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道路再生水稳施工方法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9-10-31 15:22:59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9.07.09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IPC分类号E01C19/48; E01C23/01; E01C23/03

  摘要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工艺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道路再生水稳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施工员先根据道路状况完成放线、下承层准备工作;S2:拌合楼需要先测定各挡集料的含水率,再将建筑废弃物再生集料与水泥投入至搅拌桶内,根据设计配合比、设定的拌合楼产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设定加入的水量,并进行搅拌混合30‑50min,制得再生水稳混合料;S3:搅拌完成后控制再生水稳混合料的目标含水率及集料的实际含水率。本发明利用房屋再生集料来施工道路水稳的,因此施工过程中采取更加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加强前后场的配合与协调,保证施工质量良好,混料时通过水泥剂量、级配以及强度的控制来达到所规定的标准。

  权利要求书

  1.道路再生水稳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施工员先根据道路状况完成放线、下承层准备工作;

  S2:拌合楼需要先测定各挡集料的含水率,再将建筑废弃物再生集料与水泥投入至搅拌桶内,根据设计配合比、设定的拌合楼产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设定加入的水量,并进行搅拌混合30-50min,制得再生水稳混合料;

  S3:搅拌完成后控制再生水稳混合料的目标含水率及集料的实际含水率,计算确定再生水稳混合料中各档集料、水泥及水的准确施工配合比,并针对所计算出的施工配合比来调节再生水稳混合料的实际各档集料、水泥及水配合比,后续每隔10-20min搅拌5-10min,防止再生水稳混合料凝结;

  S4:出料,并将再生水稳混合料运输至道路面上进行摊铺处理,在摊铺机械后需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注意铲除局部粗集料离析,并添加均匀的混合料拌匀填补;

  S5:道路再生水稳填补完成后,再通过压路机碾压对水稳路面进行压实处理,其中,大型压路机下不去的位置,采用小型压路机或平板夯或两者相结合进行压实操作处理;

  S6:压实完成后,通过自然蒸发来凝固再生水稳混合料,凝固完成后控制好养生过程,每隔5-8h对路面进行洒水处理,及时覆盖养生,持续养护7-10d,即完成再生水稳道路路面的施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再生水稳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中,出料时需要随时注意各料仓的下料情况,保证各料仓匀速下料,如有堵塞需及时进行疏通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再生水稳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中,所述摊铺处理采用的是摊铺机和挖沟机摊铺相结合的水稳道路摊铺方式。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道路再生水稳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控制再生水稳混合料的目标含水率及集料的实际含水率包括控制再生水稳混合料的水泥剂量、级配以及强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道路再生水稳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剂量控制的具体操作方式为:按200-250m2/次进行EDTA滴定来对水泥剂量进行检测,若发现异常及时调整,且水泥剂量允许的误差下限为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道路再生水稳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级配的控制方式为:生产过程中每2000-2500m3取样测试两个样品,筛分其颗粒级配是否与设计配合比的级配基本吻合,如有异常及时调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道路再生水稳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度的控制方式为:随搅拌站出料,按频率取样制作无侧限试件,标准养生,建筑废弃物再生水稳料无侧限强度平均值合格,个体之间差异比较大,变异系数偏大,但能满足要求。

  8.如权利要1-3任一项所述的道路再生水稳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6完成再生水稳道路路面的施工后,需对道路再生水稳进行实体检测,所述实体检测包括压实度、芯样完整性以及弯沉的检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道路再生水稳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度的检测采用灌沙法,其操作方法为采用0.3-0.6mm ISO标准砂,经检测压实度95%以上,即满足所规定的要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道路再生水稳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沉是指道路路面或路基表面在局部荷载作用下的垂直变形,是反映道路整体抗压强度的综合指标,所述弯沉值需在0.01mm才符合标准。

  说明书

  道路再生水稳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道路施工工艺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道路再生水稳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建筑物层出不穷,然而新建筑物在建造之前均是需要对原先地面的老建筑进行拆除处理,因此建筑废弃物应运而生,就2016年深圳市罗湖棚改民生工程为例,对二线插花地建筑进行拆除,产生200万吨的建筑废弃物,而现有技术对建筑废弃物一般只能采用搬运填坑处理,不仅占用土地资源,且产生环境污染旧,无法对这一资源进行加工在利用。

  而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公路工程建设同步、持续、快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路网中(县乡)公路的大批改造、兴建,砂石骨料等天然建材的需求激增,大量开采造成了天然资源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将建筑废弃物作为“再生资源”加以综合开发利用,可一并解决土石方需求和废弃物处置的难题。

