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12.18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改进型的市政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固体废弃物过滤箱,固体废弃物过滤箱的前侧面设有控制开关组,固体废弃物过滤箱的上表面左侧设有导流槽,固体废弃物过滤箱的内侧面上端设有环形过滤格栅,环形过滤格栅的外侧面靠近导流槽下表面的一侧设有进液口,环形过滤格栅的内部设有倾斜设置的螺旋运料器,本新型改进型的市政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时占用空间小,可以快速对市政污水进行处理,锁止万向轮结合推杆的设置方便了固体垃圾的运输,通过膜生物反应器可以对市政污水中含有的有机废弃物进行降解,环形曝气管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固体颗粒在反应舱中堆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改进型的市政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固体废弃物过滤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废弃物过滤箱(4)的前侧面设有控制开关组(27),固体废弃物过滤箱(4)的上表面左侧设有导流槽(2),固体废弃物过滤箱(4)的内侧面上端设有环形过滤格栅(3),环形过滤格栅(3)的外侧面靠近导流槽(2)下表面的一侧设有进液口,环形过滤格栅(3)的内部设有倾斜设置的螺旋运料器(12),螺旋运料器(12)的出料口下方设有固体垃圾收集箱(13),固体废弃物过滤箱(4)的右侧设有污水处理箱(5),污水处理箱(5)的后侧设有淤泥收集箱(10),污水处理箱(5)的内部从左往右依次设有初沉舱(21)、反应舱(23)和二次沉淀舱(24),初沉舱(21)的内侧面上端设有第一支撑板(17),反应舱(23)的内侧面上端设有第二支撑板(18),二次沉淀舱(24)的内侧面上端设有第三支撑板(19),第一支撑板(17)的上表面设有第二淤泥泵(15)和第二液泵(16),第二淤泥泵(15)的进液口通过管道与初沉舱(21)的内部上表面相连,第二淤泥泵(15)的出液口通过管道与淤泥收集箱(10)的内部上表面相连,第二液泵(16)的进液口通过导管延伸至固体废弃物过滤箱(4)的内部,第二液泵(16)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延伸至初沉舱(21)的内部,第二支撑板(18)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液泵(6)和气泵(11),第一液泵(6)的进液口通过导管与初沉舱(21)的内部相通,第一液泵(6)的出液口通过导管与反应舱(23)的内部相通,第三支撑板(19)的上表面设有第三液泵(8)和第一淤泥泵(9),第三液泵(8)的进液口通过导管与反应舱(23)的内部相通,第三液泵(8)的出液口通过导管与二次沉淀舱(24)的内部相通,第一淤泥泵(9)的进液口通过导管与二次沉淀舱(24)的内部相通,第一淤泥泵(9)的出液口通过导管延伸至淤泥收集箱(10)的内部,污水 处理箱(5)的右侧面上端设有排液管(7),反应舱(23)的内部上表面设有膜生物反应器(22),控制开关组(27)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27)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液泵(6)、第三液泵(8)、第一淤泥泵(9)、气泵(11)、螺旋运料器(12)、第二淤泥泵(15)和第二液泵(16)的输入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改进型的市政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垃圾收集箱(13)的左侧面上端设有推杆(14),固体垃圾收集箱(13)的下表面设有锁止万向轮(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改进型的市政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舱(23)的内部上表面设有环形曝气管(26),气泵(11)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环形曝气管(26)的外侧面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改进型的市政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舱(21)的内部左侧面设有倾斜向下设置的第一沉淀板(20),二次沉淀舱(24)的内部左侧面设有倾斜向下设置的第二沉淀板(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改进型的市政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板(20)和第二沉淀板(25)的数量均不少于四个,不少于四个的第一沉淀板(20)均匀分布在初沉舱(21)的内部左侧面,不少于四个的第二沉淀板(25)均匀分布在二次沉淀舱(24)的内部左侧面。
说明书
