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7.05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IPC分类号B65F3/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式对接垃圾车用污水收集装置,属于环卫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垃圾车内设有垃圾箱,垃圾箱设有后门,本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垃圾箱底部的接水槽和污水箱;后门内侧与垃圾箱之间设有密封橡胶,后门底部对应密封橡胶处设有导流板,导流板下沿伸入接水槽内,接水槽连通污水箱,污水箱侧面的底部安装有放水口。本装置集收集和排放于一体,能够有效收集箱体密封不严而渗漏的污水,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滴漏路面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并且能够有效阻挡雨水进入污水箱,从而提高污水箱的利用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压缩式对接垃圾车用污水收集装置,所述垃圾车内设有垃圾箱,所述垃圾箱设有后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垃圾箱底部的接水槽和污水箱;所述后门内侧与所述垃圾箱之间设有密封橡胶,所述后门底部对应所述密封橡胶处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下沿伸入所述接水槽内,所述接水槽连通所述污水箱,所述污水箱侧面的底部安装有放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式对接垃圾车用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下侧安装有挡雨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式对接垃圾车用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门内侧设有卡槽,所述密封橡胶通过所述卡槽安装在所述后门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式对接垃圾车用污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箱设有排污盖。
说明书
一种压缩式对接垃圾车用污水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式对接垃圾车用污水收集装置,属于环卫垃圾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垃圾集中处理概念的兴起,大型垃圾处理站逐渐远离市区,在城郊甚至远郊出现,市内垃圾转运的路程也逐渐增加,每天都有若干形形色色的垃圾转运车辆往返与市区与远郊之间,压缩式对接垃圾车便是其中一种。作为与压缩站对接使用的转运车,压缩式对接垃圾车单次转运量大,垃圾污水量也相应较大,防污防漏问题不容忽视。
据调查发现,市面上大部分压缩式对接垃圾车采用“后门密封+箱内排污”的方式,后门用密封条密封以防止污水泄漏,箱体后部底板打排污孔,污水通过排污孔流进污水箱。这种防污防漏方式效果明显,但局限性也比较明显:1.由于垃圾的推入及倾倒,排污孔常常被垃圾堵塞,若不及时清理,就失去排污的作用;2.车辆长期使用后,尾门橡胶会逐渐硬化老化,从而干裂失效,污水会通过裂缝渗漏滴落出来,造成环境二次污染。
还有部分压缩式对接垃圾车采用气动抽屉式接水槽,这种方式在尾门关闭后,以两根气缸推出接水槽,汇集从尾门渗漏的污水进入污水箱。但用户经常会在与压缩站对接时忘记收回接水槽,导致气缸由于撞击而损坏,无法继续收集污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有效收集箱体密封不严而渗漏的污水,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滴漏路面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的污水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缩式对接垃圾车用污水收集装置,所述垃圾车内设有垃圾箱,所述垃圾箱设有后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垃圾箱底部的接水槽和污水箱;所述后门内侧与所述垃圾箱之间设有密封橡胶,所述后门底部对应所述密封橡胶处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下沿伸入所述接水槽内,所述接水槽连通所述污水箱,所述污水箱侧面的底部安装有放水口。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导流板下侧安装有挡雨帘。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 所述后门内侧设有卡槽,所述密封橡胶通过所述卡槽安装在所述后门内侧。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污水箱设有排污盖。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集收集和排放于一体,能够有效收集箱体密封不严而渗漏的污水,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滴漏路面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并且能够有效阻挡雨水进入污水箱,从而提高污水箱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