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多层印制线路板印制废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9-2-27 9:00:2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8.22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印制线路板印制废水处理装置,利用废水收集池来汇集印制线路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再将其输送至调节池中进行絮凝和沉淀处理,使废水中的铁、铜、镍、铬等重金属离子被沉淀,大大降低废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其中沉淀物最终由压滤机和烘干机进行制作成固体废料,经处理的废水被输送至中和池进行调节其PH,另外,经过滤塔过滤的废水被送至藻类培养池中,通过藻类的重金属富集作用和消耗废水中的磷、氮等元素,配合水质检测器,使经多级处理后的废水能够被更为安全可靠的处理呈符合环境排放要求的水,避免了二次污染和降低了处理成本和风险,取得了大大的进步,最终处理好的水被存储在清水收集池中供生产使用或选择性外排。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层印制线路板印制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废水收集池、调节池、中和池、过滤塔、药液储罐、PH调节液储罐、沉淀池、压滤机、烘干机、藻类培养池、清水收集池和控制器,所述调节池的进料口与废水收集池管路连接,调节池上端与药液储罐的出口管路连接,药液储罐内存储有絮凝剂和沉淀剂,调节池的液相出口与中和池的进料口管路连接,调节池的污泥出口与沉淀池管路连接,沉淀池的污泥出口与压滤机管路连接,压滤机的出料口与烘干机的进料口连接,沉淀池的液相出口与中和池的进料口管路连接,中和池的上端与PH调节液储罐的出口管路连接,中和池的污泥出口与沉淀池的进料口连接,中和池的液相出口与过滤塔的进料口管路连接,过滤塔的出料口与藻类培养池的进料口连接,藻类培养池的出料口与清水收集池连接,所述的管路上均设有辅助物质传输的泵,所述药液储罐和PH调节液储罐的出口管路上均设有电磁阀和电子流量计,所述的泵、电磁阀和电子流量计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并由控制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印制线路板印制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H调节液储罐包括储存有碱性调节液的第一调节液储罐和存储有酸性调节液的第二调节液储罐,所述第一调节液储罐和第二调节液储罐的出口均与中和池管路连接且管路上均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电子流量计和电磁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印制线路板印制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塔包括砂滤塔和活性炭过滤塔,所述砂滤塔的进料口与中和池的液相出口管路连接,砂滤塔的出料口与活性炭过滤塔的进料口管路连接,活性炭过滤塔的出料口与藻类培养池的进料口管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印制线路板印制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藻类培养池与清水收集池之间还管路连接有微生物过滤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印制线路板印制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机的出料口与烘干机的进料口通过传送带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印制线路板印制废水 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藻类培养池内的藻类至少包括极大螺旋藻、绿藻、小球藻、叉边螺旋藻、海黍子、马尾藻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印制线路板印制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藻类培养池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上均设有电子流量计和电磁阀并与控制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印制线路板印制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滤机还设有压滤液出口并与调节池的进料口管路连接且管路上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印制线路板印制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沉淀池的液相出口处均设有滤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印制线路板印制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池内设有重金属离子检测器,所述中和池内设有PH检测器,所述的藻类培养池内设有水质检测器,所述的重金属离子检测器、PH检测器和水质检测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说明书

  一种多层印制线路板印制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装置涉及污水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层印制线路板印制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线路板生产产生的污水处理问题一直是困扰行业技术人员的一大难题,由于污水中大量含有重金属,因此必须经过多级处理才能够转化为对环境无污染的废水,但由于重金属污水的处理耗费成本高,而且过程控制不便,时常难以一次性将污水中的重金属全部除减至符合国家要求,因此通常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回流或其他工序进行再次净化,不仅耗费资金,而且难度大,耗费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方便且节约人力的多层印制线路板印制废水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层印制线路板印制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废水收集池、调节池、中和池、过滤塔、药液储罐、PH调节液储罐、沉淀池、压滤机、烘干机、藻类培养池、清水收集池和控制器,所述调节池的进料口与废水收集池管路连接,调节池上端与药液储罐的出口管路连接,药液储罐内存储有絮凝剂和沉淀剂,调节池的液相出口与中和池的进料口管路连接,调节池的污泥出口与沉淀池管路连接,沉淀池的污泥出口与压滤机管路连接,压滤机的出料口与烘干机的进料口连接,沉淀池的液相出口与中和池的进料口管路连接,中和池的上端与PH调节液储罐的出口管路连接,中和池的污泥出口与沉淀池的进料口连接,中和池的液相出口与过滤塔的进料口管路连接,过滤塔的出料口与藻类培养池的进料口连接,藻类培养池的出料口与清水收集池连接,所述的管路上均设有辅助物质传输的泵,所述药液储罐和PH调节液储罐的出口管路上均设有电磁阀和电子流量计,所述的泵、电磁阀和电子流量计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并由控制器控制。

  进一步,所述的PH调节液储罐包括储存有碱性调节液的第一调节液储罐和存储有酸性调节液的第二调节液储罐,所述第一调节液储罐和第二调节液储罐的出口均与中和池管路连接且管路上均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电子流量计和电磁阀。

  进一步,所述的过滤塔包括砂滤塔和活性炭过滤塔,所述砂滤塔的进料口与中和池的液相出口管路连接,砂滤塔的出料口与活性炭过滤塔的进料口管路连接,活性炭过滤塔的出料口与藻类培养池的进料口管路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藻类培养池与清水收集池之间还管路连接有微生物过滤器。

  进一步,所述压滤机的出料口与烘干机的进料口通过传送带连接。

  进一步,所述藻类培养池内的藻类至少包括极大螺旋藻、绿藻、小球藻、叉边螺旋藻、海黍子、马尾藻中的一种。

  进一步,所述的藻类培养池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上均设有电子流量计和电磁阀并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压滤机还设有压滤液出口并与调节池的进料口管路连接且管路上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泵。

  进一步,所述调节池、沉淀池的液相出口处均设有滤网。

  进一步,所述的调节池内设有重金属离子检测器,所述中和池内设有PH检测器,所述的藻类培养池内设有水质检测器,所述的重金属离子检测器、PH检测器和水质检测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利用废水收集池来汇集印制线路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再将其输送至调节池中进行絮凝和沉淀处理,使废水中的铁、铜、镍、铬等重金属离子被沉淀,大大降低废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其中沉淀物最终由压滤机和烘干机进行制作成固体废料,经处理的废水被输送至中和池进行调节其PH,使溶液的腐蚀性降低,还可以进一步沉淀掉部分大颗粒和部分重金属离子,再由过滤塔进行吸附处理中和处理后废水使得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异味被去除,另外调节池通过管路和药液储罐进行连接,并通过管路上的泵和电磁阀实现远程控制加料,不仅更为安全,还节约人力,中和池也管路连接有PH调节液储罐,使得在调节池和中和池中的处理过程实现了机械化控制,提高处理效率和及时性,另外,经过滤塔过滤的废水被送至藻类培养池中,通过藻类的重金属富集作用和消耗废水中的磷、氮等元素,配合水质检测器,使得经多级处理后的废水能够被更为安全可靠的处理呈符合环境排放要求的水,避免了二次污染和降低了处理成本和风险,取得了大大的进步,最终处理好的水被存储在清水收集池中供生产使用或选择性外排。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