发酵装置包括沼气池、设于所述沼气池内并用于沼气厌氧发酵且包括若干厌氧发酵罐的厌氧发酵罐组、设于所述厌氧发酵罐内的过滤板及设于所述沼气池内的下水管、污水进入管、过滤阀、沼气输送管、污水排出管;所述厌氧发酵罐的顶部设有连通污水进入管的下水管和沼气输送管;所述厌氧发酵罐的底部设有连通至所述格栅井的污水排出管,所述过滤阀设于所述污水进入管的进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农村污水生态化循环处理微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生态处理装置包括湿地基底、外围护墙、透水隔墙和第二草坪板,所述湿地基底埋设在地下,所述湿地基底的四周砌筑有外围护墙,所述外围护墙的内侧砌筑有两道透水隔墙,所述透水隔墙内侧设置有第二草坪板,远离生态过滤池一侧的所述外围护墙上开设有排水口,用于排出处理后的污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农村污水生态化循环处理微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沼气池、格栅井和生态过滤池之间均通过耐腐蚀管道连通;所述下水管、所述污水进入管和所述沼气输送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用于于控制污水和沼气流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农村污水生态化循环处理微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草坪板和第二草坪板上表层选用240mm厚的种植土,种植土表层以下铺设有厚的由碎石、粗砂和炉渣组成的混合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污水生态化循环处理微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过滤池中进水室中膨润土改性填充料高度高于出水室不锈钢筛网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污水生态化循环处理微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膨润土改性填充料为级配粒径为的碎石和改性膨润土混合物,填充料孔隙率>40%、水力传导系数>0.02mm/s。

  10.一种农村污水生态化循环处理微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污水和沼气分别进入沼气池内的厌氧发酵罐,将污水发酵成沼气,沼气池产出沼渣作为有机肥,发酵后污水排至格栅井;

  发酵污水在格栅井中经格栅过滤后进入生态过滤池;

  过滤后的污水经生态过滤池的进水室和出水室中的膨润土改性填充料、不锈钢筛网再次过滤,同时,在生态过滤池上方第一草坪板的种植土和混合材料共同作用下将污水中的COD、BOD5和总氮总磷去除;

  经二级生态过滤池处理后的污水输出至人工湿地生态处理装置,在第二草坪板的种植土和混合材料再次作用下的处理水经排水口排出用作灌溉或作为生活用水。

  说明书

  一种农村污水生态化循环处理微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村污水生态化循环处理微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污水生态化循环处理微环系统无法同时对有毒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成分进行了进一步清除;处理量大;要求连续生产;成本较高;不便储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农村污水生态化循环处理微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农村污水生态化循环处理微环系统,包括依次对接并连通的沼气厌氧发酵装置、生态过滤装置及人工湿地生态处理装置;所述生态过滤装置包括埋设于地下且连通的格栅井和生态过滤池,所述生态过滤池包括不锈钢筛网、内部填充有膨润土改性填充料的进水室和出水室及将所述生态过滤池分隔为进水室和出水室的隔板,所述不锈钢筛网水平悬置于所述出水室内。

  优选的,所述格栅井包括围合形成密闭收容空间的井底座、井壁、盖板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的支撑墙和格栅,所述井底座为所述格栅井的底壁,所述井壁为所述格栅井的侧壁,所述支撑墙承载所述格栅竖直设于所述收容空间中部且所述格栅与所述格栅井的顶壁留有一定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生态过滤池还包括生态过滤池基座、池壁、第一草坪板及渗水管;所述生态过滤池基座为所述生态过滤池的底壁,所述池壁为所述生态过滤池的侧壁,所述第一草坪板为所述生态过滤池的盖板,所述渗水管的底端均延伸至所述进水室和出水室的内部,用于渗水;所述隔板竖直设于所述生态过滤池内,且其长度小于所述生态过滤池的深度,故所述进水室和出水室底部相通,用于过滤和通水。

  优选的,所述沼气池厌氧发酵装置包括沼气池、设于所述沼气池内并用于沼气厌氧发酵且包括若干厌氧发酵罐的厌氧发酵罐组、设于所述厌氧发酵罐内的过滤板及设于所述沼气池内的下水管、污水进入管、过滤阀、沼气输送管、污水排出管;所述厌氧发酵罐的顶部设有连通污水进入管的下水管和沼气输送管;所述厌氧发酵罐的底部设有连通至所述格栅井的污水排出管,所述过滤阀设于所述污水进入管的进入端。

  优选的,所述人工湿地生态处理装置包括湿地基底、外围护墙、透水隔墙和第二草坪板,所述湿地基底埋设在地下,所述湿地基底的四周砌筑有外围护墙,所述外围护墙的内侧砌筑有两道透水隔墙,所述透水隔墙内侧设置有第二草坪板,远离生态过滤池一侧的所述外围护墙上开设有排水口,用于排出处理后的污水。

  优选的,所述沼气池、格栅井和生态过滤池之间均通过耐腐蚀管道连通;所述下水管、所述污水进入管和所述沼气输送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用于于控制污水和沼气流量。

  优选的,所述第一草坪板和第二草坪板上表层选用240mm厚的种植土,种植土表层以下铺设有5~10mm厚的由碎石、粗砂和炉渣组成的混合材料。

  优选的,所述生态过滤池中进水室中膨润土改性填充料高度高于出水室不锈钢筛网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膨润土改性填充料为级配粒径为
的碎石和改性膨润土混合物,填充料孔隙率>40%、水力传导系数>0.02mm/s。

  一种农村污水生态化循环处理微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污水和沼气分别进入沼气池内的厌氧发酵罐,将污水发酵成沼气,沼气池产出沼渣作为有机肥,发酵后污水排至格栅井;

  发酵污水在格栅井中经格栅过滤后进入生态过滤池;

  过滤后的污水经生态过滤池的进水室和出水室中的膨润土改性填充料、不锈钢筛网再次过滤,同时,在生态过滤池上方第一草坪板的种植土和混合材料共同作用下将污水中的COD、BOD5和总氮总磷去除;

  经二级生态过滤池处理后的污水输出至人工湿地生态处理装置,在第二草坪板的种植土和混合材料再次作用下的处理水经排水口排出用作灌溉或作为生活用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沼气池内设置有厌氧发酵罐,用于将污水发酵成沼气,废物利用,沼气池产出沼渣,作为有机肥可以投入到农田,从而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通过在生态过滤池内填充物为级配碎石和特制改性膨润土混合物,实现了重金属与有毒有机物的协同吸附净化,解决了传统膨润土吸附材料吸附效果不佳,固液难分离的同时减少了二次水体污染问题,通过在生态过滤装置和人工湿地生态处理装置上设置有草坪板,将产出的植物青饲料可以供给养殖场进行养殖生产,节约了养殖成本。

  本发明系统充分的解决了农村污水分散,不易收集,一般系统难维护,农民资金匮乏的问题。将农村的院落生态、污水排放现状相结合,在投资极小的状况下实现了污水的集中化、便利化、无害化处理。适合在农村地区推广。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