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8.17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44; C02F103/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硫废水高效分离系统,包括进水管、超滤膜装置、纳滤膜装置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第一高压泵,所述超滤膜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纳滤膜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超滤膜装置的淡水出口,所述纳滤膜装置的淡水出口连通所述出水管,所述纳滤膜装置的进水口处设有第二高压泵,所述超滤膜装置和纳滤膜装置均为错流式过滤设备且均设有反冲洗配件,所述超滤膜装置的淡水出口与所述纳滤膜装置的淡水出口处分别设有超滤膜淡水阀以及纳滤膜淡水阀。本发明可反洗的超滤膜和纳滤膜装置及独特的反洗操作增强了超滤膜和纳滤膜的抗污堵能力,提高了膜的使用寿命,延长了清洗周期,简化了工艺流程,延长了设备的维护周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脱硫废水高效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16)、超滤膜装置(6)、纳滤膜装置(8)和出水管(17),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第一高压泵(13),所述超滤膜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纳滤膜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超滤膜装置的淡水出口,所述纳滤膜装置的淡水出口连通所述出水管,所述纳滤膜装置(8)的进水口处设有第二高压泵(14),所述超滤膜装置(6)和纳滤膜装置(8)均为错流式过滤设备且均设有反冲洗配件(15),所述超滤膜装置(6)的淡水出口与所述纳滤膜装置(8)的淡水出口处分别设有超滤膜淡水阀(11)以及纳滤膜淡水阀(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水高效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装置(6)和所述纳滤膜装置(8)之间的流道上还设有多介质过滤器(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水高效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处理池组,所述进水管(15)的进水口与所述前处理池组相连通,所述超滤膜装置(6)的浓水出口和所述纳滤膜装置(8)的浓水出口均与所述前处理池组通过水管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硫废水 高效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池组包括依次连通的废水收集池(1)、初级沉淀池(2)、二级沉淀池(3)、三级沉淀池(4)和第一清水池(5),所述第一清水池(5)与所述进水管(15)连通,所述三级沉淀池(4)与所述超滤膜装置(6)的浓水出口通过水管相连通,所述二级沉淀池(3)与所述纳滤膜装置(8)的浓水出口通过水管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硫废水高效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泥水分离装置(10),所述初级沉淀池(2)、二级沉淀池(3)和三级沉淀池(4)均与所述泥水分离装置(10)的进水口通过水管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硫废水高效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分离装置(10)的出水口与所述初级沉淀池(2)通过水管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硫废水高效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分离装置(10)为板框压滤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水高效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清水池(9),所述出水管(17)与所述第二清水池(9)相连通。
说明书
一种脱硫废水高效分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力发电厂脱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硫废水高效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燃煤发电在我国能源产业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高污染高耗能的现实迫使政府逐年加强对燃煤发电的管控,不断提高环保标准以加速火电产业的节能减排改革。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在我国应用广泛,目前我国90%以上的燃煤电厂均采用这种技术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然而该工艺产生的脱硫废水具有盐分高,悬浮物浓度高,硬度高,腐蚀性强及含有某些重金属离子等特点,成为燃煤电厂最难处理的废水之一。由于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根据DL/T 5196-2004火力发电厂延期脱硫设计技术规程,在有脱硫废水产生的电厂,需单独设置脱硫废水处理系统,脱硫废水必须经过严格处理才能排放。随着国务院《水十条》的推行,国家逐年强化对各领域水污染的治理力度,为响应国家政策,可实现废水资源化、减量化的零排放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脱硫废水的零排放是指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使经过前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标准的脱硫废水不以液体的形式排出电厂的过程,一般分为前处理、浓缩、固化三个步骤。由于脱硫废水多呈弱酸性(pH为4~6.5),且包含Ca2+、Mg2+、SO42-、SO32-、Cl-、Na+、K+、Cd、Hg、Cr、As、Pb、Ni、Cu、Zn、F-、硅、氨氮、硫化物等几十种各类污染物、大量悬浮颗粒物,具有水质水量波动大、腐蚀性强、硬度盐分高等特点,因此如何高效的去除脱硫废水中各类污染物,以最大限度的减小对后续系统的影响,是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的关键。
脱硫废水传统的前处理工艺主要以简单的物理化学处理为主,包括中和、絮凝沉降、泥水分离等工序,俗称三联箱,然而经过该工艺处理后的出水水质仍然较差,悬浮颗粒物、Ca2+、Mg2+、SO42-、Cl-等物质引起的污堵问题仍然无法满足后续零排放处理工艺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脱硫废水高效分离系统,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脱硫废水高效分离系统,其目的在于针对经传统前处理工艺处理后的脱硫废水出水水质不能满足进一步零排放要求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分离系统,可反洗的超滤膜及独特的反洗操作大大增强了超滤膜的抗污堵能力,提高了膜的使用寿命,延长了清洗周期,不仅实现了脱硫废水的高效固液和液质分离,还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延长了设备的维护周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脱硫废水高效分离系统包括进水管、超滤膜装置、纳滤膜装置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第一高压泵,所述超滤膜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纳滤膜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超滤膜装置的淡水出口,所述纳滤膜装置的淡水出口连通所述出水管,所述纳滤膜装置的进水口处设有第二高压泵,所述超滤膜装置和纳滤膜装置均为错流式过滤设备且均设有反冲洗配件,所述超滤膜装置的淡水出口与所述纳滤膜装置的淡水出口处分别设有超滤膜淡水阀以及纳滤膜淡水阀。
进一步地,所述超滤膜装置和所述纳滤膜装置之间的流道上还设有多介质过滤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前处理池组,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前处理池组相连通,所述超滤膜装置的浓水出口和所述纳滤膜装置的浓水出口均与所述前处理池组通过水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前处理池组包括依次连通的废水收集池、初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三级沉淀池和第一清水池,所述第一清水池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三级沉淀池与所述超滤膜装置的浓水出口通过水管相连通,所述二级沉淀池与所述纳滤膜装置的浓水出口通过水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泥水分离装置,所述初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和三级沉淀池均与所述泥水分离装置的进水口通过水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泥水分离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初级沉淀池通过水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泥水分离装置为板框压滤机。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清水池,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第二清水池相连通。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脱硫废水高效分离系统,可反洗的超滤膜和纳滤膜装置及独特的反洗操作大大增强了超滤膜和纳滤膜的抗污堵能力,提高了膜的使用寿命,延长了清洗周期;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脱硫废水高效分离系统,有效降低脱硫废水中的各类污染物质,把硬度物质截留在污泥中,将脱硫废水转化成为以硫酸钠和氯化钠为主要溶质的溶液,减少废水在零排放处理工艺中的结垢和污堵倾向;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脱硫废水高效分离系统,不仅实现了脱硫废水的高效固液和液质分离,还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延长了设备的维护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