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9.01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IPC分类号B65F1/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渗沥液格栅的垃圾仓,包括:垃圾仓主体和渗沥液格栅;所述垃圾仓主体的垃圾仓壁的某一侧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渗沥液通道,所述渗沥液通道外侧设置有两个卡槽,两个所述卡槽分别设置于所述渗沥液通道的上方和下方;所述渗沥液格栅嵌装在所述卡槽中,覆盖所述渗沥液通道。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阻挡垃圾外溢的同时将渗沥液导出,减小了垃圾渗沥液对垃圾燃烧热值的影响,同时减小了垃圾渗滤液造成的二次污染。
翻译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有渗沥液格栅的垃圾仓,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仓主体和渗沥液格栅;
所述垃圾仓主体的垃圾仓壁的某一侧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渗沥液通道,所述渗沥液通道外侧设置有两个卡槽,两个所述卡槽分别设置于所述渗沥液通道的上方和下方;
所述渗沥液格栅嵌装在所述卡槽中,覆盖所述渗沥液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渗沥液格栅的垃圾仓,其特征在于:
所述渗沥液格栅包括格栅边框和支杆,所述格栅边框为矩形结构;
所述支杆包括横向支杆和纵向支杆,所述纵向支杆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所述格栅边框上,所述横向支杆沿水平方向固定在所述格栅边框和所述纵向支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渗沥液格栅的垃圾仓,其特征在于:
所述格栅边框和所述支杆均为不锈钢管,所述格栅边框和所述支杆相互焊接,所述渗沥液格栅的所述格栅边框和所述支杆的横切面均为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渗沥液格栅的垃圾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边框的宽度不小于40毫米,所述支杆的宽度不小于3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渗沥液格栅的垃圾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支杆之间的间隔和所述纵向支杆与所述格栅边框之间的间隔均小于50毫米,所述渗沥液通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所述渗沥液通道的半径或长度不小于50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渗沥液格栅的垃圾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沥液通道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所述渗沥液通道在高度方向上间隔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渗沥液格栅的垃圾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沥液通道的两端和/或中间还设置有卡槽,所述渗沥液格栅嵌装在所述渗沥液通道的两端和/或中间设置的卡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渗沥液格栅的垃圾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包括上卡槽和下卡槽,所述上卡槽有向下的开口,所述下卡槽有向上的开口,所述上卡槽和所述下卡槽用于卡制所述渗沥液格栅,所述上卡槽和所述下卡槽的槽底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渗沥液格栅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有渗沥液格栅的垃圾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槽和所述下卡槽的槽底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渗沥液格栅的高度之差小于所述卡槽的深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有渗沥液格栅的垃圾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渗沥液格栅的厚度,且两者之差不大于10厘米。
说明书
带有渗沥液格栅的垃圾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渗沥液格栅的垃圾仓。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的生活垃圾中含水量较大,在生活垃圾焚烧厂的建设中,需要考虑将垃圾中的渗沥液尽量沥出,以提高垃圾热值,保证高热值垃圾进入焚烧炉的良好运行。
在现有技术中,生活垃圾焚烧厂的垃圾仓是专门用于存储垃圾的一个大型混凝土池,垃圾在垃圾仓内发酵,产生较多的渗沥液,如果不能顺利导出渗沥液,会对垃圾焚烧产生影响,减小垃圾燃烧产生的热值。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渗沥液格栅的垃圾仓,通过在垃圾仓主体底部设置渗沥液通道,在渗沥液通道外部设置渗沥液格栅,阻挡垃圾外溢的同时将渗沥液导出,完成对渗沥液的收集和处理,减小了对垃圾燃烧热值的影响,同时减小了垃圾渗沥液造成的二次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渗沥液格栅的垃圾仓,包括:垃圾仓主体和渗沥液格栅;所述垃圾仓主体的垃圾仓壁的某一侧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渗沥液通道,所述渗沥液通道外侧设置有两个卡槽,两个所述卡槽分别设置于所述渗沥液通道的上方和下方;所述渗沥液格栅嵌装在所述卡槽中,覆盖所述渗沥液通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渗沥液格栅包括格栅边框和支杆,所述格栅边框为矩形结构;所述支杆包括横向支杆和纵向支杆,所述纵向支杆沿竖直方向上固定在所述格栅边框上,所述横向支杆沿水平方向上固定在所述格栅边框和所述纵向支杆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格栅边框和所述支杆均为不锈钢管,所述格栅边框和所述支杆相互焊接,所述渗沥液格栅的所述格栅边框和所述支杆的横切面均为矩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格栅边框的宽度不小于40毫米,所述支杆的宽度不小于30毫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纵向支杆之间的间隔和所述纵向支杆与所述格栅边框之间的间隔均小于50毫米,所述渗沥液通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所述渗沥液通道的半径或长度不小于50厘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渗沥液通道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所述渗沥液通道在高度方向上间隔分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渗沥液通道的两端和/或中间还设置有卡槽,所述渗沥液格栅嵌装在所述渗沥液通道的两端和/或中间设置的卡槽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卡槽包括上卡槽和下卡槽,所述上卡槽有向下的开口,所述下卡槽有向上的开口,所述上卡槽和所述下卡槽用于卡制所述渗沥液格栅,所述上卡槽和所述下卡槽的槽底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渗沥液格栅的高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上卡槽和所述下卡槽的槽底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渗沥液格栅的高度之差小于所述卡槽的深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卡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渗沥液格栅的厚度,且两者之差不大于10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垃圾仓主体底部设置渗沥液通道,在渗沥液通道外部设置渗沥液格栅,阻挡垃圾外溢的同时将立即渗沥液导出,完成对渗沥液的收集和处理,减小了对垃圾燃烧热值的影响,同时减小了垃圾渗沥液造成的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