一种新型改进型的市政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改进型的市政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生活用品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目前日常生活中往往会产生生活废水,这些生活废水中往往含有大量固体垃圾,这类生活废水外排将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污染 ,现有技术为专利申请号为CN105457387A的污水处理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污水处理箱,污水处理箱内置喷水导流器,喷水导流器一侧安装有喷水管,喷水管与喷水导流器连通,喷水管管口穿过污水处理箱延伸在污水处理箱外侧面上,喷水导流器底部设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固定在喷水导流器上,过滤装置内置滤管,滤管顶部分别穿过过滤装置及喷水导流器延伸在喷水导流器内,滤管底部与一加压泵连接,滤管与加压泵连通,加压泵位于过滤装置内,加压泵一侧连接有加压管,加压管管口穿过污水处理箱延伸在污水处理箱外侧面上,且加压管靠近管口设有加压控制阀,具有便于安装,维护方便的优点。但是,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存在着容易被体积较大的固体垃圾堵塞、无法处理含有大量垃圾的污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改进型的市政污水处理装置,可以很方便的将污水中含有的固体垃圾筛除,给污水处理的使用带来了便利,而且可以对污水中含有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进一步提升了污水的处理效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改进型的市政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固体废弃物过滤箱,所述固体废弃物过滤箱的前侧面设有控制开关组,固体废弃物过滤箱的上表面左侧设有导流槽,固体废弃物过滤箱的内侧面上端设有环形过滤格栅,环形过滤格栅的外侧面靠近导流槽下表面的一侧设有进液口,环形过滤格栅的内部设有倾斜设置的螺旋运料器,螺旋运料器的出料口下方设有固体垃圾收集箱,固体废弃物过滤箱的右侧设有污水处理箱,污水处理箱的后侧设有淤泥收集箱,污水处理箱的内部从左往右依次设有初沉舱、反应舱和二次沉淀舱,初沉舱的内侧面上端设有第一支撑板,反应舱的内侧面上端设有第二支撑板,二次沉淀舱的内侧面上端设有第三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二淤泥泵和第二液泵,第二淤泥泵的进液口通过管道与初沉舱的内部上表面相连,第二淤泥泵的出液口通过管道与淤泥收集箱的内部上表面相连,第二液泵的进液口通过导管延伸至固体废弃物过滤箱的内部,第二液泵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延伸至初沉舱的内部,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液泵和气泵,第一液泵的进液口通过导管与初沉舱的内部相通,第一液泵的出液口通过导管与反应舱的内部相通,第三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三液泵和第一淤泥泵,第三液泵的进液口通过导管与反应舱的内部相通,第三液泵的出液口通过导管与二次沉淀舱的内部相通,第一淤泥泵的进液口通过导管与二次沉淀舱的内部相通,第一淤泥泵的出液口通过导管延伸至淤泥收集箱的内部,污水处理箱的右侧面上端设有排液管,反应舱的内部上表面设有膜生物反应器,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液泵、第三液泵、第一淤泥泵、气泵、螺旋运料器、第二淤泥泵和第二液泵的输入端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体垃圾收集箱的左侧面上端设有推杆,固体垃圾收集箱的下表面设有锁止万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应舱的内部上表面设有环形曝气管,气泵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环形曝气管的外侧面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初沉舱的内部左侧面设有倾斜向下设置的第一沉淀板,二次沉淀舱的内部左侧面设有倾斜向下设置的第二沉淀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沉淀板和第二沉淀板的数量均不少于四个,不少于四个的第一沉淀板均匀分布在初沉舱的内部左侧面,不少于四个的第二沉淀板均匀分布在二次沉淀舱的内部左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改进型的市政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时占用空间小,可以快速对市政污水进行处理,锁止万向轮结合推杆的设置方便了固体垃圾的运输,通过膜生物反应器可以对市政污水中含有的有机废弃物进行降解,环形曝气管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固体颗粒在反应舱中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