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20.01.17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1/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可移动式污水一体化处理系统和处理工艺,包括:可移动装置、与可移动装置连接的污水处理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格栅池、调节均衡池、MBR生物反应池、加药清洗装置、污泥池和土地生态池。本发明处理系统采用可移动装置作为载体,克服了目前固定式的地上、全埋式或半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占地空间大、不可移动、安装和维护成本高的缺点;同时本发明创造性地将MBR工艺和土地生态处理工艺结合在一起,克服了单一污水处理模式能耗高、成本高、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对絮凝剂进行改进,提高了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微生物的活性,且对MBR膜污染有较好的减缓效果,从而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
权利要求书
1.可移动式污水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装置、与可移动装置连接的污水处理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格栅池、调节均衡池、MBR生物反应池、污泥池、加药清洗装置和土地生态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R生物反应池内设置有膜组件、曝气系统和絮凝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为Fe2O3和/或表面活性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为Fe2O3和表面活性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Fe2O3的投加量为30~80mg/L,所述表面活性素的投加量为3~15mg/L。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Fe2O3的投加量为55mg/L,所述表面活性素的投加量为8mg/L。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地生态处理装置包括种植床体和床体填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为PLC控制装置,可通过所述PLC控制装置对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可视化管理和智能控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装置包括用于承载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的承重部件、与所述承重部件连接的支撑部件及与所述支撑部件连接的移动部件。
10.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处理系统处理污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及漂浮物;
S2、调节上述出水的pH为4~6;
S3、工序S2出水进入MBR生物反应池进行生化处理,水力停留时间为10~28h;
S4、工序S3出水进行泥水分离后作加药消毒处理;
S5、工序S4出水进入土地生态池进行深度处理。
说明书
可移动式污水一体化处理系统和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移动式污水一体化处理系统和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国家和地方越来越重视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造了大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目前生活污水处理大致形成3种模式,即分散处理模式、村落集中处理模式和纳入城镇排水管网模式,国内常见的做法是使用小型集中式的污水处站或一体化的处理装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各异,但都是各单元处理技术的不同组合,目前应用较多的实用技术和主要的设施包括化粪池、污水净化沼气池、普通曝气池、序批式生物反应器、氧化沟、生物接触氧化池、人工湿地、土地处理和生态塘等。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单元技术往往都有一定局限性,多采用两个或几个单元组合的模式。目前,国内外由不同技术组合而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形式很多,主要分为4种:“厌氧+生态”工艺、“好氧+生态”工艺、“厌氧+好氧”工艺和厌氧+好氧+生态”工艺。
目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较成熟,各种一体化设备、组合处理技术很多,其中地上式或地埋式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设施应用较广泛,具有结构紧凑、外型美观、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水质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安装维护操作方便等优点。地上式或地埋式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设施目前基本都是固定式的,对场地的选择和配套管网要求较高。为了适合更多的场所污水处理的需要,移动式污水处理车开发并投入使用,一般采用汽车底盘作为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的转载工具,处理装置一般包括运输车、发电机、进水管、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清水池、消毒池和压滤装置等,具有可移动性强、就地处理、操作简单、卫生、无二次污染等特点。
全地埋式或半地埋式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设备主体是安装在地下的,在日常维护检修时或者前期安装上就会特别不方便,设备出现故障后,不方便检修与更换。相对全埋式或半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地上一体化化污水处理设施维护相对方便,但存在占地面积大,辅助设施较多的缺点。虽然目前市面上已经有移动式的污水处理车,但由于造价高、停放占地面积大等缺点不适合农村居民使用。对于分散式的农村居民区,尤其是山区,需要更加灵活运行、造价和维护费用低廉的污水处理设施,一方面方便维护、降低维护成本,另一方面可将设备随着家庭废水排放的去向和庭院用地的变化自由摆放在合适的位置。这就需要研究开发可移动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来实现本功能。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移动式污水一体化处理系统和处理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可移动式污水一体化处理系统,包括可移动装置、与可移动装置连接的污水处理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格栅池、调节均衡池、MBR生物反应池、污泥池、加药清洗装置和土地生态池。
污水处理综合了MBR处理工艺和土地生态处理工艺,克服单一污水处理模式能耗高、成本高、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且处理后的尾水可以用于家庭闲杂用水、绿化用水及灌溉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此外,为了尽量避免臭气和废水的泄露,上述污水处理装置可采用集装箱式的一体化密封模式,还可以减少占地面积。
考虑农村废水来源不同,格栅池在顶部开口,并设置格栅,方便用户将洗刷废水直接倾倒入池内,同时在上部连接水管,承接洗衣机等有管道的废水直接输送入格栅池中。
优选地,所述MBR生物反应池内设置有膜组件、曝气系统和絮凝剂。
优选地,所述絮凝剂为Fe2O3和/或表面活性素。更优选地,所述絮凝剂为Fe2O3和表面活性素。优选地,所述Fe2O3的投加量为30~80mg/L,所述表面活性素的投加量为3~15mg/L。
优选地,所述Fe2O3的投加量为62mg/L,所述表面活性素的投加量为10mg/L。
通过往MBR反应池中投加Fe2O3可以提高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微生物的活性,提高降解效果,这种效果在投加一定量的表面活性素后表现的更加明显,同时,意外地发现,表面活性素的加入有效改善了膜污染的问题。原因可能是,表面活性素自身的表活性质,增加了膜表面某些溶质大分子或胶体颗粒的溶解度,在抽吸泵的水力作用下,部分吸附物从膜上脱落,从而改善了膜污染,延长了膜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土地生态处理装置包括种植床体和床体填料;所述床体填料为现有常规的填料。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为PLC控制系统,该PLC控制系统具有人机界面,可通过所述PLC控制装置对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可视化管理和智能控制。
优选地,所述可移动装置包括用于承载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的承重部件、与所述承重部件连接的支撑部件及与所述支撑部件连接的移动部件。在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承重部件为承重钢板,移动部件为滑轮,支撑部件为设置在承重钢板和滑轮之间的支撑柱。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所述的处理系统处理污水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及漂浮物;
S2、调节上述出水的pH为4~6;
S3、工序S2出水进入MBR生物反应池进行生化处理,水力停留时间为10~28h;
S4、工序S3出水进行泥水分离后作加药消毒处理;
S5、工序S4出水进入土地生态池进行深度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处理系统采用可移动装置作为载体,实现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灵活摆放、行动自由的目的,克服了目前固定式的地上、全埋式或半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占地空间大、不可移动、安装和维护成本高的缺点。
2)本发明创造性地将MBR工艺和土地生态处理工艺结合在一起,克服单一污水处理模式能耗高、成本高、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同时通过对絮凝剂进行改进,提高了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微生物的活性,且对MBR膜污染有较好的减缓效果,从而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发明人董家华;董烜伊;钟志强;李宇;曾思远;叶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