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处理nisin废水pH方法

发布时间:2019-3-1 9:04:1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8.17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IPC分类号C02F3/34; C12N1/14; C12R1/7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nisin废水pH的方法,包括采用发酵法处理nisin废水,并将宛氏拟青霉应用在nisin废水处理上,使其在nisin废水原液中培养保持活力,通气搅拌7~9天,即可使nisin废水的pH达到中性且COD下降60%~90%。本发明得到的一种处理nisin废水pH的方法,只加入菌种,不加入其他物质,非常经济;而且方法简便,非常容易大规模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处理nisin废水pH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发酵法处理nisin废水,并将宛氏拟青霉应用在nisin废水处理上,使其在nisin废水原液中培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nisin废水pH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筛选法将宛氏拟青霉接入到nisin废水中,然后将nisin废水放到28℃,150r/min转速中培养,经过7~9天时间后得到中性pH且COD降解率为70%~90%的nisin废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处理nisin废水pH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降解后的pH值为6.0~8.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处理nisin废水pH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宛氏拟青霉是通过土壤分离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处理nisin废水pH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筛选法将宛氏拟青霉接入到nisin废水中,然后将nisin废水放到28℃,150r/min转速中培养,经过7~9天时间后得到中性pH7且COD降解率为90%的nisin废水。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处理nisin废水pH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宛氏拟青霉的筛选方式是:

  (1)土壤菌悬液的制备

  从nisin废水排放口取土壤样品,接入无菌水,制成土壤菌悬液;

  (2)土壤菌株的初筛

  将nisin废水加入琼脂制成平板,步骤(1)得到的土壤菌悬液涂布在平板上,放入到两个不同温度的培养箱中培养,且所述温度范围为28℃-37℃,7天后得到2株菌株;

  (3)土壤菌株的复筛

  将步骤(2)中得到的2株菌株用pH为4的PDA培养基培养3天,然后接入到nisin废水中28℃-30℃通气培养;当发现其中一株菌株优于另外一株时,经过测序鉴定宛氏拟青霉。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处理nisin废水 pH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宛氏拟青霉的筛选方式是:

  (1)土壤菌悬液的制备

  从nisin废水排放口取土壤样品,接入无菌水,制成土壤菌悬液;

  (2)土壤菌株的初筛

  将nisin废水加入琼脂制成平板,步骤(1)得到的土壤菌悬液涂布在平板上,放入到两个不同温度的培养箱中培养,且所述温度范围为28℃-37℃,7天后得到2株菌株;

  (3)土壤菌株的复筛

  将步骤(2)中得到的2株菌株用pH为4的PDA培养基培养3天,然后接入到nisin废水中28℃-30℃通气培养;当发现其中一株菌株优于另外一株时,经过测序鉴定宛氏拟青霉。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处理nisin废水pH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宛氏拟青霉的筛选方式是:

  (1)土壤菌悬液的制备

  从nisin废水排放口取土壤样品,接入无菌水,制成土壤菌悬液;

  (2)土壤菌株的初筛

  将nisin废水加入琼脂制成平板,步骤(1)得到的土壤菌悬液涂布在平板上,放入到两个不同温度的培养箱中培养,且所述温度范围为28℃-37℃,7天后得到2株菌株;

  (3)土壤菌株的复筛

  将步骤(2)中得到的2株菌株用pH为4的PDA培养基培养3天,然后接入到nisin废水中28℃-30℃通气培养;当发现其中一株菌株优于另外一株时,经过测序鉴定宛氏拟青霉。

  说明书

  一种处理nisin废水pH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处理nisin废水pH的方法。

  背景技术

  Nisin是一种乳酸链球菌素的天然生物活性抗菌肽,是具有很强杀菌作用的小分子肽,由乳酸球菌属微生物代谢过程中合成和分泌的,是利用生物分离技术提取的一种安全、高效、纯天然的活性物质。目前,Nisin在我国的年产量已超过250吨,但是伴随Nisin生产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发酵废液,所以我国每年超过5万吨废液排放量就是Nisin产生的。在生产乳酸链球菌生产后,提取Nisin后剩余的废弃物为Nisin发酵废水,具有C/N低、氯离子浓度高、pH低、COD高等特点,作为废弃液,直接排放的话将会对环境产生十分恶劣的影响。传统的废液处理方法是采用加水稀释,直至符合我国污水排放标准。但是该方法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同时并不符合工厂生产中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不能适用于较大规模的生产。

  目前的科研与生产中,为了使被处理发酵废水的各项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对发酵废水处理的最终目的是去除Nisin废水中残留的糖等高浓度、有机营养物质和含有的蛋白质,提高Nisin废水的pH和降低废水的COD值。现阶段,Nisin发酵废水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物理化学法、生化法、化学法、物理法、物理生物法,近几年还出现了超渗透压处理污水技术。

  近几年才在国内应用到了污水处理领域的新技术是生化法污水处理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污水的污染物质通过生化反应分解为简单的无害物质,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在国外生活污水的处理方面,生化法污水处理技术已经得到了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且显示出了其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工艺简单的特点。现在很多废水的处理都是用生化法,糖蜜废水处理的核心就是生化法,在70年代时腈纶废水就采用生化法处理,焦化废水的处理上国内各焦化企业大多采用生化法处理,但生化法处理nisin废水的方法还都处在实验室阶段,没有可行的工厂话方案,主要是nisin废水的pH过低,很多菌种都不生长或者生长太缓慢,因此如何通过菌种将废水的污染物质COD进行快速降解的方法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处理nisin废水pH的方法,能够快速的对工厂nisin废水进行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处理nisin废水pH的方法,包括采用发酵法处理nisin废水,并将宛氏拟青霉应用在nisin废水处理上,使其在nisin废水原液中培养。

  作为优选,上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筛选法将宛氏拟青霉接入到nisin废水中,然后将nisin废水放到28℃,150r/min转速中培养,经过7~9天时间后得到中性pH且COD降解率为70%~90%的nisin废水。

  进一步,降解后的pH值为6.0~8.0。

  进一步,所述宛氏拟青霉是通过土壤分离得到。

  进一步,通过筛选法将宛氏拟青霉接入到nisin废水中,然后将nisin废水放到28℃,150r/min转速中培养,经过7~9天时间后得到中性pH7且COD降解率为90%的nisin废水。

  进一步,所述宛氏拟青霉的筛选方式是:

  (1)土壤菌悬液的制备

  从nisin废水排放口取土壤样品,接入无菌水,制成土壤菌悬液;

  (2)土壤菌株的初筛

  将nisin废水加入琼脂制成平板,步骤(1)得到的土壤菌悬液涂布在平板上,放入到两个不同温度的培养箱中培养,且所述温度范围为28℃-37℃,7天后得到2株菌株;

  (3)土壤菌株的复筛

  将步骤(2)中得到的2株菌株用pH为4的PDA培养基培养3天,然后接入到nisin废水中28℃-30℃通气培养;当发现其中一株菌株优于另外一株时,经过测序鉴定宛氏拟青霉。

  本发明得到的一种处理nisin废水pH的方法,只加入菌种,不加入其他物质,非常经济;而且方法简便,非常容易大规模处理。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