  我国的高速公路的路面大多为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即面层采用沥青混合料材料,基层、底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类、石灰稳定类、工业废渣稳定类等半刚性材料,对于此类路面的再生技术主要集中在面层,对基层、底基层的再生利用很少,少部分基层与底基层的利用也是和面层一起铣刨后混合使用,因此缺乏对半刚性沥青路面各结构进行精细化再生利用,因此利用再生集料来提高半刚性沥青路面的结构,是现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道路再生水稳的施工方法,是利用房屋再生集料来施工道路水稳的,因此施工过程中采取更加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加强前后场的配合与协调,保证施工质量良好,混料时通过水泥剂量、级配以及强度的控制来达到所规定的标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路面的再生技术主要集中在面层,对基层、底基层的再生利用很少,少部分基层与底基层的利用也是和面层一起铣刨后混合使用,因此缺乏对半刚性沥青路面各结构进行精细化再生利用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道路再生水稳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施工员先根据道路状况完成放线、下承层准备工作;

  S2:拌合楼需要先测定各挡集料的含水率,再将建筑废弃物再生集料与水泥投入至搅拌桶内,根据设计配合比、设定的拌合楼产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设定加入的水量,并进行搅拌混合30-50min,制得再生水稳混合料;

  S3:搅拌完成后控制再生水稳混合料的目标含水率及集料的实际含水率,计算确定再生水稳混合料中各档集料、水泥及水的准确施工配合比,并针对所计算出的施工配合比来调节再生水稳混合料的实际各档集料、水泥及水配合比,后续每隔10-20min搅拌5-10min,防止再生水稳混合料凝结;

  S4:出料,并将再生水稳混合料运输至道路面上进行摊铺处理,在摊铺机械后需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注意铲除局部粗集料离析,并添加均匀的混合料拌匀填补;

  S5:道路再生水稳填补完成后,再通过压路机碾压对水稳路面进行压实处理,其中,大型压路机下不去的位置,采用小型压路机或平板夯或两者相结合进行压实操作处理;

  S6:压实完成后,通过自然蒸发来凝固再生水稳混合料,凝固完成后控制好养生过程,每隔5-8h对路面进行洒水处理,及时覆盖养生,持续养护7-10d,即完成再生水稳道路路面的施工。

  进一步地,在S4中,出料时需要随时注意各料仓的下料情况,保证各料仓匀速下料,如有堵塞需及时进行疏通处理。

  进一步地,在S4中,所述摊铺处理采用的是摊铺机和挖沟机摊铺相结合的水稳道路摊铺方式。

  进一步地,在S3中,控制再生水稳混合料的目标含水率及集料的实际含水率包括控制再生水稳混合料的水泥剂量、级配以及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水泥剂量控制的具体操作方式为:按200-250m2/次进行EDTA滴定来对水泥剂量进行检测,若发现异常及时调整,且水泥剂量允许的误差下限为1%。

  进一步地,所述级配的控制方式为:生产过程中每2000-2500m3取样测试两个样品,筛分其颗粒级配是否与设计配合比的级配基本吻合,如有异常及时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强度的控制方式为:随搅拌站出料,按频率取样制作无侧限试件,标准养生,建筑废弃物再生水稳料无侧限强度平均值合格,个体之间差异比较大,变异系数偏大,但能满足要求。

  进一步地,在S6完成再生水稳道路路面的施工后,需对道路再生水稳进行实体检测,所述实体检测包括压实度、芯样完整性以及弯沉的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压实度的检测采用灌沙法,其操作方法为采用0.3-0.6mm ISO标准砂,经检测压实度95%以上,即满足所规定的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弯沉是指道路路面或路基表面在局部荷载作用下的垂直变形,是反映道路整体抗压强度的综合指标,所述弯沉值需在0.01mm才符合标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道路再生水稳的施工方法,具备如下优点:

  1、本发明是利用房屋再生集料来施工道路水稳的,因此施工过程中采取更加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加强前后场的配合与协调,保证施工质量良好,混料时通过水泥剂量、级配以及强度的控制来达到所规定的标准,并且在道路再生水稳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实体、芯样完整性以及弯沉的检测,从而使道路再生水稳的基层与底基层均达到当地的道路水稳标准;

  2、由于在混料时,由于棚改再生集料中含有大约30%的混凝土破碎颗粒,混凝土中能游离出Ca2+,所以EDTA滴定消耗溶液量大一些,以保证水泥剂量与再生集料达到最佳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3、通过科学的配合比,合理的生产控制,紧凑前后场配合,及时碾压成型的情况下,及时洒水养护后,芯样完整性良好,说明再生水稳的板体性良好。(发明人刘忠;范璐璐;于芳;涂亮亮;黄任国;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