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医疗废水综合处理方法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20-4-21 9:01:09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9.12.10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3/28; C02F3/30; C02F3/12; C02F1/44

  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医疗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包括格栅池、连接格栅池的第一调节池、连接第一调节池的化学反应池、连接化学反应池的沉淀池、化粪池、分别连接化粪池和沉淀池的第二调节池、连接第二调节池的水解酸化池、连接水解酸化池的MBR池、连接MBR池的具有超滤装置的清水池;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的污泥排入的污泥池,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的污水排入的第二调节池,MBR池中部分污泥回流至水解酸化池,部分污泥排入污泥池,污泥池内污泥脱水处理,滤液重新进入第一调节池,清水池的出水回用或排放。本发明实现了将高浓度医疗废水与医院生活污水、食堂废水等低浓度废水单独预处理后再进行深度处理,达到达标排放和回用要求,降低处理成本。

  权利要求书

  1.医疗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医疗废水进行粗过滤处理的格栅池、连接格栅池的第一调节池、连接第一调节池的化学反应池、连接化学反应池的沉淀池、用于连接生活污水和食堂废水进行处理的化粪池、分别连接化粪池和沉淀池的第二调节池、连接第二调节池的水解酸化池、连接水解酸化池的MBR池、连接MBR池的具有超滤装置的清水池;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的污泥排入的污泥池,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的污水排入的第二调节池,MBR池中部分污泥回流至水解酸化池,部分污泥排入污泥池,污泥池内污泥脱水处理,滤液重新进入第一调节池,清水池的出水回用或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反应池内根据COD浓度不同,进行沉淀反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内通过厌氧微生物的水解、酸化反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与MBR池之间设有缺氧池和好氧池,好氧池部分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

  5.医疗废水综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处理:将经格栅池过滤的医疗废水输送至第一调节池,第一调节池内的液位达到设定值后,提升泵将废水泵入化学反应池;

  S2,化学反应池内根据COD浓度不同,进行沉淀反应;

  S3,沉淀池内沉淀40-60min,进行固液分离的沉淀污泥排入污泥池,污泥脱水处理,污泥池的上清液进入第一调节池;沉淀池内进行固液分离的污水排入第二调节池;

  S4,在第二调节池中引入经化粪池处理后的医院生活污水、食堂废水;

  S5,生化处理:第二调节池中废水输送至水解酸化池,在微生物作用下,将水中大部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

  S6,MBR膜组件进一步将水过滤,MBR池中部分污泥回流至水解酸化池,部分污泥排入污泥池,污泥脱水处理,滤液重新进入第一调节池;

  S7,MBR池出水进入清水池,清水池连接超滤装置进一步深度过滤,超滤后的出水回用或排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废水综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当废水中COD浓度不高时,向化学反应池中依次投递碱、PAC、PAM,充分反应时间控制在30-60min,后投入NaClO,投加还原剂去除剩余的NaClO,排入沉淀池;

  当原水中COD浓度较高时,向化学反应池中依次投加酸、FeSO4、H2O2,根据原水COD浓度高低情况选择是否加入芬顿试剂,通过芬顿氧化反应去除大部分的有机物,再进行混凝、絮凝、消毒、还原反应后,排入沉淀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废水综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水解酸化池出水端依次流入缺氧池和好氧池;

  同时好氧池部分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在硝化和反硝化交替作用下,去除水中大部分氮磷、COD、细菌等污染物。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废水综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待处理的医疗废水首先通过格栅池截留水中的漂浮物和大颗粒污染物,然后进入第一调节池。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废水综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当原水COD浓度较高时,首先加稀硫酸调节废水pH=2-3,在酸性条件下,投加FeSO4、H2O2,再投加碱调节废水pH=8-9,后投加PAC、PAM通过混凝、絮凝反应。

  说明书

  医疗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话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大型医院正常运营过程中,除病人和医护人员生活污水、员工食堂废水低浓度废水外,还有化验室、实验室、手术室等产生的高浓度医疗废水。根据来源不同原水水质亦不同,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重金属(汞、铬)、有机物、酸、碱、消毒剂、细菌、病毒等,原水水质较为复杂。

