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12.28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IPC分类号E03B3/02; E03F5/10; E03F5/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厂雨水综合利用与废水处理的一体化系统,其包括主厂房雨水收集装置、封闭煤场雨水收集装置、绿地雨水收集装置,其还包括雨水调节池、溢流堰和工业废水收集装置,主厂房雨水收集装置、封闭煤场雨水收集装置、绿地雨水收集装置均通过雨水排水管道与雨水调节池连通。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溢流堰将雨水调节池与工业废水池结合起来,不仅能将电厂厂区内的雨水集中收集,有效利用,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效果;同时,将工业废水池有效地利用起来,可对被污染的雨水进行处理去污后再用于电厂机组的运行,减少了污水的排放,利于环境保护;此外,本实用新型无需单独设置污水处理装置,降低了电厂的初期投资及运行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厂雨水综合利用与废水处理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厂房雨水收集装置、封闭煤场雨水收集装置、绿地雨水收集装置、雨水调节池、溢流堰和工业废水收集装置,所述工业废水收集装置包括工业废水池,所述主厂房雨水收集装置、所述封闭煤场雨水收集装置、所述绿地雨水收集装置均通过雨水排水管道与所述雨水调节池连通,所述溢流堰设于所述雨水调节池与所述工业废水池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雨水综合利用与废水处理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厂房雨水收集装置包括竖直设于房屋上的雨落管,所述雨落管的底端通过弃流管与弃流箱连通,所述弃流管的出水端位于所述弃流箱内部,所述弃流管的出水端设有浮球阀,在所述弃流管上方的所述雨落管的管壁上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旁路管与所述雨水排水管道连通;所述弃流箱的下部设有放空管,所述放空管上设有放空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雨水综合利用与废水处理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煤场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设于封闭煤场两侧的集水沟,所述集水沟内水平铺设有初级过滤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厂雨水综合利用与废水处理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沟为内侧由浆砌片石砌筑而成的对称梯形明沟,所述集水沟的底宽为0.4m、深为0.5m、边坡系数为1、沟底坡度为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厂雨水综合利用与废水处理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过滤层包括不锈钢编织网,所述不锈钢编织网内填充有碎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雨水综合利用与废水处理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设于地表下的渗水管,所述渗水管的外壁包设有过滤网,所述渗水管上开设有若干收集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雨水综合利用与废水处理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包括第一溢流堰和第二溢流堰,所述第一溢流堰和所述第二溢流堰均采用WES剖面堰,所述第一溢流堰与所述第二溢流堰之间设有缓冲渠,所述第一溢流堰曲面的一侧靠近所述雨水调节池,所述第二溢流堰曲面的一侧靠近所述工业废水池,所述第一溢流堰的堰顶与所述雨水排水管道的中心等高,所述第一溢流堰的堰底与所述雨水排水管道的管底等高,在所述第二溢流堰的堰顶设有钢闸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厂雨水综合利用与废水 处理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溢流堰的堰顶比所述第二溢流堰的堰顶高100~15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厂雨水综合利用与废水处理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闸门通过起重设备控制开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雨水综合利用与废水处理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排水管道的出水口设有过滤格栅。
说明书
一种电厂雨水综合利用与废水处理的一体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厂节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电厂雨水综合利用与废水处理的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北方富煤缺水地区,大型燃煤发电机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用水问题。除了采用先进的节水工艺如空冷系统外,雨水的回收利用也是一种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手段。
雨水作为电厂用水的补水,在实际利用时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气候条件、降雨季节的分配、雨水水质情况以及特定环境建筑物等因素的影响。
电厂厂区内建筑物密集,硬化道路及场地面积较大。对于电厂厂区内的雨水主要有建筑物屋面、道路、绿地3种汇流介质,其中电厂的建筑物主要包括主厂房和封闭煤场,由于北方燃煤电厂的厂区范围内的污染相对较大,所以以上3种回流介质的雨水中的悬浮物含量相对较高。目前,电厂的雨水有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是经雨水管道进入检查井后,再通过雨水提升设备外排;第二种是将雨水集中收集后,再进行去污处理。以上两种方式存在以下缺点:第一种方式,雨水直接外排导致雨水没有被有效利用,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且被污染后的雨水直接外排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第二种方式中,需要采用单独的污水处理装置,增加了电厂的初期投资及运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利用雨水的电厂雨水综合利用与废水处理的一体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
一种电厂雨水综合利用与废水处理的一体化系统,其包括主厂房雨水收集装置、封闭煤场雨水收集装置、绿地雨水收集装置、雨水调节池、溢流堰和工业废水收集装置,所述工业废水收集装置包括工业废水池,所述主厂房雨水收集装置、所述封闭煤场雨水收集装置、所述绿地雨水收集装置均通过雨水排水管道与所述雨水调节池连通,所述溢流堰设于所述雨水调节池与所述工业废水池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主厂房雨水收集装置包括竖直设于房屋上的雨落管,所述雨落管的底端通过弃流管与弃流箱连通,所述弃流管的出水端位于所述弃流箱内部,所述弃流管的出水端设有浮球阀,在所述弃流管上方的所述雨落管的管壁上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旁路管与所述雨水排水管道连通;所述弃流箱的下部设有放空管,所述放空管上设有放空阀。
进一步的,所述封闭煤场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设于封闭煤场两侧的集水沟,所述集水沟内水平铺设有初级过滤层。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沟为内侧由浆砌片石砌筑而成的对称梯形明沟,所述集水沟的底宽为0.4m、深为0.5m、边坡系数为1、沟底坡度为2‰。
进一步的,所述初级过滤层包括不锈钢编织网,所述不锈钢编织网内填充有碎石。
进一步的,所述绿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设于地表下的渗水管,所述渗水管的外壁包设有过滤网,所述渗水管上开设有若干收集孔。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堰包括第一溢流堰和第二溢流堰,所述第一溢流堰和所述第二溢流堰均采用WES剖面堰,所述第一溢流堰与所述第二溢流堰之间设有缓冲渠,所述第一溢流堰曲面的一侧靠近所述雨水调节池,所述第二溢流堰曲面的一侧靠近所述工业废水池,所述第一溢流堰的堰顶与所述雨水排水管道的中心等高,所述第一溢流堰的堰底与所述雨水排水管道的管底等高,在所述第二溢流堰的堰顶设有钢闸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溢流堰的堰顶比所述第二溢流堰的堰顶高100~150mm。
进一步的,所述钢闸门通过起重设备控制开闭。
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排水管道的出水口设有过滤格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溢流堰将雨水调节池与工业废水处池结合起来,不仅能将电厂厂区内的雨水集中收集,有效利用,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效果;同时,将工业废水池有效地利用起来,可对被污染的雨水进行处理去污后再用于电厂机组的运行,减少了污水的排放,利于环境保护;此外,本实用新型无需单独设置污水处理装置,降低了电厂的初期投资及运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