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水生态治理方法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20-5-29 8:48:47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20.01.19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IPC分类号C02F3/02; C02F3/3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生态治理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包括收集室和处理室,所述处理室内从上至下依次分为种植区、滤料区和集水区,所述种植区设有连通所述滤料区的通孔,所述种植区内装有第一填料,所述第一填料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水生植物下方设有原水进水管,所述滤料区底部填有第二填料,上部为空腔,所述空腔通过反冲洗排水管和所述收集室连通,所述第二填料的底部设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和曝气装置连通,所述集水区设有出水口。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水生态治理设备,提高防堵效果,提高水治理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生态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包括收集室和处理室,所述处理室内从上至下依次分为种植区、滤料区和集水区,所述种植区设有连通所述滤料区的通孔,所述种植区内装有第一填料,所述第一填料上种植有水生植物层,所述水生植物层下方设有原水进水管,所述滤料区底部填有第二填料,上部为空腔,所述空腔通过反冲洗排水管和所述收集室连通,所述第二填料的底部设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和曝气装置连通,所述集水区设有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态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上方罩有太阳能温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态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室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不同所述处理室通过隔板相互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态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包括曝气主管和曝气支管,所述曝气主管和曝气装置连通,所述曝气支管分别和所述曝气主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态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区通过回流管连通所述种植区,所述回流管设有回流水动力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生态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包括回流水布水主管、回流水布水支管、回流水立管和回流水出水管,所述回流水布水主管、回流水立管和回流水出水管依次连通,所述回流水布水主管连接有若干所述回流水布水支管,所述回流水布水支管和回流水出水管的管壁设有若干穿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态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进水管包括第一原水布水主管和第二原水布水主管,所述第一原水布水主管和第二原水布水主管末端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原水布水主管和第二原水布水主管分别设有原水布水支管,所述原水布水支管的管壁设有若干穿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态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室上部设有排水口,下部设有污泥排放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态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排水管的管壁设有若干的穿孔,所述反冲洗排水管固定在空腔内,且末端连通所述收集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态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固定在集水区内,所述出水管的管壁设有若干的穿孔。

  说明书

  一种水生态治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生态治理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生态治理设施多以人工湿地的形式呈现,其中人工湿地结构形式多为钢筋混凝土或砖砌结构。钢筋混凝土或砖砌结构的缺点在于设备化程度较低、滤料是静态的,利用重型滤料(砂、石等)作为滤料不便于后期运维,长期运行易阻塞造成处理能力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水生态治理设备,提高防堵效果,提高水治理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生态治理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包括收集室和处理室,所述处理室内从上至下依次分为种植区、滤料区和集水区,所述种植区设有连通所述滤料区的通孔,所述种植区内装有第一填料,所述第一填料上种植有水生植物层,所述水生植物层下方设有原水进水管,所述滤料区底部填有第二填料,上部为空腔,所述空腔通过反冲洗排水管和所述收集室连通,所述第二填料的底部设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和曝气装置连通,所述集水区设有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本体上方罩有太阳能温室。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室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不同所述处理室通过隔板相互隔开。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管包括曝气主管和曝气支管,所述曝气主管和曝气装置连通,所述曝气支管分别和所述曝气主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区通过回流管连通所述种植区,所述回流管设有回流水动力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回流管包括回流水布水主管、回流水布水支管、回流水立管和回流水出水管,所述回流水布水主管、回流水立管和回流水出水管依次连通,所述回流水布水主管连接有若干所述回流水布水支管,所述回流水布水支管和回流水出水管的管壁设有若干穿孔。

  进一步的,所述原水进水管包括第一原水布水主管和第二原水布水主管,所述第一原水布水主管和第二原水布水主管末端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原水布水主管和第二原水布水主管分别设有原水布水支管,所述原水布水支管的管壁设有若干穿孔。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室上部设有排水口,下部设有污泥排放管。

  进一步的,所述反冲洗排水管的管壁设有若干的穿孔,所述反冲洗排水管固定在空腔内,且末端连通所述收集室。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固定在集水区内,所述出水管的管壁设有若干的穿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处理室内从上至下依次分为种植区、滤料区和集水区,种植区的底部和滤料区是连通的,在种植区内装有第一填料,所述第一填料上种植有水生植物,可以利用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根系及滤料上附着的微生物对水进行净化。滤料区的底部填有第二填料,第二填料未将滤料区填满,在第一填料与第二填料之间留有一定空间的空腔。曝气装置工作时向曝气管供气,曝气管出气对滤料区进行曝气供氧或反冲洗,反冲洗时第二填料之间进行碰撞摩擦,并将第二填料截流的悬浮物和脱落的生物膜排出,进入到上方的空腔内。空腔通过反冲洗排水管和所述收集室连通,进入空腔的悬浮物和脱落的生物膜等从反冲洗排水管排到收集室中,促进滤料上生物膜更新并避免处理室堵塞,提高水生态治理效果。(发明人刘意成;王以知;傅双育;魏敬虎;黄健)