  目前,医院普遍采用将医院产生的高浓度废水与生活污水、食堂等低浓度废水在调节池混合后一同进行处理,处理工艺通常采用生化和消毒方式,出水可实现达标。但医疗废水中消毒剂,如直接收集后进入生化池,会杀死部分微生物对生化处理产生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医疗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从而实现将高浓度医疗废水与医院生活污水、食堂废水等低浓度废水单独预处理后再进行深度处理,达到达标排放和回用要求,降低处理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医疗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包括用于连接医疗废水进行粗过滤处理的格栅池、连接格栅池的第一调节池、连接第一调节池的化学反应池、连接化学反应池的沉淀池、用于连接生活污水和食堂废水进行处理的化粪池、分别连接化粪池和沉淀池的第二调节池、连接第二调节池的水解酸化池、连接水解酸化池的MBR池、连接MBR池的具有超滤装置的清水池;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的污泥排入的污泥池,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的污水排入的第二调节池,MBR池中部分污泥回流至水解酸化池,部分污泥排入污泥池,污泥池内污泥脱水处理,滤液重新进入第一调节池,清水池的出水回用或排放。

  具体的,所述化学反应池内根据COD浓度不同,进行沉淀反应。

  具体的,所述水解酸化池内通过厌氧微生物的水解、酸化反应。

  具体的,所述水解酸化池与MBR池之间设有缺氧池和好氧池,好氧池部分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

  医疗废水综合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处理:将经格栅池过滤的医疗废水输送至第一调节池,第一调节池内的液位达到设定值后,提升泵将废水泵入化学反应池;

  S2,化学反应池内根据COD浓度不同,进行沉淀反应;

  S3,沉淀池内沉淀40-60min,进行固液分离的沉淀污泥排入污泥池,污泥脱水处理,污泥池的上清液进入第一调节池;沉淀池内进行固液分离的污水排入第二调节池;

  S4,在第二调节池中引入经化粪池处理后的医院生活污水、食堂废水;

  S5,生化处理:第二调节池中废水输送至水解酸化池,在微生物作用下,将水中大部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

  S6,MBR膜组件进一步将水过滤,MBR池中部分污泥回流至水解酸化池,部分污泥排入污泥池,污泥脱水处理,滤液重新进入第一调节池;

  S7,MBR池出水进入清水池,清水池连接超滤装置进一步深度过滤,超滤后的出水回用或排放。

  具体的,步骤S2中,当废水中COD浓度不高时,向化学反应池中依次投递碱、PAC、PAM,充分反应时间控制在30-60min,后投入NaClO,投加还原剂去除剩余的NaClO,排入沉淀池;

  当原水中COD浓度较高时,向化学反应池中依次投加酸、FeSO4、H2O2,根据原水COD浓度高低情况选择是否加入芬顿试剂,通过芬顿氧化反应去除大部分的有机物,再进行混凝、絮凝、消毒、还原反应后,排入沉淀池;

  具体的,步骤S5中,水解酸化池出水端依次流入缺氧池和好氧池;

  同时好氧池部分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在硝化和反硝化交替作用下,去除水中大部分氮磷、COD、细菌等污染物;

  具体的,步骤S1中,待处理的医疗废水首先通过格栅池截留水中的漂浮物和大颗粒污染物,然后进入第一调节池。

  具体的,步骤S2中,当原水COD浓度较高时,首先加稀硫酸调节废水pH=2-3,在酸性条件下,投加FeSO4、H2O2,再投加碱调节废水pH=8-9,后投加PAC、PAM通过混凝、絮凝反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医疗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水解酸化池通过厌氧微生物的水解、酸化反应,将水中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废水可生化性;

  水解酸化池出水依次进入缺氧-好氧池,同时好氧池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混合液回流比为100-200%。通过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下,水中大部分可降解有机物、氮、磷、部分细菌等污染物得以去除;

  采用MBR池取代传统的二沉池,减小占地面积,同时提高回流污泥浓度,同时,MBR膜起到截流的作用,实现固液分离,保证出水;

  MBR池出水再进如超滤装置中进行深度处理,超滤膜表面具有机械筛分、膜孔阻滞和膜表面及膜孔吸附的综合效应,水中大部分悬浮物、大分子的无机盐离子、细菌得以去除,实现出水水质达标回用或排放;

  将高浓度医疗废水与医院生活污水、食堂废水分别预处理,保证高浓度医疗废水中污染物得以有效去除,减少医疗废水中氯离子、部分有害病菌对生化处理的影响。(发明人王景芝;简捷;光建新;王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