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不易堵塞污水处理罐

发布时间:2019-3-15 14:03:0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12.27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IPC分类号B01D29/50; B01D29/03; B01D29/33; B01D29/64; B01D29/90; C02F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易堵塞的污水处理罐,罐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污口,过滤板横贯在罐体的内部,过滤筒沿罐体的高度方向竖直设置,过滤筒内设置有供清水流动的清水通道,过滤筒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过滤孔,引流装置包括第一引流部和第二引流部,第一引流部设置在进水口的下端,第二引流部设置在过滤板与罐体侧壁之间的间隙正下方,过滤板与罐体侧壁之间的间隙上设置有密封板,罐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密封板相连接的打开机构,打开机构可驱动密封板打开或关闭间隙,清洗机构包括驱动单元、旋转杆和清洗杆,驱动单元驱动旋转杆运动以带动清洗杆对各过滤板的表面进行清洗。本发明提供的污水处理罐,可有效避免污水中的杂质对过滤孔造成堵塞。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不易堵塞的污水处理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污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内部,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筒和过滤板,所述过滤板横贯在所述罐体的内部,所述过滤筒沿所述罐体的高度方向竖直设置,所述过滤筒内设置有供清水流动的清水通道,所述过滤筒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第一过滤孔,且从所述罐体的顶部到底部的方向上,各所述第一过滤孔的孔径逐渐增大;

  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包括第一引流部和第二引流部,所述第一引流部设置在所述进水口的下端,以将所述污水引流至所述过滤筒上,所述第二引流部设置在所述过滤板与所述罐体侧壁之间的间隙正下方,所述过滤板与所述罐体侧壁之间的间隙上设置有密封板,所述罐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密封板相连接的打开机构,所述打开机构可驱动所述密封板打开或关闭所述间隙;

  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驱动单元、旋转杆和清洗杆,所述清洗杆固定在所述旋转杆上,所述清洗杆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过滤板相匹配的清洗部,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旋转杆运动以带动所述清洗杆对各所述过滤板的表面进行清洗;

  所述旋转杆有两个,各所述旋转杆上均连接有所述清洗杆,各所述过滤板上均设置有供所述旋转杆旋转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沿所述过滤板的周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的顶部封闭,所述过滤筒的底部固定在所述罐体的底板上,所述清水通道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环绕所述过滤筒设置,所述弧形板的内侧边均与所述过滤筒的外侧壁相固定,所述弧形板的外侧边与所述罐体内侧壁之间设置有供污水流动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有多个,多个所述过滤板沿所述过滤筒的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过滤板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孔,且从所述过滤筒的顶部到底部的方向上,所述过滤板上的第二过滤孔的数目逐渐增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部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水口下端的弧形引流板,所述弧形引流板的下端与所述过滤筒的外侧壁相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流部包括倾斜板和导流板,所述倾斜板的上端设置在所述间隙的下方且与所述罐体的内侧壁相固定,所述导流板与所述过滤板的表面相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板上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沿所述倾斜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说明书

  不易堵塞的污水处理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不易堵塞的污水处理罐。

  背景技术

  随着水资源的日趋紧张,污水处理净化再利用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各种污水处理设备不断的被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工业污水由于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处理难度较大,常常需要大型的处理设备,而小型工厂或者家庭来说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存在面积庞大、设备复杂、处理时间长或存在处理效果不佳,处理成本高,出水水质差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设计有一种污水处理灌,在处理灌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器,通过过滤器对污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清水继续重复利用,但现有的技术中的过滤器一般都是过滤板,过滤板横贯在罐体内部对污水进行过滤,当过滤板上残留大量的污水过滤物后会对过滤板的过滤孔造成堵塞,无法进行过滤,需要对污水处理灌进行拆卸清洗后才能够继续使用,造成污水处理罐的污水处理效率低,且经常拆卸也增加了维护成本,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堵塞的污水处理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易堵塞的污水处理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污口,还包括: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内部,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筒和过滤板,所述过滤板横贯在所述罐体的内部,所述过滤筒沿所述罐体的高度方向竖直设置,所述过滤筒内设置有供清水流动的清水通道,所述过滤筒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过滤孔,且从所述罐体的顶部到底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过滤孔的孔径逐渐增大;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包括第一引流部和第二引流部,所述第一引流部设置在所述进水口的下端,以将所述污水引流至所述过滤筒上,所述第二引流部设置在所述过滤板与所述罐体侧壁之间的间隙正下方,所述过滤板与所述罐体侧壁之间的间隙上设置有密封板,所述罐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密封板相连接的打开机构,所述打开机构可驱动所述密封板打开或关闭所述间隙;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驱动单元、旋转杆和清洗杆,所述清洗杆固定在所述旋转杆上,所述清洗杆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过滤板相匹配的清洗部,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旋转杆运动以带动所述清洗杆对各所述过滤板的表面进行清洗。

  上述的污水处理罐,所述过滤筒的顶部封闭,所述过滤筒的底部固定在所述罐体的底板上,所述清水通道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

  上述的污水处理罐,所述过滤板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环绕所述过滤筒设置,所述弧形板的内侧边均与所述过滤筒的外侧壁相固定,所述弧形板的外侧边与所述罐体内侧壁之间设置有供污水流动的间隙。

  上述的污水处理罐,所述过滤板有多个,多个所述过滤板沿所述过滤筒的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过滤板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孔,且从所述过滤筒的顶部到底部的方向上,所述过滤板上的第二过滤孔的数目逐渐增多。

  上述的污水处理罐,所述第一引流部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水口下端的弧形引流板,所述弧形引流板的下端与所述过滤筒的外侧壁相平行。

  上述的污水处理罐,所述第二引流部包括倾斜板和导流板,所述倾斜板的上端设置在所述间隙的下方且与所述罐体的内侧壁相固定,所述导流板与所述过滤板的表面相平行。

  上述的污水处理罐,所述倾斜板上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沿所述倾斜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上述的污水处理罐,所述旋转杆有两个,各所述旋转杆上均连接有所述清洗杆,各所述过滤板上均设置有供所述旋转杆旋转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沿所述过滤板的周向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污水处理灌,在罐体上开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污口,在罐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引流装置和清洗机构,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筒和过滤板,引流装置将污水引流至过滤筒和过滤板上,过滤筒过滤对污水过滤后将清水从出水口排出,过滤筒在罐体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从而避免被污水中的杂质和絮状物堵塞,过滤板对污水中的杂质和絮状物过滤分离从排污口排出,同时通过清洗机构可对过滤组件进行清洗,从而避免污水残留物滞留在过滤组件上造成堵塞。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