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再生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9-6-19 9:10:3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5.29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再生处理系统,其包括废水预处理系统和废水终处理系统,废水终处理系统包括膜生物反应器、反渗透膜装置,废水终处理系统还包括位于废水预处理系统与膜生物反应器之间的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生物接触氧化装置与膜生物反应器的进水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设置,第一管道设置有泵动废水的第一循环泵。本实用新型的利用接触氧化池内填料比表面积较大特点,避免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易被溶解性微生物堵塞的情况发生,从而也避免了膜生物反应器因堵塞而造成的使用寿命短、能耗高等缺陷。也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膜生物反应器提供基础。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再生处理系统,其包括废水预处理系统和废水终处理系统,所述废水终处理系统包括膜生物反应器、反渗透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终处理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废水预处理系统与所述膜生物反应器之间的生物接触氧化装置,所述生物接触氧化装置与所述膜生物反应器的进水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设置,所述第一管道设置有泵动废水的第一循环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再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装置包括相互间通过第二管道连通设置的接触氧化池和第一沉淀池,所述第二管道设置有泵动废水的第二循环泵,所述接触氧化池与所述废水预处理系统连通,所述第一沉淀池通过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膜生物反应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再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氧化池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池体、设于所述池体内部的填料、设于所述池体上的用于向池体内的废水进行曝气的曝气装置,所述池体的出水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一沉淀池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再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立体弹性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再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包括位于池体底部的鼓风曝气装置,所述鼓风曝气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池体底部的微孔扩散板、以及位于所述微孔扩散板下部的高压喷箱、为所述高压喷箱供应气体的空气压缩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再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还包括设于池体顶部的机械曝气装置,所述机械曝气装置包括表面曝气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再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装置包括第一反渗透膜和第二反渗透膜,所述第一反渗透膜具有再生水排放口和浓水出口,所述第一反渗透膜的浓水出口与所述第二反渗透膜的进水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再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渗透膜的膜元件为工作压力为0.8~1.6MPa的高压膜,所述第二反渗透膜的膜元件的工作压力比所述第一反渗透膜的膜元件的工作压力低0.1~0.2MPa。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再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调节池、絮凝池、第二沉淀池、厌氧池、缺氧池以及好氧池,所述好氧池与所述接触氧化池的池体的进水口通过第三管道连通设置,所述第三管道设置有泵动废水的第三循环泵。

  说明书

  一种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再生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再生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一个缺水国家,污水处理及回用是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有效措施。污水回用是将城市污水、工业污水通过膜生物反应器等设备处理之后,将其用于绿化、冲洗、补充观赏水体等非饮用目的,而将清洁水用于饮用等高水质要求的用途。城市污水、工业污水就近可得,可免去长距离输水,而实现就近处理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污水经过就近处理,也可防止污水在长距离输送过程中造成污水渗漏,导致污染地下水源。污水回用已经在世界上许多缺水的地区广泛采用,被认为21世纪污水处理最实用技术。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由膜技术代替传统活性污泥处理法中的沉降环节从而完成固液分离的新型高效废水处理工艺。膜生物反应器也是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再生处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的过程中,微生物降解基质过程中产生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会被膜截留且逐渐积累,进水中的溶解性微生物随系统的运行,使得膜渗透通量逐渐下降且过膜压力提高,因此,膜生物反应器系统普遍存在的能耗高、膜易堵塞且使用寿命短等缺点,极大的影响并制约了其在实际废水处理中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再生处理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再生处理系统,其包括废水预处理系统和废水终处理系统,废水终处理系统包括膜生物反应器、反渗透膜装置,废水终处理系统还包括位于废水预处理系统与膜生物反应器之间的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生物接触氧化装置与膜生物反应器的进水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设置,第一管道设置有泵动废水的第一循环泵。

  优选地,生物接触氧化装置包括相互间通过第二管道连通设置的接触氧化池和第一沉淀池,第二管道设置有泵动废水的第二循环泵,接触氧化池与废水预处理系统连通,第一沉淀池通过第一管道与膜生物反应器连通。

  优选地,接触氧化池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池体、设于池体内部的填料、设于池体上的用于向池体内的废水进行曝气的曝气装置,池体的出水口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一沉淀池连通。

  优选地,填料为立体弹性填料。立体弹性填料与硬性类蜂窝填料相比,孔隙可变性大,不堵塞;与软性类填料相比,材质寿命长,不粘连结团;与半软性填料相比,表面积大、挂膜迅速、造价低廉。

  优选地,曝气装置包括位于池体底部的鼓风曝气装置,鼓风曝气装置包括设于池体底部的微孔扩散板、以及位于微孔扩散板下部的高压喷箱、为高压喷箱供应气体的空气压缩机。

  优选地,曝气装置还包括设于池体顶部的机械曝气装置,机械曝气装置包括表面曝气器。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通过池顶上部的表面曝气器对废水进行机械曝气,从而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与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存在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

  优选地,反渗透膜装置包括第一反渗透膜和第二反渗透膜,第一反渗透膜具有再生水排放口和浓水出口,第一反渗透膜的浓水出口与第二反渗透膜的进水口连通。

  优选地,第一反渗透膜的膜元件为工作压力为0.8~1.6MPa的高压膜,第二反渗透膜的膜元件的工作压力比第一反渗透膜的膜元件的工作压力低0.1~0.2MPa。操作中,经过第一反渗透膜之后进入第二反渗透膜的进水压力要比第一反渗透膜的进水压力低2Mpa左右,二段都采用较高的压力膜,反而会影响产水量和回收效率。固将第二反渗透膜的膜元件采用低压膜,在将经第一反渗透膜处理后所排出的低压的浓水通入到第二反渗透膜进行再过滤时,第二反渗透膜可保证在过滤低压的浓水时提高再生水的产水量,进而增加再生水回收效率。

  优选地,废水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调节池、絮凝池、第二沉淀池、厌氧池、缺氧池以及好氧池,好氧池与接触氧化池的池体的进水口通过第三管道连通设置,第三管道设置有泵动废水的第三循环泵。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接触氧化池内填料比表面积较大特点,使微生物尽量多的附着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在有氧条件下,污水与填料表面的微生物充分接触,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填料壁的微生物会因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物膜的生长,此时,脱落的生物膜将随出水经第二管道进入沉淀池中沉淀,最后没有微生物的水进入膜生物反应器中,避免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易被溶解性微生物堵塞的情况发生,从而也避免了膜生物反应器因堵塞而造成的使用寿命短、能耗高等缺陷。也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膜生物反应器提供基础。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