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12.07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1/12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镇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应用,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沉砂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过滤池和消毒池,所述好氧池和所述缺氧池相连,所述二沉池的污泥排放口与所述厌氧池连接;所述二沉池的污泥排放口与污泥浓缩池连接,所述污泥浓缩池分别与污泥脱水机和所述沉砂池连接,所述污泥脱水机与所述沉砂池连接。本发明采用物化+生化+物化相结合的工艺处理城镇污水,具有工艺合理、处理效果稳定的优点,出水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城镇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沉砂池、生物处理单元、二沉池、过滤池和消毒池,所述生物处理单元用于利用生化处理去除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所述二沉池的污泥排放口与污泥浓缩池连接,所述污泥浓缩池分别与污泥脱水机和所述沉砂池连接,所述污泥脱水机与所述沉砂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镇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生物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所述好氧池与所述缺氧池相连,所述二沉池的污泥排放口与所述厌氧池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镇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为V型滤池,所述V型滤池采用微阻力配水系统,滤料为单层石英砂均质滤料,石英砂层厚1.2米,石英砂的有效粒径为0.90~1.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镇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包括粗格栅和细格栅,所述粗格栅的栅条间隙为30mm,所述细格栅的栅条间隙为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镇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为辐流式沉淀池,池中设置刮吸泥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镇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的容积比为1:1:3。
7.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在处理城镇污水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步骤1,将城镇污水通过格栅去除漂浮物和悬浮物后通入曝气沉砂池;
步骤2,污水经过曝气沉砂池去除大部分的无机砂粒;
步骤3,沉砂池出水依次通过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以去除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好氧池部分出水回流至缺氧池,其余出水进入二沉池;
步骤4,污水在二沉池中进一步去除悬浮物,二沉池的部分污泥回流至厌氧池;
步骤5,二沉池出水依次通过过滤池和消毒池后排出;
步骤6,二沉池的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进行重力浓缩,所得上清液回流至沉砂池;浓缩后的污泥进入污泥脱水机进行脱水,所得渗滤液回流至沉砂池,脱水所得泥饼外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好氧池出水回流的比例为三分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的污泥回流比为1:3。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污水在厌氧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5h,在缺氧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5h,在好氧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5h。
说明书
一种城镇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城镇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城镇污水的不断排放及其处理问题。为解决缓解环境的压力,城镇污水的处理问题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要面临与解决的问题之一。
城镇污水包括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机关、学校、医院、商业服务机构及各种公共设施排水,以及允许排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等,具有以下特点:(1)人口少,用水量标准较低,污水处理规模小;(2)产业结构区域特定差异、受雨季影响及用水量时变化系数较大,因此污水水量、水质变化大;(3)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经济承受能力弱,可供选择的适用技术少;(4)由于处理规模小而造成工程建设费及运行费用过高;(5)维护管理技术人员及运行管理经验严重缺乏。目前,我国尚无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处理规模小于2万吨/日,多集中在2000~5000吨/日)的相适应的处理工艺。
公开日为2012年11月14日的中国专利201210302700.7公开了一种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格栅污水处理装置、沉砂池、缺氧池、MBR好氧池、内部填充有纳米水合氧化铁的复合吸附剂的吸附滤池以及消毒池,其中,MBR好氧池底部设有用于排出污泥的污泥出口,该处理系统对应的处理方法包括用格栅污水处理装置去除悬浮物、用沉砂池沉淀无机颗粒、反硝化脱氮处理、用MBR膜组件深度净化处理、用纳米水合氧化铁吸附剂进行去磷处理以及对经过上述步骤的处理水进行消毒处理,其中MBR膜组件深度净化处理的部分污泥回流至反硝化脱氮处理中。该技术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需要采用技术含量较高的处理剂,其应用和维护都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不适用于城镇污水的处理。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镇污水处理装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装置在处理城镇污水中的应用。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城镇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沉砂池、生物处理单元、二沉池、过滤池和消毒池,所述生物处理单元用于利用生化处理去除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所述二沉池的污泥排放口与污泥浓缩池连接,所述污泥浓缩池分别与污泥脱水机和所述沉砂池连接,所述污泥脱水机与所述沉砂池连接。
所述主体生物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所述好氧池与所述缺氧池相连,所述二沉池的污泥排放口与所述厌氧池相连。
所述过滤池为V型滤池,所述V型滤池采用微阻力配水系统,滤料为单层石英砂均质滤料,石英砂层厚1.2米,石英砂的有效粒径为0.90~1.20mm。
所述格栅包括粗格栅和细格栅,所述粗格栅的栅条间隙为30mm,所述细格栅的栅条间隙为8mm。
所述二沉池为辐流式沉淀池,池中设置刮吸泥机。
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的容积比为1:1:3。
上述装置在处理城镇污水时的应用,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步骤1,将城镇污水通过格栅去除漂浮物和悬浮物后通入曝气沉砂池;
步骤2,污水经过曝气沉砂池去除大部分的无机砂粒;
步骤3,沉砂池出水依次通过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以去除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好氧池部分出水回流至缺氧池,其余出水进入二沉池;
步骤4,污水在二沉池中进一步去除悬浮物,二沉池的部分污泥回流至厌氧池;
步骤5,二沉池出水依次通过过滤池和消毒池后排出;
步骤6,二沉池的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进行重力浓缩,所得上清液回流至沉砂池;浓缩后的污泥进入污泥脱水机进行脱水,所得渗滤液回流至沉砂池,脱水所得泥饼外运。
好氧池出水回流的比例为三分之一。
所述二沉池的污泥回流比为1:3。
污水在厌氧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5h,在缺氧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5h,在好氧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5h。
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物化+生化(厌氧+缺氧+好氧)+物化相结合的工艺方法,对城镇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污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的要求,处理及维护过程简便,处理效果好,装置运行可靠,经济合理。本发明的城镇污水处理装置和应用不仅拓宽了这一类污水的治理工艺,而且对其他工业污水的治理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