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新型蒙古包式圆顶型污水净化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9-4-7 16:29:2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7.09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IPC分类号C02F3/30; C02F3/3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蒙古包式圆顶型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属于水环境治理设备领域,所述的新型蒙古包式圆顶型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外壳体、第一层内壳、第二层内壳、砼底座、微型增氧机、球型弹性填料、内腔壳体,本发明在处理黑臭水体过程中不引入外来菌种,利用土著微生物进行挂膜降解,属于原位净化设备,减少动力和人工消耗成本,配合人工浮岛处理效果更佳。且体积小,能耗低,吊装投放方便快捷。外壳体、第一层内壳、第二层内壳均采用黑色的PE圆弧形板材,可为微生物提供一个温暖的生存环境。且利用土著微生物净化水体,不引入外来生物,利于当地生态平衡及恢复。适应于河流、湖泊等水体黑臭的原位净化及水体生态恢复领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蒙古包式圆顶型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蒙古包式圆顶型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外壳体(1)、第一层内壳(2)、第二层内壳(3)、砼底座(4)、微型增氧机(5)、球型弹性填料(9)、内腔壳体(18),所述的外壳体(1)、第一层内壳(2)、第二层内壳(3)、内腔壳体(18)均呈圆柱形结构,且外壳体(1)为一个顶部与底部均封闭的圆柱体结构,外壳体(1)、第一层内壳(2)、第二层内壳(3)、内腔壳体(18)分别通过螺丝固定装置(14)固定安装在砼底座(4)上,外壳体(1)、第一层内壳(2)、第二层内壳(3)、内腔壳体(18)与砼底座(4)连接后从内至外依次形成独立的内腔Ⅰ区、内腔Ⅱ区、内腔Ⅲ区,内腔Ⅰ区、内腔Ⅱ区、内腔Ⅲ区内均填充有球型弹性填料(9),内腔壳体(18)形成的空间底部安装有微型增氧机(5),与微型增氧机(5)连接的进气管(6)的进气端与外界空气连通,微型增氧机(5)的出风管(10)分别设置在内腔Ⅰ区、内腔Ⅱ区、内腔Ⅲ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蒙古包式圆顶型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腔Ⅰ区、内腔Ⅱ区、内腔Ⅲ区采用穿孔隔板(15)均匀的划分成多个扇形小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蒙古包式圆顶型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砼底座(4)成“井”字型,“井”字型砼底座(4)的四个端部均设置有配重挂钩(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蒙古包式圆顶型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体(1)、第一层内壳(2)、第二层内壳(3)上贯穿设置有中心穿孔管(16),进气管(6)与吊钩(7)设置在中心穿孔管(16)内,中心穿孔管16的一端端部设置有格栅板弧形封口8,格栅板弧形封口8固定安装在外壳体1的外壁上,进气管6的进气端穿出格栅板弧形封口8与外界大气连通,吊钩7的一端固定在吊钩固定板17上,吊钩固定板17固定安装在砼底座4上,吊钩7的钩头部分穿出格栅板弧形封口8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蒙古包式圆顶型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腔Ⅰ区、内腔Ⅱ区、内腔Ⅲ区分别设置有呈环形的Ⅰ区环形管(11)、Ⅱ区环形管(12)、Ⅲ区环形管(13),Ⅰ区环形管(11)、Ⅱ区环形管(12)、Ⅲ区环形管(13)均与微型增氧机(5)的出风管(10)连通,Ⅰ区环形管(11)、Ⅱ区环形管(12)、Ⅲ区环形管(13)上均匀的开设有曝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蒙古包式圆顶型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体(1)、第一层内壳(2)、第二层内壳(3)采用黑色的PE弧形板材制成。

  说明书

  一种新型蒙古包式圆顶型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环境治理设备领域,具体地税,涉及一种新型蒙古包式圆顶型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体黑臭是一种生物化学现象,当水体遭受严重有机污染时,有机物的好氧分解使水体中耗氧速率大于复氧速率,造成水体缺氧,致使有机物降解不完全、速度减缓,厌氧生物降解过程生成硫化氢、胺、氨、硫醇等发臭物质,同时形成FeS、MnS等黑色物质,使水体发生黑臭.水体黑臭是严重的水污染现象,使水体完全丧失使用功能,并影响景观以及人类生活和健康。随着人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业高速的发展,自然水体接纳的污水量远远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黑臭水体的面积逐步加大,黑臭水体的整治,正是以人民的亲水需求为核心利益,着力解决与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问题,保障居民供水安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改善水体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营造亲水空间。

  当前的黑臭水治理技术主要分两种,一是投加外来菌种进行曝气充氧,属于原位治理;另一种是通过筑坝,将污染的水抽至一下集中处理区进行水污染处理,例如人工湿地、气浮、生化反应、絮凝沉淀等等。两位方法均存在很大缺点,第一是引入了外来菌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很易复发;第二种方法是动力消耗过大,工作强度高,还要占用其它用地,有的还投加化学药添加剂更是破坏了自然环境。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蒙古包式圆顶型污水净化处理装置,保障居民供水安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改善水体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营造亲水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新型蒙古包式圆顶型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外壳体1、第一层内壳2、第二层内壳3、砼底座4、微型增氧机5、球型弹性填料9、内腔壳体18,所述的外壳体1、第一层内壳2、第二层内壳3、内腔壳体18均呈圆柱形结构,且外壳体1为一个顶部与底部均封闭的圆柱体结构,外壳体1、第一层内壳2、第二层内壳3、内腔壳体18分别通过螺丝固定装置14固定安装在砼底座4上,外壳体1、第一层内壳2、第二层内壳3、内腔壳体18与砼底座4连接后从内至外依次形成独立的内腔Ⅰ区、内腔Ⅱ区、内腔Ⅲ区,内腔Ⅰ区、内腔Ⅱ区、内腔Ⅲ区内均填充有球型弹性填料9,内腔壳体18形成的空间底部安装有微型增氧机5的进气管6与外界空气连通,微型增氧机5的出风管10分别设置在内腔Ⅰ区、内腔Ⅱ区、内腔Ⅲ区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腔Ⅰ区、内腔Ⅱ区、内腔Ⅲ区采用穿孔隔板15均匀的划分成多个扇形小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的砼底座4成“井”字型,“井”字型砼底座4的四个端部均设置有配重挂钩20。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壳体1、第一层内壳2、第二层内壳3上贯穿设置有中心穿孔管16,微型增氧机5的进气管6与吊钩7设置在中心穿孔管16内,中心穿孔管16端部设置有格栅板弧形封口8,格栅板弧形封口8固定安装在外壳体1上,进气管6进气端穿出格栅板弧形封口8与外界大气连通,吊钩7的一端固定在吊钩固定板17上,吊钩固定板17固定安装在砼底座4上,吊钩7钩头部分穿出格栅板弧形封口8外。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腔Ⅰ区、内腔Ⅱ区、内腔Ⅲ区分别设置有呈环形的Ⅰ区环形管11、Ⅱ区环形管12、Ⅲ区环形管13,Ⅰ区环形管11、Ⅱ区环形管12、Ⅲ区环形管13均与微型增氧机5的出风管10连通,Ⅰ区环形管11、Ⅱ区环形管12、Ⅲ区环形管13上均匀的开设有曝气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壳体1、第一层内壳2、第二层内壳3采用黑色的PE弧形板材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处理黑臭水体过程中不引入外来菌种,利用土著微生物进行挂膜降解,属于原位净化设备,减少动力和人工消耗成本,配合人工浮岛处理效果更佳。且体积小,能耗低,吊装投放方便快捷。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